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張幼儀再婚,徵求兒子意見,兒子的回信是對徐志摩最大的諷刺

2020-06-28     生活中演戲

原標題:49歲張幼儀再婚,徵求兒子意見,兒子的回信是對徐志摩最大的諷刺

徐志摩是民國時期的作家和詩人,寫下了不少優美的文字作品,讓後人稱頌,但是他在私人感情上的問題卻飽受世人的詬病。出生於書香世家的徐志摩,在1915年迎來了自己的第一位妻子張幼儀,僅僅是政界風雲人物張君勱的提親,徐志摩就將未曾謀面其妹妹娶進了家門。然而徐志摩對於張幼儀卻是非常的冷淡,可能主要問題還是徐志摩是一個「顏控」。

根據張幼儀的侄孫女張邦梅所撰寫姑祖母生平事跡回憶,徐志摩婚前到婚後都是鄙夷張幼儀的,第一次見到她的照片,嘴角就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下土包子!」

但是徐最初又不敢違背父母的命令,履行婚姻義務,也是簡單的滿足父母早點抱孫子的願望而已,1920年冬,張幼儀千里迢迢的從國內趕往歐洲看望留學的夫君。但是徐志摩此時卻不可救藥搬的愛上了林徽因,和張相處一段時間後,他隨即冷冰冰的向其提出了離婚,並且將其拋棄在了法國的沙士頓。

張幼儀一直滯留在那裡,後面又輾轉來到了巴黎,此時的她已經有了兩個月身孕。儘管期間徐志摩知道她的動向卻不曾探望,最終張幼儀來到了柏林,在1921年產下了次子彼得。徐志摩一直到1922年的時候,才找到柏林,目的僅僅是為了辦理離婚手續。

而張幼儀,無疑是深愛徐志摩的,她回國之後,精心照顧徐積鍇,並且照樣服飾徐志摩的雙親(認作義女),台灣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划下編撰。

時間慢慢的流逝,過了數十年,徐積鍇在張幼儀的進行培養下,讀完了大學,並且在美國組建了屬於自己的家庭,而張幼儀也長出了一口氣,她對於徐家來說,心中也沒有了任何的負擔和愧疚。

此時49歲的張幼儀已經生活在了香港,她遇到了一個叫做蘇紀之的醫生,兩人很快就走入了愛河,張幼儀也隨之決定為自己的下半生找一個依靠,決定再婚,但是在此之前,張幼儀希望得到兒子的祝福,於是她寫信給了大兒子徐積鍇徵求意見:「爾在美國,我在香港,相隔萬里,晨昏誰奉?母擬出嫁,兒意云何?」而徐積鍇也是一個非常通情達理的人,他是如此回信的:「母孀居守節,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綜母生平,殊少歡愉,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

也就是說徐積鍇完全贊同這門婚事,並且會將繼父當作親生父親一樣的對待,實際上這恰好是他對已經亡故的生父徐志摩最好的諷刺,徐志摩作為一個不稱職的丈夫和父親,完全沒有盡到對母女兩人的義務。而張幼儀在經過數十年後,她似乎也看開了對徐志摩的感情。1972年蘇繼之醫生去世,她隨即搬往美國與家人團聚,1988年病逝在紐約,在張幼儀的墓碑上,鐫刻著的是「蘇張幼儀」四個大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mIH-nIBiuFnsJQVIFJ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