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嘲是土肥圓的楊丞琳 「換臉」吊打大S,網友:女人果然是善變的

2021-03-06     練瑜伽

原標題:曾被嘲是土肥圓的楊丞琳 「換臉」吊打大S,網友:女人果然是善變的

《浪姐2》的踢館名單里看到了楊丞琳。大家才恍然大悟,楊丞琳之所以會選擇隔離,原來不全是因為李榮浩,更是為了來踢館啊。

她在隔離期間就開始練習舞蹈,現場的動作利落又洒脫,表現絕佳,而她的腰部更是像水鰻一樣靈活,很多網友都稱她的腰為「水鰻腰」。

讓wuli大姐大那英都在線佩服了

不過除了舞蹈絕佳,「水鰻腰」性感外,她的整體身材,還有容顏都不得不讓人讚嘆,比起在《流星花園》里的小優,明顯更美了。

當時和大s同框的時候,還是很明顯被吊打了。

多年以後再次跟大s合照,顏值已經不相上下了,一雙精緻的M字唇,自然狀態下上唇微微上翹,略帶一點俏皮感,整個側面線條看起來非常優秀。甚至靠身材還扳回一城。

怎麼維持的?雖然一度被懷疑do過臉(但本人表示僅僅是整了牙)。我也不知道,但是不管真相如何,外在可以do,但是內在臟腑的健康散發出來的美,就需要靠運動了。

而從資料里看到,她還蠻愛運動的哦,經常在社交帳號上曬自己的健身照。

愛運動的女人肯定不會丑!!!

哦豁,對啦,你最難以堅持的運動,90%的明星都會告訴你,運動是她/他維持好身材,好容顏的人生必修課。

而瑜伽和普拉提是很多女明星都喜歡的運動。那麼熟悉我們公眾號的粉絲都知道,瑜伽嘛,我們是認真的。

所以我要很負責的告訴你一個秘密:你練習瑜伽的次數越多,可以做的體式就越少。

是的,你沒看錯:練習asana(瑜伽姿勢)的時間越長,你可以做的姿勢就越少。

曾經我也以為體式練習應該是線性的——從簡單的體式到更具挑戰性的體式。大眾媒體也支持這種觀點,經常稱讚某人練的「更多」和練的「更難」體式,以反映這個人的進步。

例如鴿子式,將腳踩在頭上,然後旁邊附上一張簡單的體式說「如果想做到這個鴿子式,就必須先學會這些簡單的體式」。

但是,如果你曾經受過傷,或者生過孩子,年紀大了,或者你比較僵硬——畢竟99%的人不是做雜技出身的。

所以, 我們身體練習軌跡往往是一個曲折的線,而不是一個直線,簡單體式和高級體式的概念實際上是相當相對的。

高級瑜伽練習與難易體式無關。

下面是一位瑜伽老師的親身體會:

我的工作壓力很大,我很焦慮,個人都告訴我,瑜伽會有幫助。所以,我每天練習體位法的時候,我會直接選高級力量瑜伽的體式來練。

我就在那裡,汗流浹背,我的墊子都被我的汗水打濕了,當我在那嘗試倒立的時候,我看到其他人毫不費力地做成倒立姿勢,輕鬆地向後倒成輪式,我想,「他們好酷,我想學這個。」

確實,完成高級體式會給我帶來,我有所追求的快樂和放鬆。但是事實上,這並不是放鬆。

因為,我會沉迷在讓自己擺出更複雜的體式中,並以此為目標,最終導致自己身體的不適。

我的身體承受著我的過度勞累,因為我面臨著無數的傷害和永久的身體疲憊。而且我過於追求練瑜伽,我變得越來越沒有朋友了,因為當朋友約我出去玩的時候,我因為要練瑜伽而拒絕了。

我練成了睡龜式時就很開心,為什麼還要花那麼多時間出去和朋友逛街?

