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顏值有內涵!無錫新增三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2019-10-17     無錫直通車

日前國務院正式公布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江蘇共入選27處

(其中新增25處,與現有國保單位合併2處)

無錫新增三處入選

分別是:

宜興洑溪徐氏宗祠

江陰蠶種場

盪口華氏老義莊

自此無錫國保增至34處

江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數

達到251處(含大運河)

繼續居於全國前列

第八批國保單位共762處

另有50處與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國保單位合併

從類型看

包括古遺址167處

古墓葬30處 古建築280處

石窟寺及石刻39處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34處

其他12處

無錫入選的3處國保中

洑溪徐氏宗祠和盪口華氏老義莊

均為古建築

前者始建於明代 後者始建於清代

1

洑溪徐氏宗祠

坐標:宜興宜城街道溪隱府小區內(原洑溪河畔溪隱村)

對明史稍有了解的人,應該對大名鼎鼎的徐閣老徐溥印象深刻。沒錯!作為明代四朝元老的徐溥就是宜興人,而洑溪徐氏宗祠就是徐溥的家族祠堂。

徐氏宗祠建於明弘治五年(1492年),座北朝南,俗稱「洑溪徐公祠」,又稱「徐大宗祠楠木花廳」。原有建築四進,均為木石結構,雖也飛檐堊壁,畫棟雕梁,卻不奢華,顯得樸實莊嚴,古風雅致,具有獨特的明代建築風格。

參觀徐氏宗祠,最值得一看的是宗祠正廳,正廳樑柱均採用楠木,又稱楠木花廳,其室內樑柱枋椽上均存有色澤鮮艷的彩繪,如纏枝花卉、包袱錦和雲鶴等,色彩鮮艷,保存完好。

2

盪口華氏老義莊

坐標:無錫盪口古鎮

義莊,簡而言之就是古代的慈善機構,是古代宗族樂善好施的具體實施點。華氏義莊顧名思義是由華氏家族創辦的義莊,俗稱「老義莊」。華氏義莊始建於乾隆年間,至今有著276年歷史,有「江南第一義莊」之稱,是江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存續時間最長的義莊之一。

歲月變更,從功能上說,華氏義莊早已退出了歷史舞台,但其背後所昭顯的中國道德文化之精魂,所謂「人之行,莫大於孝」、「義以生利,利以豐民」……至今仍在影響著後世。雖然古人們踐行孝義的場面無法回放,但有空去義莊內走走看看,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穫的喲!

3

江陰蠶種場

坐標:江陰涇水北街東端

江陰蠶種場(長涇大福蠶種場),1928年由長涇鎮民族資本家宋楚英、宋楚材兩兄弟創辦,是國內唯一保存最好、技術最先進的蠶種場,代表著中國的蠶桑文化,有著一定的歷史價值、社會文化價值和建築科技價值。

參觀江陰蠶種場,除了感受他的歷史外,裡面建於民國保留至今的建築也是一大亮點。蠶種場內所有建築都以連廊溝通,蜿蜒曲折,其間小院錯落,深邃幽雅,既體現了江南水鄉民居的建築風格和時代特色,又科學合理實現了蠶種培育的特色工藝流程。

有價值 有內涵

感興趣的市民 不妨去走走吧!

文章來源:無錫博報

部分圖片來自盪口古鎮景區、宜興旅遊園林局、江陰文體旅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afX2m0BMH2_cNUgv8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