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生入境時發燒,多次測出陰性,8天後確診!類似情況還有不少

2020-04-02     柳州1號

4月1日廣東省廣州市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情況

其中一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引起許多人關注

詳情公布

男,19歲,中國湖南籍,國內居住地在湖南省湘潭市,英國留學生。

3月22日,患者從英國倫敦乘坐SU2581航班經俄羅斯莫斯科轉乘SU220航班,於23日抵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入境,入境檢測體溫38.8℃,採樣送檢後,即轉送至花都區人民醫院隔離觀察。

3月24~28日,多次檢測結果均為新冠病毒核酸陰性。

3月31日,檢測結果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即轉運至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隔離治療。經專家會診,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新聞

多看點

全國其他地區

核酸檢測陰性後確診病例

北京

4次咽拭子檢測為陰性,痰標本檢測陽性

程某,男,27歲,遼寧籍,數據分析師(已辭職)。2月28日至3月10日在美國紐約工作生活,自述外出均佩戴口罩。

3月11日從美國出發,經香港轉乘國泰港龍航空KA900,於3月12日抵京。出機艙前測量體溫、詢問身體狀況無異常,經海關檢疫健康篩查並再次測量體溫無異常,當日由朋友接至昌平區龍澤園街道首開智慧社進行居家隔離。

3月13日出現發熱,3月14日上報社區,轉運至定點醫院就診。

3月14日、3月15日、3月17日、3月18日患者咽拭子標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3月19日痰標本檢測陽性,3月20日確診新冠肺炎,臨床分型為重型。

美國檢測為陰性,回國檢測為陽性

王某某,男,21歲,上海籍,美國杜蘭大學學生,2020年1月起在美國留學,活動範圍主要為宿舍和學校。自述於3月13日出現發熱,15日在校內醫院就診並採集咽拭子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21日反饋結果為陰性。22日從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出發,經洛杉磯、舊金山、香港轉乘CX5900航班飛往北京,3月24日抵京。經海關檢疫健康申報時填寫有發熱史,即由120急救車轉運至北京小湯山醫院,採集標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反饋結果為陽性。結合境外生活史、肺部影像、血液檢查等其他診斷依據,3月26日診斷為新冠肺炎,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該患者在美國出現發熱症狀前,曾密切接觸過有發熱症狀的同學,但在此期間一直未佩戴口罩。3月13日,患者與另一名同學出現了發熱症狀。

重慶

前兩次核酸檢測為陰性

3月28日,重慶確診一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病例。女,23歲,大渡口人,2月16日與朋友從重慶江北機場前往泰國、柬埔寨旅遊。

3月20日與朋友乘柬埔寨金邊-成都飛機(航班號9C6192)歸國,在成都市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至3月23日,其間進行一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遂於23日下午乘動車G2887返渝,全程佩戴口罩、未離開座位,出站後由所在社區聯繫120救護車於當日23時左右接回大渡口區居家隔離,並一直獨居,未曾外出。26日因自述有咽干症狀送區人民醫院診治,當日核酸檢測陰性,27日晚第二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28日上午經市區兩級臨床和疾控專家會診,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輕型),下午轉至市公衛醫療中心進行規範治療。

核酸檢測是否不準確?

能否直接使用抗體檢測?

國家衛健委:抗體檢測仍不能代替核酸檢測

日前,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在疾病的感染早期,患者體內可能還沒有產生抗體,所以存在檢測窗口期,因此抗體檢測可用於對核酸檢測陰性的病例進行輔助診斷,也可以對病例進行排查、篩查,但是還不能代替核酸檢測方法。

當前批准上市的新冠肺炎檢測試劑主要包括兩類,類是核酸檢測試劑,一類是抗體檢測試劑。他介紹,第一類的核酸檢測試劑的過程包括標本處理、核酸提取和皮下檢測等多個步驟,平均檢測時間需要2~3個小時。由於它是直接對所採集的標本中病毒核酸片段進行檢測,所以特異性強,敏感度相對也高,是當前臨床診斷檢測的一個主要手段。第二種抗體檢測,包括膠體金法和磁微粒化學發光法,其中膠體金法平均檢測時間15分鐘左右,也就是一滴血15分鐘,用肉眼能夠觀察到判斷的檢測結果。磁微粒化學發光法,一般需要30分鐘到60分鐘。

病毒太狡猾!疫情警報仍未解除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

來源:廣東省衛健委、北京市衛健委、重慶市衛健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柳州晚報 ID:gxlzwb

柳州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編 輯:王 瑩

校 對:劉 慧

責任審核:黃志偉

微信合作、洽談請聯繫:17307722632(微信);領獎、諮詢請聯繫:0772-5307075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oATPXEBrZ4kL1ViUPE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