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半徑春節」搶奪大戰:想春節出圈?還得看飲食習慣的變化帶來的新商機!

2021-02-04     Foodaily每日食品

原標題:「最小半徑春節」搶奪大戰:想春節出圈?還得看飲食習慣的變化帶來的新商機!

春節市場,誰都想賺的缽滿盆滿。年味依舊濃,但年俗卻在變。春節的「大紅包」你會拆嗎?

今天是小年。「最小半徑春節」離我們越來越近!

儘管疫情陰霾尚未消散,但從披紅挂彩、國風涌動的禮盒上,從人頭攢動、笑語歡聲的超市裡,相信每個人心裡早已百花綻放,春意盎然。

對於食品品牌而言,能在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裡精彩亮相,建立大眾認知,也是品牌出圈的一條捷徑。因此,每逢節前,大量美輪美奐、設計巧妙且年味十足的限量裝禮盒紛紛上市,或者發布以福運、團聚為主題的廣告片、短視頻,讓品牌一夜間成為全民話題中心,都變成品牌討得新年彩頭的慣用戰法。

春節是中國人傾訴情感、尋覓傳統文化的最佳時段。節日包裝與情感營銷,滿足了很多人的節日消費訴求。然而,高度同質化的營銷思路,讓節日裡的包裝食品市場似乎缺少幾抹亮色。

近幾年的消費升級同樣給春節帶來深刻變化。追求健康、便捷、個性化的消費理念日益盛行,曾經的大魚大肉、杯盤羅列逐漸減少,「上場酒桌下場牌桌」的單調娛樂方式正變得豐富多彩。在年俗的轉型中,在新生活觀的養成中,我們從中能夠覓得哪些新的商機?年貨食品又該如何滿足人們高燃的消費熱情?

圖片來源:pinterest

今年過年不吃肉:春節飲食習慣的變化

春節是中國人最捨得揮灑,也最想放縱的時候。不過,從近年來節日飲食消費表現,不難發現,以健康、便捷為核心特徵的消費理念正在改變人們的餐盤。

1、 年貨食品:健康、便捷、國潮,一個都不能少!

《2020中國新春消費趨勢研究報告》指出:在選購年貨時,健康成為第一考量因素。而首選堅果炒貨類作為年貨的偏好比例高達65.9%,遙遙領先於水果生鮮和酒水飲料。

圖片來源:2020中國新春消費趨勢研究報告,艾媒諮詢

而據天貓淘寶數據顯示,在「就地過年」的號召下,螺螄粉、自熱火鍋等一人食餐品成為2021年貨節首日增長最快的年貨品類,增幅達15倍。彰顯出宅家經濟的強大影響力。

國潮風格近年來勢不可擋,是消費品牌贏得新生代群體的最重要手段。而年貨成為國潮最密集的表現載體。

1月,京東年貨節發布為參與品牌統一設計的「牛角」造型年味海報,融入各類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無論是西貝和金領冠海報中的剪紙,徐福記海報里的繪畫紋樣與民國筆觸風,亦或是船歌魚海報中魚躍龍門的古老傳說,百威啤酒海報中在金黃酒花映襯下的火紅銅錢,對品牌的好感度都不禁油然而生。與單個品牌的國潮包裝相比,這種集體弄潮激發出的消費熱情明顯更旺,更持久!

圖片來源:京東

2、 年夜飯:吃一頓好飯,值得花這麼多心思嗎?

儘管在不少人眼中,年夜廚房裡的合家歡笑,與酸甜苦辣匯成的人間煙火氣,仍然是忙碌一年後對自己心靈的最大慰藉,令人神往。但不可否認,隨著新生代對廚藝的集體性生疏,年夜飯的做法和吃法也開始愈發豐富和有趣。

盒馬數據顯示,2021年,半成品餐食的種類較去年增加10%,銷售額環比增加5%。而天貓大數據顯示:自1月20日(臘八)啟動的年貨節上,前5天半成品菜售出量就超過80萬道,同比增長1683%。網購半成品年夜飯成為80、90後消費者的過年新習俗。

圖片來源:pttnews.cc

除了便捷化,個性化也成為年夜飯差異化的新思路。

去年底,北京商報發起的一項關於年夜飯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60.18%的受訪者希望餐館「多推出一些招牌菜單品」,反映出人們尋求高品質特色菜肴的強烈意願。而針對原地過年衍生出的各種飲食場景,許多餐飲商家也適時推出單人版、雙人版、4-6人版等更為靈活的年夜飯形式。私廚上門、「9成熟」外賣禮盒等新的年夜飯服務也在各地餐企中悄悄推行。

