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高?男性教育的優勢媽媽取代不了

2019-10-14     父母在線

調查顯示,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以母親為主的占50%,以父親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不少家庭里,爸爸對孩子的教育很少過問,這造成了兒童教育 「陰盛陽衰」的現象,這不利於孩子的全面成長。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由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里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 容易成功。


只靠母親,孩子少了陽剛

為何父親要淡出家庭教育?有的答:工作太忙,沒時間管孩子;有的說:脾氣不好,沒法跟孩子生那個氣,其實他們忘記了古訓「養不教,父之過」。 作為父親,放棄教育子女的責任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孩子現在受到母性教育已經夠多了,嬰兒時多是母親喂養、照料;上幼兒園全是女老師的教育;小學、中學階段基本上也是女老師教育為主。

缺 少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維方式等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受影響的孩子易出現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膽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點。有個男 孩膽子特別小,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即使回答聲音也像蚊子似的,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老師調查後發現,原來在家裡孩子總是跟著母親,母親膽子很小,總怕 孩子碰傷,因此對孩子「包著抱著」,孩子也就變得內向、膽小。針對這一情況,老師建議讓父親多和孩子接觸,在家裡以父親的教育為主。於是父親便常常帶著孩 子一起爬山、划船,他那不畏艱險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懷陶冶了孩子的性格。結果,孩子膽子越來越大,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

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高

父親是高山,母親是大海,教育學家主張家庭教育中必須強化男性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各有優勢,母親的溫柔、細緻、耐心、體貼和父親的豁達胸懷、豪爽性格在教育孩子上必須做到陰陽平衡。

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做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里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這項調查是他們持續了12年,從嬰兒到十幾歲的孩子各個年齡段進行跟蹤調查所得出的結果。

實踐證明,日常生活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賴於母親,但是在生活的關鍵時期、重大問題上則依賴於父親。母親與孩子的談話往往是細緻的,而父親與孩子的談話則具有哲 理性。在孩子的心目中母親是水,父親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因此,教育孩子時,父母都應該負起自己的責任,但在時間上又各有側重:在孩子小時,母親應 該多負些責任,因為這時候孩子需要細心的照料;孩子長大以後,父親應該多教育,這是因為孩子大了心理特點有變化,照顧過細他反而會反感。



男性教育的優勢

男性傾向於自立,因此會教育孩子也要自立。父親往往不是對孩子包辦代替,而是鼓勵孩子獨立處理問題,因此對孩子溺愛的成分就比較少。

男性喜歡冒險,因此父親對孩子的冒險行為也會適當給予鼓勵。

男性喜歡運動,喜歡帶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岩、打球,這無形中就鍛鍊了孩子的意志力。

男性的動手能力比較強,和孩子一起用錘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東西,製作玩具,培養了孩子多方面的動手能力。

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較強,和孩子在一起往往會搞些探索性的活動。另外,父親對新生事物比較感興趣,這也會激發孩子對新事物的興趣。

男性一般比較愛下棋,常常和孩子在一起下棋可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男性不像女性那樣愛乾淨,因此對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抱支持態度。英國科學家發現,「髒」孩子更健康。這是因為人如果太乾淨,很少接觸細菌和病毒,體內無法產生抗體,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就會被打倒。對孩子衛生問題的寬鬆態度反而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男性比較喜歡劣性刺激,如困難、飢餓、勞累等等,這樣的劣性刺激對孩子的成長十分有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4wuzG0BMH2_cNUgBA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