李冰冰:出道十年

2020-02-18     中國家永遠愛你

李冰冰飾演的「白髮魔女」是一位武功高強的天神,她要率領騎兵團 追殺成龍和李連杰,最後有一場大決戰,這也是全片最精彩的部分。就這一場戲,李冰冰和成龍整整打了二十 多天。



2007年8月26日晚,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現場。


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獎頒過,獲獎者分別是《雲水謠》的導演尹力和男主角陳坤,坐在台下的李冰冰拍紅了巴掌。作為《雲水謠》的女主角,她無法不為他們高興,他們曾一起經歷過那麼多,為了這部電影,他們甚至在青藏高原上數次與死神擦肩。


下一個要揭曉的獎項是最佳女演員,此刻掌聲已經停息,劇場裡有一瞬間奇怪的安靜。李冰冰試圖努力讓自己置身事外,但她沒有做到。《雲水謠》的奪目表現已經註定,無論她拿不拿獎,都會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最佳女演員李冰冰」

 
掌聲再次響起,這一次是給她的。不過,此刻她已經聽不見了,她的頭腦一片空白。在來得及有所感受之前,眼淚已經溢滿眼眶。她機械地站起來,和坐在後面的公司老總們握手。她不敢看他們,怕一抬頭眼淚就掉下來。她轉身慢慢朝台上走,非常慢非常慢。她不停地對自己說:「冰冰啊,一定要平靜下來,平靜下來,不要激動,不要激動……」


可是站在台上,台下黑壓壓的人群再次讓眼淚洶湧起來。她不敢往下看,眼神只能往兩邊溜。主持人叫她過去接受採訪,說了兩遍,她才聽見。走到前台,剛一開口,失去阻擋的眼淚就嘩啦啦地流了出來。她的聲音走了調,混合著顫抖和哽咽。


「我好激動,我想說,剛才從台下走到台上,走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而今天我能站在這裡,走了十年,雖然之前也獲得過國際電影節的獎項,但是今天我覺得作為一個中國的女演員,能夠拿到中國電影級別最高的華表獎,我感到特別的榮耀和驕傲。」


從1997年正式開始自己的演藝事業,到2007年站在華表獎的領獎台上,正好十年。



從「文藝工作者」到「演員」


十年前剛畢業,李冰冰進了一家文工團。辦護照的時候,上面職業一欄讓她頗為躊躇。她問同事該怎麼填,同事說:「演員啊!」李冰冰一驚:我怎麼就成了演員了?她無論如何不能把演員這個身份同自己聯繫起來,考慮再三,最後她鄭重填上:「文藝工作者」。填完之後,她一本正經地跟同事強調:「我不是演員」。


與《雲水謠》中的王金娣相比,李冰冰覺得在現實生活里,自己更像王碧雲,「比較保守,比較被動」。王金娣那種不顧後果、不計代價的愛的方式,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承擔。尹力獨具慧眼,他認定王金娣非李冰冰莫屬的理由是:兩個都是性格直爽、夠情夠義的人。


演過《天下無賊》里女飛賊的李冰冰,在所有人的心目中都離王金娣太遠。尹力力排眾議,為李冰冰爭取到這個機會。誰知他的邀請卻被李冰冰一口拒絕,當時李冰冰的健康狀況不太好,考慮到這部戲在青藏高原拍攝,還有大量戰爭場面,加之尹力的要求向來嚴格,她怕自己堅持不下來。


然而《雲水謠》確實有一個吸引人的劇本,後來李冰冰又聽說為了讓她上這部戲,尹力甚至不惜跟人拍桌子,她覺得不能辜負這份知遇之恩。1994年他們曾在電視劇《無悔追蹤》里合作過,李冰冰覺得尹力非常了解自己,他做的決定應該不會錯。左思右想之後,李冰冰回心轉意,決定不管有多大困難,都要咬著牙上。


