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時下,隔輩帶娃的情況非常普遍,年輕的家長們忙於事業,忙於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而照顧孩子的事情就落在了長輩的身上。老人們對待孩子的養育也是非常上心的,可謂是寵溺有加,不過隔輩教育也有一些弊端。
前段時間看到一段短視頻,視頻中一位姥爺帶著孩子去吃餐廳吃飯。小寶寶開心地站在椅子上等待姥爺去取餐。這時候鄰桌的一位女生正吃著雞腿,小寶寶看到雞腿後,就被吸引了,這時候鄰座的女生覺得寶寶很可愛,於是就拿著雞腿逗起了寶寶。
寶寶看著雞腿被阿姨吃了一下子嚎啕大哭了起來。姥爺發現孩子哭了,原來是因為鄰桌的逗弄,於是很生氣的說了句「饞孩子,這是人乾的事嗎?」姥爺的反應令場面一下子變得很尷尬。
隔輩教育中,老人的護子心切情緒非常明顯,所以在看到孩子受委屈後,老人的表達會有些過激。隔輩教育可以減輕年輕父母的育兒壓力,但是其中的弊端也是不可忽視的。
大人的行為是孩子的榜樣。大人的錯誤言行會造成對孩子行為的誤導。雖然視頻中姥爺是因為看到孩子受委屈大哭而做出的即時反應,但是顯然話語有一些嚴重了,這對臨座的女孩兒來說也是一種語言暴力。當大人教育孩子對人要有禮貌時,自身的言行更加有說服力。
對孩子過分的寵溺反而不利於其成長。老人對孩子呵護備至,但是也容易陷入過分寵溺的誤區。對於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大人可以通過講道理的方式對其進行引導,但是有求必應的寵溺反而會影響孩子是非觀的建立,最終導致孩子行為上的驕縱。
敬老愛幼不應當是大人過分寵溺孩子的藉口。正如視頻中所講的那樣,鄰座的女生不過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而做出的逗弄孩子的行為。這本身並不是出於惡意,而姥爺的做法顯然是很沒有禮貌的。在隔輩教育中尊老愛幼不應該作為不當行為的藉口,當下熊孩子越來越多,家長們對於孩子的行為規範也應該有所重視。
懂得尊重對方才能夠贏得對方的尊重。在家長們育兒的過程中,約束自身的行為可以對孩子的言行做出更好的規範。本著律人先律己的教育原則,父母更加能夠看到教育的成效。作為父母,即便有老人幫忙照顧孩子,教育孩子的責任也應當被承擔起來。成功的育兒是從身邊的細節入手,家長良好的言行遠遠比大道理的說教更加有意義。
大家對視頻中姥爺的做法有哪些見解呢?隔輩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看法呢?
------------------------------
關注【蕾媽育兒經】,了解更多孕期和育兒知識,學會解決親子成長問題和家庭矛盾!若您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也可以私信留言評論,作者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專業的回覆,希望我們可以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