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媒體憎恨中國嗎? 英國人自己說出了真相

2021-03-05   東北網

原標題:外國媒體憎恨中國嗎? 英國人自己說出了真相

當地時間3月4日,英國衛報為BBC假新聞站台,外國網友們卻不買帳,他們紛紛評論:你們和BBC一樣腐敗。有的網友更直接揭露:BBC花錢資助鄭國恩,定製購買假新聞。

「外國媒體憎恨中國嗎?」

這是英國駐華大使卡羅蘭-威爾遜3月2日在中國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出的靈魂拷問,面對這一問題,中國的網民們迅速給出了各種答案,而最有力的回答永遠是事實。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BBC和其他英媒小夥伴們,仿佛是搶答試題一般,將一篇又一篇假新聞編造出來。

首先是BBC,3月2日晚間,BBC著名的假新聞生產者「駐華記者」沙磊把央視記者幾年前採訪的新疆貧困地區女青年出外務工的調查報道的前半段拿出來,進行重新解構,並更換解說詞,以此充當中國政府對新疆民眾進行「強迫勞動」和「強迫遷徙」的證據。當總台記者第一時間予以揭露,並且其他中國媒體也紛紛予以報道後,英國衛報又發出長文,宣稱「智庫發現,中國共產黨正在攻擊BBC的公信力」。

文章內容不值一駁,因為文中所謂智庫及披著學者外衣出現的研究者,正是被廣泛揭露過的澳大利亞反華智庫ASPI,他們和BBC一樣,為多家西方媒體的對華虛假信息戰出謀劃策。這家智庫長期接受美國和澳大利亞政府部門及軍方資助,與BBC是一丘之貉。

值得關注的是,當衛報把這篇反華報道放在國際社交媒體上時,收穫的近200個轉推和評論絕大多數都支持中國政府的立場,這些英國受眾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實際感受回答了英國大使的問題。

網友詹姆斯說:「很有意思,BBC對中國執政黨的抹黑已經持續了幾十年。我小時候在還沒有網絡的時代,每天聽著BBC廣播四台長大,當時我以為,中國人生來就欠著一屁股債,並且他們一輩子都還不清,還要把債務轉移給下一代。」

網友喬納森說:「很遺憾,BBC的涉華報道令人髮指,而且很有可能是由英國外交部的『人士』來指導的。他們的證據來源不充分,一向依靠不可靠的來源,以及虛假離奇的線索來造假。」

網友納卡維說:「BBC是怎麼支付這些澳大利亞智庫來佐證這些假新聞的?BBC不需要外部的幫助來證明自己的不可靠,它所做的一切都證明了它的不可靠,永遠不會看BBC。」

網友北約克夏克里斯說:「BBC在英國都聲名狼藉,更不用說在中國了。」

網友拉瑪噶說:「太可笑了,『真理部』BBC聲稱他們的信譽被中國的社交媒體運動所詆毀,而以下欺詐報道還需要外部證明嗎,這是不是BBC乾的呢?」

網友Bobby說:「BBC無需其他人去證明它的偏見,問問蘇格蘭人,他們太了解BBC的名聲了。」

網友ROBIN說:「我已經不再看BBC了,特別是其新聞頻道,那上面有許多非新聞性的欄目,他們的一些主持人就像是獨裁者一樣。我已經不再繳納電視稅。」

網友GATOMEDIANOCHE說:「BBC的所作所為足以證明它的不可信,不需要中國或者其他外界去故意抹黑他。」

網友PatriciaMorrison:「BBC曾經被無數次揭露過說謊,也許這是它們的傳統。」

網友chinabazaar:「免得麻煩各位了,我去看過了澳大利亞那個智庫的報告,完全是徹頭徹尾的胡說八道。」

由美澳政府機構軍方以及其他一些私人機構資助的澳大利亞反華智庫將其全部智慧用於詆毀中國的學術研究,並與BBC駐華記者沆瀣一氣。

英國讀者對BBC的負面評價似乎是數不勝數,一些網友也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事實,讓我們了解到更多BBC涉華假新聞的生產過程。

原來,本名Adrian Zenz、掛著學者名頭的「鄭國恩」,被西方媒體稱作是「西方研究西藏以及新疆少數民族的權威專家」,實際上卻是畢業於神學院的神秘人物。

他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上公開承認:「BBC資助了我的研究,他們一開始問我這項研究是否可行,我說『不,太難了,證據太少了』。後來他們繼續催問我,我說『讓我看看,我能夠發現什麼』。好了,我現在終於為此寫出了17000個字,還有163個註腳。」

很想知道鄭國恩到底得到BBC多少「資助」,在鄭國恩因為缺乏證據還為此抓耳撓腮的時候,BBC駐華記者為何敢於像賭徒一樣捨得為此花錢,在世界假新聞史上,這絕對是一個「創舉」。

要知道BBC的錢都來自英國的電視觀眾繳納的電視稅,BBC用納稅人的錢,資助一個神學院出身的假學者,然後這位神學院畢業生用自己炮製的假學術成果反哺BBC,進而去欺騙英國的電視觀眾和納稅人。這種假新聞生產方式是否是BBC對華報道的專用生產鏈?衛報文章在站台支持BBC的時候,為什麼對此視而不見、隻字不提呢?

最後,中國人也想對英國大使提出同樣的問題,「某些外國媒體是否憎恨中國」,你說呢?(總台記者 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