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原價出售房產都很難,炒房者好日子到頭了

2019-12-31   不執著財經

最近,有一些房東網友提問,通過原價賣房子都賣不出去,現在二手房為啥這麼難賣?對此,專家們表示,自今年下半年開始,部分城市房價下跌超過20%,如果再考慮契稅等因素,投資炒房者可能要賠不少錢了,所以奉勸炒房者不要再作無謂的犧牲。


我們覺得有二組數據說明現在二手房賣不出去:


一是,根據11月份70座城市的二手房數據,同比有33家房產下跌,31家房產上漲。這是房價出現拐點的徵兆。購房者通常買漲不買跌,有一半房價下跌,說明房價下跌城市範圍會繼續擴大,現在大家都處於觀望狀態,房價當然賣不動。

二是,房地產占中國家庭總資產的77%,另外只有23%才是金融資產。這說明中國家庭現在再舉金融槓桿的空間十分有限。


實際上,最近一段時間除了新房難以出售外,二手房也賣不出去,主要是呈現有價有市的局面。楊先生於2018年初以560萬元買了上海閔行一套房產,後來因為覺得市道不好,楊先生想以620萬的價格出售掉,結果掛牌大半年都沒銷售出去,結果當地中介告訴他,現在同房型的樓盤560萬價格出售才有成交,暗示楊先生要自動把房價降下來。但如果把房價降到原來購買的價格,那楊先生就要承認投資房產的失敗。

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麼很多房東,難道用原價賣房子都賣不出去嗎?


第一,房價太高,當地居民根本買不起,所以,不管你原價賣房,還是打折賣房,沒有人願意來接盤。北京有一房東,房產估價是1056萬,結果他原價賣不掉,最終讓利300萬,將房價跌至700萬左右,才好不容易把房子給賣掉了。房價脫離當地居民合理估值,承接能力就會越來越弱。


第二,今年上半年,我國銀行業對個人房貸比較寬鬆,通常房貸要占新增貸款的40%以上。在這種情況下,下半年銀行收緊了個人貸款的申請難度。現在購房者很難從銀行貸到足夠的資金,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量就會越來越少。所以,下半年個人房貸逐步收緊,原價賣房肯定是賣不出去的。


第三,對於購房者來說,2019年有部分城市二手房價已經下跌了20%。比如,青島房價從21000元/平方米,跌至16800元/平方米。而對於剛需來說,也明白「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道理。所以,面對高房價,廣大剛需則處於觀望態度。這就導致了樓市供應數量上升,成交量萎縮,二手房處於有價無市的程度。


第四,炒房者買進房產是要付出融資成本的,大約在6%左右,他們希望房價至少每年有20-30%以上的漲幅,再用更高的價格把房產給出售。而如果長期像現在這樣房價微跌或者微漲,買房不但賺不到什麼錢,還有可能虧錢。所以,一旦房價不出現大漲,炒房者就會選擇退出,而購房需求突然變少,使得賣房的人卻越來越多,房東就算想拋售房產都很難。


對於二手房東來說,不要說原價賣出房產,就算大幅打折,也未必有人願意成交。因為,現在各地房價還是偏高,沒跌到剛需的想要的價位。同時,下半年房貸收緊,想買貸款買房的難度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