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豆瓣網友爆料:
近日,在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大會上,驚現楊永信的身影。
他以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的身份出席。
在此期間,他還主持了精神科培訓開班儀式。
現場網友表示:
「我根本不想跟著楊永信學習,我想回家。」
看到這條消息時,我一度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是那個因「電擊治療網癮」而臭名昭著的楊永信嗎?
原來,他不僅逍遙法外多年,還穩居官位,風光無限。
到底有多風光呢?
我特意去找了一些關於他近況的資料。
據百科資料顯示:
楊永信,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
順著這個頭銜,我找到此醫院的官方公眾號。
搜索「楊永信」,出來的結果,都是一些由他主持的會議。
這還沒完。
隨著「新畫皮」曝光,他的兩項專利也被天眼查扒出來。
第一項是「治療抑鬱症的中藥藥物」專利。
治癒病人近1000例,身體完全康復為有效,總有效率為98%。
第二項是「治療網絡成癮所致精神障礙的藥物」專利。
1000例網癮患者全部治癒,總有效率為100%。
真的有那麼神奇的藥嗎?
答案是否定的。
就拿抑鬱症來說。
世界衛生組織心理危機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主任楊甫德曾表示:
「抑鬱症藥物起效較慢,療效並不理想,尋找新的治療藥物和治療手段很重要。」
圖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還有治療網癮的藥物。
眾所周知,楊永信治療網癮最「在行」。
在他的折磨下,有多少孩子生不如死?
一樁樁慘劇擺在世人眼前,受害者至今仍心有餘悸。
結果呢?
當大多數人唾棄他時,依然有人為他頭戴光環,混得風生水起。
15年過去了,世界瞬息萬變。
可楊永信,一直沒變。
2006年,山東臨沂某網戒中心正在上演著魔幻的一幕。
孩子們哭天喊地,求助父母,求助同伴,一遍遍證明自己沒病。
可都沒有回應。
終於,孩子屈服了。
「我有病,我需要治療。」
父母喜極而泣,仿佛看到了希望。
楊永信欣慰地點點頭。
他對外宣稱:
「我自己有一套專治網癮的方法,心理+物理+藥物。」
但說穿了就是——電擊。
電擊療法具體怎麼操作呢?
有位親歷者稱:
「突然一股電流湧入我的胳膊,
伴隨著一股劇痛一下就衝進我的大腦。
那種感覺沒法用語言來形容。」
而這,還只是最輕微的。
有的人被電到大小便失禁。
有的人因針插得太深,拔針都足足花了5分鐘。
拔出來後,他手心裡全是血。
還有的人說:
「劇烈的疼痛,然後抽搐,痛不欲生。」
這個過程持續了整整40分鐘。
其中的痛苦,非常人可以承受。
生不如死,人間煉獄。
這一幕幕,均在「十三號室」進行。
十三號室門口貼著八個大字。
「告別網癮,重塑自我。」
自2006年以來,據不完全統計:
「被送去臨沂第四人民醫院網戒中心治療的人數超過7000人。」
這裡是7000人的噩夢,也是父母眼中的天堂。
不管孩子出現任何毛病,都可以找去13號室找楊永信。
只需幾十分鐘,家長便會心服口服。
所有從13號室走出來的孩子,前後判若兩人。
進去前,調皮囂張;出來後,下跪道歉,百依百順。
有個親歷者說:
「我媽很驚訝,
她教育了20年都不聽話,
這個進去才幾十分鐘馬上就變樣了。」
他媽媽連忙稱讚楊永信,「醫生簡直就是救世主,效果立竿見影。」
楊永信看似功德無量,實則是蛇蠍心腸的惡魔。
楊永信的網戒中心,不僅僅是治網癮。
來這裡的人,男女老少都有。
他們的「病」也各不相同。
有被性侵的女孩、鬧離婚的夫婦、吸毒打架的孩子、同性戀、早戀……
反正不管什麼「病」,楊永信都來者不拒。
有個女子,她老公要跟她離婚。
她不同意,於是把他送到楊永信那裡。
2天後,她如願當上「女王」。
「老公會給我洗腳,
睡覺會給我按摩,
罵他不會還嘴,
結婚幾年,
老公從來沒有這麼愛我,
一做錯事馬上下跪道歉。
早就應該送來給楊醫生醫治了。」
楊永信跟著附和道:
「我又拯救了一個破碎的家庭。」
這種拯救,無異於馴獸。
令人憤怒的是,楊永信連孕婦都不放過。
有一天,網戒中心來了一名孕婦。
她媽媽不同意她和男朋友在一起。
因為對方沒有穩定工作。
但女兒執意要在一起,還想把孩子生下來。
她媽媽聽聞楊永信「包治百病」,決定送過來試試。
果然,在電擊的折磨下,她被強製做了引產。
其他親歷者證實:
「電擊是楊永信做的,孕婦叫聲慘烈。」
楊永信,你良心不痛嗎?