儘管做了最壞的打算,強烈的高原反應還是差點要了她的命。


李冰冰事後回憶:「剛到西藏第一天,高原反應隨之轟然而來。原本安排吃中午飯,可是坐在桌邊只覺陣陣噁心。回到房間,情況更糟,坐著已經不行了,只能躺著;躺著也不行,渾身出虛汗,完全虛脫了,連上廁所的力氣都沒有。沒想到的是,原本說的15天拍攝期,停停拍拍,拖了近兩個月。我們的海拔也從3000米多慢慢升到5300米,到了5000多的時候,可真是連說話和走路都不行了,氣兒也喘不上來。最可怕的是,那天還拍著戲,導演還沒喊停呢,我就抽筋抽過去了,就像一把椅子一樣,我的腿和身體一直保持著90度角,劇組裡的大男人用手掰都掰不直。等我恢復意志的時候,就發現一群人圍在我跟前一邊哭一邊喊我名字。嚴重的高原反應,讓我覺得馬上要死了,真的活不下去了,我怎麼能完成這部戲的拍攝?我給尹力導演打電話,哭著說,『真的拍不了,再拍就要回不去了。』導演說了一句話,很輕鬆很有效,『有反應就對了,沒反應才不對,正常人都有反應。』我的經紀人李雪也鼓勵我說這是個好劇本,你必須堅持下來。那點苦,現在想起來算什麼,很值得。非常感謝他們的判斷力和對我的支持,他們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這部讓李冰冰「死去活來」的電影,讓她收穫了華表獎,也讓她更堅定了自己作為一名演員的自信。


後來和李冰冰有關的所有證件和檔案,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上面職業一欄里一律寫著:「演員」。



真性情


今天,沒人再懷疑李冰冰是個好演員。但離開了鏡頭,她依然不會「演戲」。她不懂什麼是「最好」的自己,她只懂什麼是「最真實」的自己。


百花獎,憑《天下無賊》入圍最佳女演員獎的李冰冰,空手而歸,她哭了;華表獎,李冰冰眾望所歸、如願以償,她又哭了;金雞獎,《雲水謠》沒有幫她延續華表獎上的好運,與最佳女演員擦肩而過,這次她沒有哭。台上的主持人倪萍拿她開玩笑:「冰冰這次沒有哭,長大了。」


哭和不哭,都是真性情。對於倪萍的玩笑話,李冰冰也不介意:「我從小就喜歡倪萍姐的主持,她讓我覺得很親切,像一個大姐姐一樣。」華表獎會哭,是因為「獎盃太沉了,十年來的辛酸、收穫、困惑、成就感洶湧而來,當整整十年的感受和受到肯定的幸福感一下堵在那裡的時候,眼淚就不由自主地下來了。」


從華表獎頒獎台上走下來,李冰冰對經紀人李雪說:「太不爭氣,怎麼就哭了呢。」李雪安慰她:「至少你很真實。」李冰冰想:「能在人生每一個重要時刻,表現出來最真實的自己,也算是對一直支持我的人們的一種敬禮吧。」


十年來李冰冰的最大改變是變得「闖蕩」了——這句東北方言指的是,敢於主動出擊,敢於拋頭露面。沒做演員以前,李冰冰說自己是一個特別害羞和不敢出頭的人,總是縮在後面。這和她接受的那種傳統模式教育有關,學校和家長用分數評定一切的教育方法,讓很多孩子不自信。


李冰冰害怕考試,在她以前看來,拍一個鏡頭就是一次考試。於是這個最怕考試的女孩子,乾上了一個天天要考試的工作。所幸這麼多次考試下來,她的心理素質越來越好。但是在骨子裡,害怕出頭的性格還時有流露。她說,以自己的性格,並不適合娛樂圈。她是那種「只顧低頭拉車,不管抬頭看路」的人。



考上大學就「贏」了

 
當演員,對李冰冰來說,既是陰差陽錯,也是因緣際會。其中最關鍵的一步,是考取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李冰冰出生於黑龍江省五常縣,初中畢業後考入雞西師範學校藝術專業。她在那裡學習聲樂和舞蹈,藝術天賦初次顯現。中專畢業以後李冰冰回到家鄉,當了一名小學老師,整天和孩子打交道,教他們唱歌、跳舞、彈琴。每年寒暑假,是她最失落的時候,因為沒有事情做,她感到憋屈。就像剛出生的小牛犢,渾身充滿了力量,她想釋放,但不知道如何釋放。在家鄉那樣的小地方,李冰冰想像不出自己的未來。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碰到演員高強,高強建議她可以去考「上戲」或者「中戲」。這樣兩個詞,李冰冰聞所未聞,她心裡嘀咕:什麼上邊細、中間細?高強說,「上戲」就是上海戲劇學院。李冰冰一聽,原來這麼回事,那「中戲」呢?她飛快地在頭腦里尋找「中」字打頭的城市,想來想去想不到——總不能是「中國戲劇學院」吧?高強說,「中戲」就是中央戲劇學院。李冰冰覺得很沒面子,太露怯了。她以為「戲劇學院」是學唱戲的地方,便說,我不愛唱戲。高強說不是唱戲,是學話劇的地方。李冰冰說,我也不喜歡看話劇。


