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脾虛的!多半是這四個原因,健脾祛濕,泡水一壺茶就夠了

2019-10-16   健康醫師

脾是後天之本,主運化,在身體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來說,脾臟是很少出問題,所以它也是五臟中容易被忽視的一個部位。

雖然脾不容易出問題,但是它一旦出現問題,身體就毀了一半,各種問題都會找上門,特別是對於女性來說,脾臟出現問題,損害非常大。

引起脾虛的四個原因:

1、飲食不規律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由於生活、工作壓力大,在飲食上經常不注意,養成不規律的飲食習慣,經常是在外就餐或點外賣應付,飲食結構也不合理,愛吃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暴飲暴食、宵夜、酗酒等,脾是消化食物的器官之一,這些不良飲食習慣都會造成脾胃功能損傷,導致出現脾虛。

2、生活不規律

生活習慣跟脾的健康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保暖,脾就容易受到寒氣的侵入,而脾是喜暖畏寒的器官,長期讓脾受寒的話就會出現脾虛的症狀。作息時間不規律會讓脾胃無法得到充足的休養,因此長期熬夜、失眠的人也會出現脾虛的症狀。


3、情緒不穩定

我們都知道,人的情緒變化會影響身體器官的運作,中醫說過度思慮會傷脾,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情緒變化多端、易怒、憂鬱、多愁善感的情緒中的話,就容易導致脾虛。

4、久病不愈

如果身體患有疾病長期沒有得到控制,由於人體的各個器官都是相互影響的,就會讓脾也受到影響,導致出現脾虛的情況。比如當胃出現問題,長期患有胃病的人一般都會出現脾虛的症狀。

脾虛往往伴隨著濕氣很重!

從中醫五行中,我們可以先簡單的明白脾是可以克制水的。

而我們身體中的濕氣重,正是水津代謝有問題,讓運化不了的水分停留在我們的身體皮膚,孔竅,臟器,三焦之中。

自測體內濕氣一: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自測體內濕氣二: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衝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凈,也說明體內有濕了。

另外,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凈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自測體內濕氣三:洗漱時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所以祛濕一定要健脾

另一方面,如果濕氣不祛,又會加重脾虛。

二者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所以祛濕的關鍵在於健脾。

【常飲一水,調理脾虛排出體內濕氣!】

首先喝茶利尿,而利尿對排濕有很大的幫助,再者是茶飲多由藥食同源材料組成,既是食物也有一定的藥理作用,長期飲用調理還沒有副作用,而且飲茶還養生保健。


赤小豆

《神農本草經》曰,"下水腫,排癰腫膿血"。赤小豆有利濕的作用,因其色紅而入營血分

薏米(薏苡仁)

薏苡仁能健脾利濕、排膿散結,也是常用中藥之一。

芡實

據醫學古籍記載,芡實味甘澀、性平,有健脾祛濕、固腎益精、補中益氣、抗衰延年的功效。

芡實健脾去濕的話,確實非常有療效,因為它是一種利水滲濕的中藥材

常食用可以保護脾胃、補氣祛濕,有著更好的祛濕和美顏效果。

不僅可使人祛濕健脾,還能治療失眠。

很多人從中受益,濕氣去了,人輕鬆了,睡眠好了,體重也下降了。


久坐、忙碌的上班族,缺乏運動,更容易積攢濕氣,沒有時間自己熬薏米赤小豆芡實粥的朋友

只要花3秒鐘就能完成的薏米赤小豆芡實茶就非常適合他們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