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l 50張高清大圖欣賞博物館的經典「曼生壺」(建議收藏)

2019-08-03     紫砂壺記

曼生壺赫赫有名,將文學、書法、篆刻等藝術要素融入紫砂壺藝,文人與制壺名匠結合,形成一種獨特的文人壺風格,是紫砂壺歷史上不朽的藝術篇章。



下面收集了各大博物館的曼生壺資料圖片,請跟隨我們的筆觸,來感受各大博物館曼生壺藏品的魅力吧!

一、唐雲藝術館




井欄壺

銘文:汲井匪探,挈瓶匪小,式飲庶幾,永以為好。





合歡壺

銘文:唐八餅頭網,為鷥為鳳,得雌者昌。曼生銘。





合歡壺

銘文: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曼生銘。



石瓢壺

銘文:不肥而堅,是以永年。曼公作瓢壺銘。



石瓢提梁

銘文:煮白石,泛線雲,一瓢細酌邀桐君。曼生銘。




匏瓜壺

銘文:飲之吉,匏瓜無匹。




扁壺

銘文:有扁斯石,砭我之渴。曼公作扁壺名。




笠式壺(台笠壺)

銘文:笠蔭喝,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無說。

二、故宮博物院






飛鴻延年壺


三、南京博物院




仿古井欄壺

銘文:

一側,維唐元和六年,歲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門澄觀為零陵寺造常住古井闌並石盆,永充供養。大匠儲卿郭通。

另一側,此是南山石,將來作井闌。留傳千萬代,名結佛家緣。盡意修功德,應無朽壞年。同沾勝福者,超於彌勒前。曼生撫零陵寺唐井文字為寄漚清玩。




梨形三足壺(橫雲壺)

銘文:

一側刻隸書「橫雲」,另一側刻楷書「此雲之腴餐之不癯祥伯為曼公詔並書」。


扁壺

銘文:止流水以怡心



半月壺(半球壺)

銘文:梅雪枝頭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曼生。


合盤壺

銘文:竹里半爐火活。曼生。



斛形大壺

四、上海博物館



半瓢壺

銘文:曼公督造茗壺第四千六百十四半瓢壺


半瓦壺



周盤壺

銘文:吾愛吾鼎,疆食疆飲。曼生作乳鼎銘。

五、蘇州博物館



柱礎壺

六、淮安市博物館




三足乳鼎壺

銘文:台鼎之光,壽如張蒼。曼生作乳鼎銘。

七、無錫博物館



井欄壺

八、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乳釘壺

銘文:水味甘,茶味苦,養生方,勝鍾乳。曼生作銘。


套環鈕葫蘆壺

銘文:為惠施,為張蒼,取滿腹,無湖江。


半瓦壺(寒玉壺)

九、香港茶具文物館







扁石壺




半瓜壺


以上是各大博物館曼生壺的經典藏品,曼生十八式我們耳熟能詳,事實上曼生壺的樣式不止十八式,在紫砂歷史長河中,曼生壺早已成了一種紫砂文化標符,是文人壺在我們心中最深的印記,下面是三十八式曼生壺線描圖,與君共勉。







傳世曼生壺,書法銘文,署款曼生、曼生銘、阿曼陀室或曼生為七薌題等,都刻在壺身最為引人注目的位置,很顯眼。

此外,陳曼生一反傳統,將自己的大印「阿曼陀室」蓋在壺底中央,而把制陶人的印章移在壺蓋里或壺把下部,如不留意,往往看不到。




感謝閱讀,感覺小編辛苦的請點擊關注,買壺詢價請點擊我的頭像在我的簡介里添加我的vx。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w1-X2wBUcHTFCnfcBL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