生活還像老樣子,但考大學的念頭卻越來越強烈了。李冰冰說:「我相信和我同齡的這一代人,都有這樣的感受,爹媽對你的教育就是一定要考上大學,考上大學你就贏了。你也不知道贏了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上大學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他們老是這麼說,我也就覺得上大學是人生奮鬥的終極目標,考上大學我就什麼事再也不用乾了。為什麼要考,出來以後怎麼樣,都不太清楚。」


和今天許多懷揣著明星夢學習表演的年輕人不一樣,李冰冰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報考了這個專業,今後會和明星有什麼關係。為了滿足父母的願望,李冰冰拿起書本,開始複習迎考,這時距離高考只有一個半月了。


她形容那段時間的生活是「非人」的,今天想起來,她還由衷地佩服自己。有一天半夜,父親起來上廁所,見李冰冰還在看書,就勸她說:「睡吧,別背了。」一向嚴厲的父親都看不下去了。李冰冰說:「不用,你先睡吧。」父親說了句話,她至今難忘,「你現在這樣還夠『人』字這兩撇。」


從小到大,李冰冰的文化課成績都不那麼出色,這讓她覺得自己像個醜小鴨。「我覺得主要是沒有選擇到適合走的路。非讓我學數理化,讓我將來去發明飛機大炮,那不是我乾的事,把我累死我也不行。但是學文科,我特別有興趣,也不知道哪裡來的那股勁,複習迎考的時候,每天最多睡兩三個小時。為了怕自己走神浪費時間,我看書都會念出聲來。說一陣嗓子就乾巴了,疼,然後就吃草珊瑚含片,天天含著。」



容易受傷的「白髮魔女」


1994年李冰冰以全班第一的成績考入上戲。那時的她還不知道,這裡不是奮鬥的終點,而是開始。複習迎考的那股子「蠻」勁兒,幾乎拍每一部片子都要用到。


在完成前期拍攝的影片《功夫之王》里,李冰冰飾演的「白髮魔女」是一位武功高強的天神,她要率領騎兵團追殺成龍和李連杰,最後有一場大決戰,這也是全片最精彩的部分。就這一場戲,李冰冰和成龍整整打了二十多天,體能消耗幾近極限。每天都有磕磕碰碰,後背、胳膊和腿上的青紫塊兒常常是「舊傷未愈,又添新傷」。有次和外國小男孩傑森對打,李冰冰被棍子掃中嘴角,半邊臉立刻就鼓起來了。還好武術指導袁和平經驗豐富,立即又是冰敷又是喂消炎藥,才沒有耽誤拍攝。


李冰冰腰上有舊傷,一般的武打動作咬咬牙也就過去了。有一場戲是從7米高的空中吊著威亞背對地面失重落下,接著還要在離地面半米處拍攝持續半分鐘的近景。為了從不同角度取景,這個鏡頭還排了好幾條。好不容易拍完,李冰冰真感覺自己的腰已經斷了。導演說,這樣的動作就是正常人也受不了,冰冰真不錯。


儘管李冰冰在之前的影片《飛鷹》中也有武打動作,但和《功夫之王》里還是不盡相同。《飛鷹》中的俠女動作幹練,甚至有些西化,而《功夫之王》中的動作設計則完全中國化,袁和平形容其為「剛中帶柔,柔中帶剛」。


《功夫之王》是一部由好萊塢投資和拍攝的神幻大戲。好萊塢的工作節奏很緊張,幾乎就是連軸轉,不過拍攝間隙大家也會互相開玩笑。有一次,成龍問李冰冰會不會跳「恰恰舞」,李冰冰說不是很懂。說話間,成龍已經開始搖頭擺尾起來,樣子滑稽好笑,劇組的人都很驚訝,因為這與成龍平時嚴肅的樣子反差太大。後來,李冰冰一見到成龍,就主動「恰恰」。兩個人成了一對能給劇組帶來快樂的「活寶」。



初生牛犢


上了大學,學習表演,李冰冰仍然意識不到,所謂明星所謂演員,會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剛入學時,媽媽都為她擔心,「冰冰你能演啥呢?你只能演農村來的小保姆。」


