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手串的結構與配飾diy搭配技巧

2019-10-09     林仔文玩工作室

現在玩友們買的手串,很多都是商家設計好了,而且基本是珠子、佛頭加弟子珠這樣的素串, 沒啥個性,玩起來總是少了些意思。那麼,一串完整的佛珠手串該是怎樣的搭配呢?要我說,這裡面講究可大了,喜歡DIY的玩友們跟著我繼續往下看。

佛珠通常分為單組佛珠和復組佛珠兩大類,單組佛珠,是由一顆母珠和數顆規格相同的子珠串聯而成。復組佛珠,則由母珠、子珠、佛塔、隔珠、隔片、弟子珠,記子留,絡繩和一些飾物組合而成,這也是我們說的標準的佛珠手串搭配。

一、母珠

首先來看「母珠」,母珠又叫做「達摩珠」,俗稱「三通」,通常只有一顆,很少有兩顆,珠子上有三孔,材質並無限制,主要是用來將不同數目的子珠歸結於一處,還可以起到連接弟子珠、記子留和一些飾物或流蘇的作用。

通常,母珠被認為象徵無量壽或修行圓滿之佛果。早期的母珠,大多就是以一顆兩孔的大珠將其匯總的。因此,有人將這種做法解釋為「萬法歸一」萬法歸一」。

二、子珠

子珠是指手串上略小於母珠但其規格(直徑)相同的眾多珠子。一般而言,手串上子珠材質應該是相同的,但也有人會將不同材質但規格相同的子珠串在一起,這主要是根據個人喜好而定。

三、佛塔

佛塔俗稱「佛頭」, 指在母珠的上方安置的一個圓錐狀的類似小塔形的物品。也有的用一顆比母珠和子珠略小的珠子來取代。通常人們認為,母珠與佛頭的組合,象徵著阿彌陀佛的法身智慧。

四、隔珠

又稱作 「間隔珠」或「數取」,多用來將子珠平均分隔開。一般來講,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數量可採用一顆至三顆不等,如一百零八顆的串和五十四顆的串,就需要每二十七顆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顆、十八顆的串,則每九顆子珠用一隔珠。

五、隔片

隔片就是要將子珠平均隔開,防止籽與籽之間直接接觸摩擦,保護珠串不受損壞,這是它的物理功效。感官上,隔片由於顏色上的多樣化,也能很好點綴手串色澤,通過顏色的反差,使手串看起來更加豐富多彩,增加美觀度。

此外,某些手串的珠子大小並不統一,尺寸難以把控,而每個人都有手腕的粗細,不加隔片可能感覺有點緊,加上隔片後手串周長可以自由調整,佩戴就更合適了。

六、弟子珠

弟子珠又稱「記子」,體積比子珠要小一些,是系在母珠另一端的兩串小珠子,常規以十顆為一小串,如同算盤一樣,採用十進位,用來計算掐捻佛珠的數目。不過現在人們為了簡便,一般穿上四到六顆就夠了。

七、記子留

記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珠子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飾物,現在常用線繩結成「中國結」(如鳳尾結)來替代,目的是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八、絡繩

即系串佛珠的線繩。通常根據子珠的規格以及孔洞直徑的大小,以獨股、雙股或者三股為繩,穿珠而過。一般分為有彈性、非彈性兩種,我們日常玩串,只要選擇自己喜歡並且能夠穿得進去的就可以。

九、配飾

主要指的是佛塔下部、記子以上部分系墜的各種飾物,常會使用琥珀、蜜蠟、紅珊瑚、玉石等一些珍貴材質製成的精美雕件或小工藝品,主要用以手串的裝飾和美化作用。

如今手串的款式都在不斷的發展創新,各種獨特的設計款越來越受玩家喜愛,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玩友掌握了這些手串搭配標準,自己動手設計,靈活運用,照樣能玩出精彩的串。這個對於喜歡個性化的玩友來說特別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niEwG0BMH2_cNUgVC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