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臂內旋,不是一個技術,而是正確動作的一個必然環節,「萬事握拍始」,沒有入門的新手,通常把球拍握成「抓蒼蠅拍」的樣子(就是虎口對著手柄的寬面),這當然是不對的,強烈建議對小臂內旋存有疑惑的朋友,先把正手握拍嚴格掌握正確,然後再練正手高球。
這時候,如果不小臂內旋,你怎麼能夠正面擊到球?想想這個前因後果,就能明白小臂內旋是發揮手腕力量的必然選擇,打羽毛球如何提高手腕的爆發力,很多人困擾於高遠球打不深遠,扣殺無力, 反手回不到後場等問題, 並將此歸咎於腕力不夠.,我認為絕大多數是不會用腕力或不知其中的訣竅。
下面是產生手腕暴發力的簡單步驟:
一. 引拍,拍頭後仰。
二. 用拍柄底部向球方向猛擊,導致手臂突然伸直,此時手臂運動的突停使拍頭自然向前高速甩出。
此時小臂內旋有控制拍子在慣性運動中的方向的作用, 不要認為小臂內旋是發力的關鍵, 這只會使手腕僵硬, 不利與發力。
這就是為什麼教材中總強調打高遠球手臂要伸直, 在頭頂上方. 這也是為什麼球不夠高時要曲膝但伸直手臂去打球,這也是平抽快打時高個子吃虧些的原因, 當然這也說明為什麼有些腕力明顯大很多的男生殺球或打後場不如技術好的女生。
下面提供一個有效的方法:
一、握一個套半拍套的球拍,平躺在床上,手臂在體側自然平伸 (貼在床上)。
二、小臂外旋,手腕上揚,令球拍反面打在床上(相當於枕頭附近的位置)。
三、小臂內旋,食指第二節壓在拍柄寬面上用力將球拍正面打在床上,聲音越響越好。
四、反覆快速重複步驟二和三,每三,四十次為一組,越多越好。
練習中手臂要始終在體側平伸輕輕貼在床上,其目的在於避免手臂用力,便於體會單純手腕發力,由球拍打在床上的聲音判斷自己的力量,套拍套的目的是加強阻力,通過反覆練習增強手腕力量,躺在床上的目的是避免手腕受傷,初練者往往因不注意收勢動作而在強發力時扭傷手腕 (尤其套上拍套後動量很大的情況下)。
建議至少有兩周時間不要打球,集中練習,體會手腕發力的感覺,改動作難的原因在於對新的發力還不熟悉時,一旦要大力擊球,掄胳膊的老習慣就又出來了,久而久之,改動作的信心都沒了,恢復打球後一開始也不要使大力,細細體會單純手腕發力擊球,你會發現球在手腕輕輕一甩間飛得出乎意料地遠,逐漸地,就是硬要你掄胳膊打球你也不幹了。
試試吧,你的擊球動作會很瀟洒,舉重若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