從小鎮出來,來到上海這個五光十色的大都市,李冰冰是個連麥當勞為何物都不知道的小女孩兒。第一次見到那些裝在紙盒子裡的食物,她覺得新奇極了。大學畢業時李冰冰不想離開學校,她的顧慮充滿了孩子氣的任性:離開學校我就沒有家了,我去哪兒啊?要把我分配到一個新的單位,我誰都不認識,我不想去。她跑去找老師,請求老師不要讓她畢業。老師說這可不行。就這樣,她帶著滿腹委屈走出校門,開始慢慢拍戲,慢慢接受自己的演員身份。一直到今天,成為一個萬眾矚目的明星。


身上的光環越來越多,越來越耀眼,可奇妙的是,李冰冰身上的那種純樸和自信卻和當年入學時如出一轍。她承認自己當初很「土」,但那也是相對而言。她不知道麥當勞,但說起家鄉五常的大米,沒人會比她知道的更多。小時候家裡養過狗、種過菜,她知道的好多新奇玩意兒,說出來能讓那些大城市裡的孩子饞得流口水。


前一陣子碰到老同學敘舊,老同學說:冰冰你以前幫我洗過衣服,還記得不?李冰冰笑:你不說我還真忘了。李冰冰排行老大,在家什麼活兒都干,洗衣服、擦地板都是好手。上大學以後,見同屋的同學洗牛仔服,怎麼看怎麼彆扭:根本不會洗嘛。她一時技癢,就跑過去把同學擠到一旁,「你看你根本就不會洗,看我怎麼洗。」


媽媽的擔心沒有成為現實,入學沒多久,有一天突然有人通知李冰冰:玉蘭油找你拍廣告。她懵懵懂懂,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只是從對方的表情上推斷,這件事應該比較靠譜。懵懂無形中也幫了李冰冰一個大忙,拍攝的時候也不知道緊張,整個過程特別順利。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吧。在那個廣告里,她演的不是農村來的小保姆,而是青春靚麗的都市女性。跟她演對手戲的是校友任泉。



《過年回家》第一次拿獎


李冰冰和任泉都來自東北,在上戲是同班同學,一起拍過很多廣告,上學時候還合作過一個獲獎小品。畢了業以後又一起拍戲,一起簽約華誼兄弟,又一起續約。李冰冰說:「十幾年來我們無話不談,互相幫助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人生中有將近一半的時間能有這樣一個好哥們一直支持我,真是上天對我的厚愛。」


1999年,李冰冰參加了一個旅遊團準備去香港,那是她第一次去香港。第二天就要在北京登機,前一天突然接到當時的經紀人王京花打來的電話,讓她去演《過年回家》裡面的警察。李冰冰沒有心理準備,她說不可能,我明天要去香港了。王京花在電話裡面連珠炮般地說:「你去香港,去美國又能怎麼樣!你這樣乾脆就回家抱孩子吧,還當什麼演員!」一大通話把李冰冰給罵笑了,她突然覺得這種罵很熟悉:沒錯,只有父母才會這樣去說你。李冰冰很感動,她知道,王京花對她非常負責任。然後她說:「我去。」到了劇組,床單被罩都已經為李冰冰準備好了,是王京花從自己家拿來的。李冰冰沒有辜負大家厚望,2000年她憑藉《過年回家》奪得第13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接到導演張元通知她獲獎的電話,正是凌晨,李冰冰還有些不真實感。放下電話,她想一定要找個人分享。她打電話給任泉,「泉子,我拿獎了。」任泉說什麼獎,李冰冰說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任泉下意識問,真的假的?李冰冰一愣,說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她給問得不自信了。掛了任泉的電話,她又打給張元。張元說:「是真的,沒錯。獎盃我都幫你領回來了。」這個時候,她才相信,自己是拿大獎了。


至於香港,李冰冰後來成了那裡的常客。《蝴蝶飛》就是在香港拍的,李冰冰形容這部電影「是杜琪峰的一部另類『溫情電影』,是一部『用來療傷的電影』。它通過一次車禍事件探討了人如何面對自己的過去以及如何對待已經逝去的愛。」李冰冰在其中飾演一個有些神經質的女律師,這是杜琪峰導演的第一部從女性視角出發的文藝片。不論對杜琪峰還是對李冰冰來說,《蝴蝶飛》都頗具開創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5tIWnABjYh_GJGVfS-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