還有更噁心的。
有個小女孩被父親多次侵犯,她想報警。
但警還沒來得及報,她就被父親送到楊永信的網戒中心。
幾天後,她像變了個人。
不敢反抗,不敢報警,儼然如一個性奴隸。
她爸爸經常恐嚇她:
「你不愛爸爸了嗎?不愛了就送你去網戒中心。」
無法想像,女孩經歷了怎樣的折磨。
她以後幾十年的人生,可能都會活在陰影中。
後來,網戒中心倒閉了。
可那些受害者的噩夢,還在繼續……
新京報採訪過一個被楊永信電擊過的孩子。
他叫曾言。
他剛去網戒中心就被帶到13號室電擊了。
電擊完後,他渾身顫抖。
他說:
「被電擊過的人,
出來的時候都是精神恍惚。
有人害怕就逃走,
逃走後又被抓回來繼續電。」
網戒中心不僅摧殘肉體,還侮辱人格。
楊永信實行「罰圈制」。
如果有人違反網戒中心的規定,就會被記上一個「圈」。
一旦積累到五個圈,就會被送去「電擊」。
受害者們相互舉報的話,可以減「圈」。
曾言說:
「整天住一個屋裡的人都要相互提防,誰都對誰不信任。」
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回家了。
可從那以後,他的記憶力變得很差。
不僅是曾言,從網戒中心走出去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後遺症」。
《中國青年報》曾報道過一個案例。
小張從13號室回家後,要隨身帶著刀。
他每天都換不同的地方睡覺,並在門口放個瓶子。
一旦有人開門,瓶子就會發出聲音。
聽到聲音,他就會醒來,萬分警惕。
而有的孩子,為了躲避父母再次送他進去,選擇跳樓。
最終,腿摔骨折了。
一個個血淋淋的悲劇,始終叫不醒那些無知的父母。
太多人渣父母助紂為虐。
當孩子在13號室受盡折磨時,父母在幹嘛?
有孩子說:
「他們就在身邊,袖手旁觀。」
這還不是最令人絕望的。
有位男孩,躺在窗邊的手術台上,等待被電擊。
此時,他母親正站在窗外。
他看不清她的神情,但突然耳邊傳來一句話:
「加大劑量電死他。」
最該被電擊的,不應是這樣的父母嗎?
可他們不以為然。
在央視《新聞調查》的節目裡,面對記者的詢問,那些父母怨氣衝天:
「哪個家長不愛孩子呀?」
「有這麼一個孩子在家裡,真的是不得安寧,我們只能有病亂投醫了。」
甚至,他們很認可暴力。
「來之前已經接受,暴力能救孩子一命的心理準備。」
儘管孩子被虐待,他們依然很堅定自己的做法。
「把孩子救好,變好,變精神了,這不是人道是什麼?」
原來,孩子對他們百依百順,才叫「好」。
而他們,從不會去反思自身的教育是否出了問題。
在《新聞調查》節目最後,柴靜問了網戒中心的家長一些問題。
每個問題,符合條件的家長都可以舉手。
曾對孩子使用過暴力;
對孩子過度溺愛;
忙自己的事情而不顧及孩子;
有過不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經常在言語中刺傷孩子;
作為父母不懂得該怎麼和孩子溝通的;
認為家庭裡面有問題與孩子出現問題有關係;
……
毫無例外,每一個問題都有超過60%的家長舉手。
父母製造的問題,被當成孩子的「病」。
有「病」就得治,哪怕是使用暴力。
而孩子為了活命,只好學會聽話和偽裝。
愚蠢的父母卻覺得,「都是醫生醫術高明,孩子病好了。」
楊永信厚顏無恥地說:
「如果你的這種行為,能偽裝一輩子的話,是不是也很好?你哪怕成功救治一個孩子,都是功德無量的事。」
說回「楊永信捲土重來事件」。
當「楊永信」這三個字再次被提起,許多人仍無比憤怒。
憤怒之餘,還很難過無力。
原來很多事情,根本沒有改變。
楊永信電擊室關停了,但是豫章書院等形形色色的暴力戒網學校層出不窮。
不一樣的名字,卻有著相同的配方。
都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進行變相虐待。
這也說明,楊永信的網戒中心會消失,但「楊永信式虐待」不會消失。
有市場,就會有需求。
隨著需求的擴大,會越來越多人加入市場,無底線地作惡。
如果被揭發,他可以換副皮囊,繼續興風作浪。
楊永信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我們想要他被嚴懲,希望他消失。
然後呢?
一個楊永信倒下,千千萬萬個「楊永信」站起來了。
所以,想要杜絕悲劇,只能從根源抓起。
這個根源,就是父母本身。
楊永信固然可惡,但父母的愚蠢更加怵目驚心。
暴力不是愛,也不可能演變成愛。
不管孩子出現什麼問題,作為父母,必須明白:
唯有從行動上,真正去理解、包容、教育和陪伴孩子;
尊重孩子的生命權、看見他的內心、給予理智上的引導和資源上的成全。
讓孩子感到被愛,這才有可能一點點去改變。
別再用你自以為是的愛,毀了孩子!
作者:凌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ok2qXkBAxbFhpvD9A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