圖片來源:飛豬

2月1日,飛豬發布2021年夜飯七大趨勢。原地式、雲端式、他鄉遇故知式、solo式……人們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費盡心思地去設計一頓飯該怎麼吃。在飛豬的合作酒店裡,曾因疫情聲名鵲起的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河南燴麵、江蘇奧灶面等各地「面霸」,悉數登場。如何為本地外鄉人提供地道美食,成為考驗各地餐企的必答題目。

躺平式家務與間歇式孝順:新年俗孕育新賽道

1月18日,在年貨節啟動前夕,天貓公布了2021年十大過年新趨勢。「快遞式年貨」、「間歇式孝順」、「託管式養寵」、「躺平式家務」、「雲端式聚會」、「放縱式減肥」……在創造出一個個年度話題和流行用語的同時,天貓也準確描繪出當下中國人,特別是城市人群的過年新氣象。

儘管其中一些新年俗所能覆蓋的人群還相對小眾,但它們的確是很多國人正在嘗試改變的方向。新的生活方式將以春節為起點,在2021年滲透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圖片來源:天貓

在這些新年俗中,也隱藏著許多做大現有品類、開拓新品類的機會。

1、躺平式家務

輕鬆、悠閒的生活乃人人所求。不止是做家務,下廚做飯更是很多懶人和小白們的噩夢。Foodaily在去年底發布的2021年食品飲料行業年度商業熱點中,將新青年廚房裡的商機歸結為強調健康和功能概念的新式主食、復合型調味料、速凍調理包和速凍食品,以及以自熱食品、沖泡米飯、地域型粉麵食品為代表的方便速食等幾個亟待擴展的潛力賽道。

圖片來源:www.jingjixb.com

方便速食在2020年已經展現出超強的破圈能力,而其他幾類主打便捷的餐廚食品則需要找到爆發點。

2、放縱式減肥

從主打低糖的元氣森林,到突出高蛋白的新秀品牌ffit8,新生代引領的飲食變革,成為近幾年新消費品牌崛起的「底層建築」。低脂低碳型健康零食和低卡代餐,完全可以成為很多人的節日常規食譜。

儘管可口的低糖食品早已琳琅滿目,但如何讓人們能堅持食用,則並非易事。春節年貨,每一樣都令人怦然心動,哪裡還有心思去關注是否低糖呢?

圖片來源:www.forkandbeans.com

在「節後人人胖三斤」的特殊時期,推出形式多樣、年味十足的三日、七日組合餐,也許真能成為「放縱式減肥」的最好理由!

3、輕鬆式降娃

80後、90後千禧一代家長成為育兒主力,年輕父母擁有更好的教育背景、更開放的網際網路思維、更強的經濟實力、更精細化的育兒觀念,開發營養、趣味、流行時尚兼具的兒童零食,成為兒童食品賽道的最大革新動力。

適合節日場景的兒童零食,顯然是一個值得嘗試的類型。與日常飲食不同,春節期間,熊孩子們的飲食帶有幾個鮮明特徵:

(1)受到成人放縱的影響,兒童對平日裡被嚴格管制的甜食需求會大增。如何讓孩子們既能小小放縱而又不損傷牙齒和腸胃?

(2)走親串戶營造出的濃厚社交氛圍,也會讓孩子們渴望與小夥伴分享美味,適合分享的風味組合型食品、可供多人遊戲的玩具型食品將會大受歡迎。

(3)在萬象更新的節日裡,孩子們也希望自己的美味能更有新意。產品造型、包裝設計、食用方式,都可以成為創造驚喜的地方。

4、間歇式孝順

回家盡孝,是很多中青年打工人過年的一種責任,和精神寄託。然而,我們帶回去的年貨,有多少是爸媽真正喜歡的呢?當很多人將春節視為一年中盡孝的最佳甚至唯一的機會時,那份禮物所體現出的絕不僅是一份親情,還包含著我們對於一個體量達到2萬億龐大市場的理解與思考。

與刻板印象中的「孤獨垂暮」不同,如今中國老人們的生活異常豐富多彩。他們追隨數字時代的發展,以不停歇的好奇心、活躍的思維和更開放的觀念,不斷探索世界,發展多元興趣愛好,以「樂活熟年」心態積極享受第二人生。

然而,現實中的老年食品樣式單一、概念定位趨同、品牌化程度極低。如何讓老人們擁有屬於自己的年貨?如何在喜慶祥和的節日裡更好享受健康年輕態?這是時代賦予食品產業的大課題,也是未來數年內亟待挖掘的藍海。