當然,我不是在怪罪這些體式,也不是在說專注的體式練習會導致不快樂。我的觀點是,根本不是擺體式。體式本身是中性的,這不是我在練習什麼,而是如何練習。 我在做高級體式,但沒有高級練習。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懂我要表達的意思—— 沒有慾望的練習。

帕坦伽利在《瑜伽經》中說規律的練習,特別是不執著的練習。

根據帕坦伽利所說,瑜伽是控制心念的一種方式,而bhyasa-vairagya是他為達到這一目的而提供的第一種方法—— 我們既要致力於某些事情,又要放棄這些努力的結果。

這樣的實踐才能達到真正的平衡,否則我們會在原地繞圈。

通過這種角度了解我的體式練習,我開始發現,體式本身並不能幫助我找到我想要的,而是通往體式的道路。在將注意力從實現物理形狀轉移到實現內在目標的努力上,我的實踐和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身體也越來越舒適。

我現在已經練習體位和教授別人瑜伽超過20年了,我早期可以做到的高難度體式,現在我可能做不到了,或者說,我可能可以,但我不再覺得有必要。

考慮到我身體柔韌性姣好,專注於正位和呼吸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平衡點。我現在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最佳地定位我的身體上,而不是試圖深入地表達我所處的體式。這導致我不斷地需要把自己拉回來,避免在某個狀態下走得太遠。我現在用的道具也多了。

我既享受體式,又享受呼吸,我喜歡製造大量的熱量,現在我試著把有氧運動和瑜伽結合起來。現在我有時會連續休兩天假。而不在強迫自己非要每天都練習。

前幾天,我參加了一個好朋友的課程,高潮體式是手臂平衡孔雀姿勢。

她的課排列有序,而且對道具的使用很到位,我試了幾次這個體式都沒有成功,然後就以嬰兒式休息了。而在我早期的瑜伽課程中,我肯定會不斷地嘗試,直到我成功或者到下課還是失敗才放棄。

現在的我更專注於體式中的呼吸和體式與體式之間的銜接,它最終成為我的「更深」課程之一。

後來,我對我的朋友說我很久沒做過那個體式了,她說:「也許這會激勵你多做一次。」我心想,「不,我很好。」我做的是真實的自己,不對自己強迫暴力。

那麼,大家練習瑜伽有一段時間了,你如何看待瑜伽呢?你真的理解瑜伽到底在練什麼嗎?你到底從體式中要獲得是什麼?高難體式和簡單體式之間的關係又是怎麼樣的呢?瑜伽和有氧運動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和區別呢?

如果這些問題,你不知道答案是什麼,讓我們帶著思考來做一個橋式來尋找答案。

橋式,口令詞里經常聽到的一句就是,向上抬起時,手臂在下方收攏和,肩胛骨彼此遠離。但是你想過沒有,手臂彼此靠近的時候,肩膀容易內收,肩胛骨會更靠近彼此,但是如果要讓肩胛骨之間的空間增大,就意味著手臂會分開,靠近你的身體前側,而不是身後下方。所以這兩者沒辦法同時做。

這兩個做法哪一個是對的呢?

這就要取決你的目的,而與你是初學者還是高級練習者無關,在我的傳統練習中,我們通常不將手臂收攏,而是將重點放在擴大肩胛骨之間的空間上,原因如下:

將手臂收攏會產生很大的上背部張力。

把手臂夾在下面(如果有能力的話)有助於胸部抬高,但這會對頸部和鎖骨周圍產生更強的拉力。

橋式是啟動肩膀的好體式,所以你可以進行各種手臂移動來放鬆脖子和肩膀。

這是減輕頸部側面緊張的。訣竅是每次吸氣時都要使肩膀和耳朵朝彼此移動,而每次呼氣時要使彼此遠離。

這個做法伸展了脖子的後部和上背部,同時還延長了軀幹的側面,而且這個做法還可以加深呼吸。

這個做法是進行自我按摩的最佳方法,上下滾動即可按摩肩胛骨之間的區域。

我們經常使用橋式作為修復體式,使身體回到平衡狀態。所以你練習的時候,應該調低強度,以幫助釋放先前姿勢中積累的脖子,肩膀和上背部的緊張感。

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收縮上背部的肌肉,伸展胸部和頸部後側,則甚至可以將手臂收攏在下方。然後,再練習其他修復體式來伸展上背部,動員脖子並放鬆肩膀。

所以,你如何看待橋式呢?你真的理解橋式到底在練什麼嗎?你到底從橋式中要獲得是什麼?高強度橋式和簡單橋式之間的關係又是怎麼樣的呢?你有答案了嗎?

有了這樣思考的練習,那就是高級練習。

喜歡這篇文章的你,請給我點個在看哦!!!

本文圖片來源:《流行花園》截圖,楊丞琳微博,《乘風破浪的姐姐2》,網絡,如有任何不妥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2o5DHgB9EJ7ZLmJ6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