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印度這次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就在該國對外軍事活動頻發的關鍵時刻,該國打破了出口歷史,對緬甸出口了基洛級潛艇「辛德胡韋」號。不過介於這一潛艇在該國已經服役三十年的時間了,雖然翻新過了,但人們對於這一潛艇的性能還是非常擔憂的,所以網友紛紛表示,還真是一個敢買一個敢賣。
「辛德胡韋」號潛艇是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這艘潛艇一直在該國服役至今,而其排水量高達三千噸,並且上面還將裝備大量武器以及傳感系統,最重要的是其能夠參與任何級別的戰鬥。由此可見這一潛艇的性能還是非常強的,只不過因為服役的年限太久了,所以在將潛艇出口給緬甸的時候,還需要對其進行翻新升級。由於該潛艇的製造國是俄羅斯,所以印方如果想要將其轉讓給緬甸,還需要徵求俄方的許可,當前俄方對這一行為已經做出了肯定的回應。就在前段時間印度陸軍參謀長攜同外交秘書長一同前往緬甸,就潛艇轉讓的合作進行了相關的討論,除了這一潛艇之外,印方還承諾向該國軍隊提供大量的武器彈藥以及常規軍事裝備,以幫助該國提高軍事實力。
其實,印方對於這一合作是早有預謀的,這一點從雙方合作商談的價格以及一系列條件中就能夠看出。首先,印度出口這一潛艇的價格是非常便宜的,甚至為緬甸提供了全貸款服務,這在一定意義上來說,簡直可以被稱之為「贈與」。其次,早在雙方達成這一協議之前,印方就已經開始為緬甸訓練在該潛艇上服役的艦員,以幫助該國更好地使用這一潛艇。最後印方還承諾將出資200萬美元在兩國邊境修建一座橋樑,讓兩國的經濟也能夠得到更好的合作與發展。
從上述條件來看,兩國的這次合作中,印方顯然是「犧牲」較大的一方,為何該國即便是不能從中獲利,還要執意與緬甸達成這一合作呢?其實,印度看重的利益並不是經濟上的,而是在孟加拉灣海域的影響力,以及在該國水下領域的話語權。而緬甸周邊多個國家已經擁有從國外進口的潛艇,他們的海上實力已經有所提高,那麼緬甸就更加急於發展本國的海上軍事,這無疑是給了印方一個可趁之機,所以印方才會在這關鍵時刻向該國提出轉讓潛艇的可能性,因為他們知道緬甸勢必會抓住這次機會,就上述兩點好處來說,印緬的這一次合作將使得印度受益良多,至少打破了該國軍事出口的歷史,提高了該國軍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不過外界對於這次的合作並不看好,雖說這次的合作對於兩國來說是一個雙贏的局面,畢竟其既能夠實現印方軍事大國的形象樹立,又能夠打破緬甸沒有潛艇的尷尬局面,但對於印度出口的武器裝備,各國還是保持著一個高度懷疑的態度。首先這是一艘二手潛艇,其真正能夠給緬甸帶來的綜合國力上的提升,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其次,印度軍工業向來是很難得到外界的信任的,所以這一潛艇雖然產自俄羅斯,但印方的後期維修以及翻新升級等或將存在很大的問題,那麼緬甸將這一「燙手山芋」收回國內之後,後期的維修只會增加該國的經濟負擔。
印方稱兩國之間這次的合作,是一次加強兩國關係的重要舉措,畢竟印方一直以來的堅持,就是幫助周邊所有的國家在軍事能力上得到提升。不管如何,印度從這次的合作中取得一定的利益是必然的,而緬甸究竟會不會為這次的合作承擔後果也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