年貨里的文化傳承

在天貓發布的2021十大新年貨榜單中,半成品年夜飯、凍乾粉咖啡禮盒和養生酒成為新法過年的飲食符號。在新消費理念席捲節日市場的同時,傳統文化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借力文化傳承,樹立品牌獨特形象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

1、煥活傳統糕點,吃的不止是味道

京八件作為明清宮廷糕點中的代表,用料考究,做工細膩繁複,結合不同造型與祥和寓意,一直是京城百姓禮尚往來的首選禮品。

2019年春節前,北京稻香村在數年前復刻京八件的基礎上,又推出「奶皮京八件」,精選棗泥、豆沙、山楂、芝麻、玫瑰、桂花等京味原料作為餡料,用傳統奶皮做成皮面。糕點表面印有老北京四合院的門墩、窗戶等印戳,可謂京味十足。

圖片來源:稻香村

在推廣產品的同時,稻香村積極傳播普及「京八件」的產品歷史、文化內涵和手工製作技藝相關知識。如今,「京八件」已經成為地地道道的「北京禮物」。

2、產品變身百搭精靈,傳統文化也可以很好「吃」

奧利奧的廣告創意能力在圈內有目共睹。牛年前夕,他們又用餅乾打造出一場關於春節記憶的視覺盛宴。

圖片來源:奧利奧

廣告片里,奧利奧完美復刻了記憶中的春節廟會,用婦孺皆知的奧利奧餅乾來表現掛紅燈、扎糖墩、放鞭炮這些春節符號,各種圓形完美契合,獨具匠心。此外,奧利奧還玩起「三仙歸洞」這種古老的非遺戲法,令人拍案叫絕。

在傳承古典文化上,奧利奧始終不余遺力。2019年5月,奧利奧聯名故宮推出視頻短片《奧利奧用10600塊餅乾建了一座故宮》,用28秒令人眼花繚亂的搭建鏡頭,精準展現了600年建築瑰寶的宏大壯美。奧利奧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尊重得到了國人的認可,一夜之間,奧利奧和故宮均又圈粉無數。

圖片來源:奧利奧官博

與一些品牌把文化元素強行拼接相比,奧利奧可謂高明許多,將早已為人熟知的單調餅乾,化身為戲份十足的玩性語言,讓人們在社交傳播間被深深種草,同時沒有絲毫的刻意感。

3、 將非遺技藝搬進餐廳,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魅力

1月底,必勝客聯袂洛陽牡丹瓷,在鄭州推出首家「非遺牡丹瓷主題餐廳」。通過藝術大師現場傳授牡丹瓷製作技藝,小小傳承人學做牡丹花瓣等活動形式,讓消費者親身感受非遺之美。

圖片來源:必勝客

就在前天(2月2日),必勝客又在西安為當地消費者奉獻了一場主題為「戲出百味 勝在牛年」的陝西華縣皮影演出。此外,「羌繡」、「廣東醒獅」、「東陽木雕」、「兔爺貼紙」等非遺技藝,近期也在必勝客各地餐廳里紛紛亮相。為了讓人們沉浸式體驗到傳統文化魅力,必勝客還運用高科技手段在部分餐廳打造光影體驗,多維度呈現出民間藝術的製作過程與發展演變。

圖片來源:三秦網

據悉,這已經是必勝客連續第三年開展「西餐廳里的中國年」活動。通過與非遺藝術傳承人聯手,將民俗藝術以年輕化的方式重新演繹,也為想要感受和體驗傳統文化的人們提供了一個輕鬆愉悅、易懂易記的方式。在餐廳里一邊享受美味,一邊欣賞非遺技藝,這樣的新春活動,這樣的「精神年貨」誰會不喜歡呢?

總結

2021年的春節註定不會平凡。

一方面,「就地過年」催生出了一大批「原年人」,全方位地改變了過年方式;另一方面,中國強勁的增長勢頭為消費市場,為品牌增長創造出廣闊天地。在春節里尋找出圈的新機會,就成為食品企業牛年裡的關鍵一步。

飲食習慣的變化,新的年俗風向,以及通過節日消費傳播傳統文化,樹立品牌正能量的舉措,都在為節日食品賽道架設起一盞盞指路明燈。

國內品牌也在不斷洞悉市場的每個細微變化,用精益求精的產品、深入人心的互動,在春節營銷大戰中為人們獻出驚喜、回味與享受。

一起期待這個牛氣沖天的春節!

封面圖來源:www.dreamstime.com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2Hsa3cB9EJ7ZLmJOwF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