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媽媽在給孩子設計兒童小房間時,都有很多想法:女孩子就給她打造一個完美的粉色糖果屋,男孩子就在房間中掛滿變形金剛和玩具車。
大部分寶媽在最終都放棄了自己的想法,其中的原因大多是:不實用,難打掃,孩子不喜歡,玩耍時會被絆倒。
而孩子的玩具,大多也被收納進行李箱和整理袋中,孩子們也拿起了平板和手機開始消消樂。
mako和孩子們在親手種的花草前合影
日本主婦曬出溫馨小家,沒有電視和客廳,從孩子玩具看出教育方法
在日本的菅川縣,有一位叫做mako的家庭主婦在網絡上曬出了自己的溫馨小家,mako 表示小家都是由自己親自設計和布局,兩個孩子們非常喜歡。
當網友們看到這位日本主婦的家庭布局時,發現了一個問題:家裡地方並不小,功能也很全,但就是沒有電視和客廳,難道孩子們從來不看動畫片嗎?
細心的網友發現了一個問題:她們家的客廳貌似被mako 改成了開放式讀書區,只見將近20平米的空間有一個將近整面牆的書架,上面全部碼放了書籍。地上是榻榻米,孩子們就在躺在榻榻米上看書。
原來mako覺得孩子們應該從小在書籍的海洋中長大,電子設備不應該太早進入孩子的世界,於是就沒有在家中設置客廳和電視機。
哥哥在榻榻米上讀書
為了孩子們的童年變得歡樂起來,寶媽準備了更加令人羨慕的玩具
空蕩的房間中,mako在家中給孩子們裝了一個鞦韆,哥哥最喜歡在上面玩耍。
家中的兒童區占據了大半,妹妹經常光著腳丫,在地上跑來跑去。
庭院中到處種滿了各色品種的植物,這些都是mako帶著兄妹倆親手完成的。
現在哥哥有了新的才藝和興趣,給大家做咖啡,妹妹也會參與甜品的擺盤。
不得不說,這位日本主婦,真是把文藝融入進了生活中,也逐漸影響了自己的孩子,讓孩子遠離了電子產品的荼毒,真正擁有了一個自然幸福的童年。
而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在mako家也變得簡單輕鬆起來,孩子們也找到了比電子產品更加有趣的玩具。
哥哥在盪鞦韆
別讓電子產品成為孩子的童年的全部,回歸自然才是最幸福的童年
你以為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影響只有學習嗎?
大錯特錯,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影響最大的就是身體。隨著電子產品和網絡遊戲的盛行,兒童頸椎勞損和視力下降低齡化已經成為趨勢。在班級中幾乎將近一半的孩子都要戴眼鏡,尚未達到十歲的孩子已經像老太太一樣馱著背,這些對身體的危害,幾乎都來源於電子產品。
妹妹在兒童區赤腳閱讀
教育和興趣並不一定非要在書本中培養,孩子的遊戲也不僅僅只有玩具。
越小的孩子,對於大人做的事情越好奇。
很多時候我們發現5歲以後的孩子都願意主動幫助媽媽做家務,甚至對於做家務感到好奇。但是長到十歲之後,孩子就會覺得做家務是一件正常的事,並且會下意識覺得做家務不屬於我的工作。
寶媽要抓住孩子對生活中小事好奇的態度,讓孩子參與到日常的生活中來。教育和興趣就是在生活中的體驗中感悟到,傳播到,影響到孩子的。
兄妹倆在親手種植
孩子可以參與的遊戲也並不只有平板,手機,變形金剛,樂高,洋娃娃
還有這些有意思的活動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
1)同父母一起製作的手工藝品
2)同母親一起栽花種樹
3)同母親一起製作甜品
4)同父親學習游泳
5)全家一起拼拼圖,做十字繡,編繩結,搭積木
6)教給孩子做頭花,印章,給洋娃娃設計小衣服
7)引導孩子作畫,陪孩子讀繪本
8)給孩子拍寫真
兄妹倆在搭積木
只要是有意義的事都會對孩子有所影響,帶著孩子多多接觸新鮮事物,增長見識,從小事開始培養孩子的耐心,專注力。
同時也能夠陪伴孩子,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孩子擁有一個純真自然充滿愛與陪伴的童年。
哥哥在做咖啡和甜品
你怎麼看這位日本寶媽給孩子打造的溫馨小家?歡迎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