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個想要將孩子培養成才的父母都會盡力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師從最好的老師。但是對孩子來說,他們接觸的人生第一位老師、對他們影響最大的老師卻是父母。
父母不僅僅是養育孩子長大的父親母親角色,更是孩子在人生路上的重要老師。所以父母在養育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要時時刻刻記住自己作為孩子老師的角色。
父母的行為習慣,甚至脾氣秉性都有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其中,父母的壞情緒也會直接影響孩子。
在一次育兒分享會上,梁怡分享了她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梁怡的兒子非常調皮,總是在大人注意不到的地方給大家準備點「驚喜」。他會拿著掃把將牆面掃得髒兮兮,他會一邊喝水一邊將自己全身灑濕……這次,他又在媽媽做飯的時候偷偷拿起一根辣椒放進嘴裡,然後被辣得嗚嗚大哭。
梁怡每次看到孩子把自己弄得可憐兮兮總是忍不住心裡的怒火,看到孩子被辣椒辣得小臉通紅痛苦不堪的樣子,急得梁怡把孩子揪到陽台狠狠罵了一頓:「你是傻嗎?!辣椒也能吃這麼多嗎?!」
事後梁怡也恍然明白,小孩子的這些錯誤行為是再常見不過的,但自己說來就來的暴脾氣卻是怎麼都壓不下去。
為何父母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可為什麼父母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這其中,恐怕既有孩子的原因,也有父母自身的原因。
- 釋放情緒是一種神經慣性
每個人對於突發事件的應激能力都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成長環境和人生經歷中,有的人從未對自己的情緒加以任何的控制,有的人卻能夠通過日積月累的練習成功管理自己的情緒。
抒發情緒、釋放情緒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原始的一種行為,人的神經受到刺激之後就是要有所反應。所以,父母看到孩子犯錯而發脾氣這是一種神經慣性,自動而不受控制地沖孩子發火。
但是,人的社會性屬性又要求我們去超越神經慣性而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去著手解決問題。
當父母釋放情緒的應激發應超過幫孩子解決問題、思考如何教育孩子不再犯錯的需要時,父母便會在孩子面前控制不知自己的脾氣。
- 父母對孩子過於緊張
當父母面對孩子的時候,尤其是十歲以下的孩子,很容易情緒激動。
孩子正處於成長的關鍵期,孩子的情緒和思維都比較活躍,但在各方面認知都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很容易做出令家長生氣、發火的事情來。
父母對孩子發脾氣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父母對孩子的緊張。由於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寶貝地位,當孩子的安全等方面受到傷害時,父母會直接感受到危險警告,他們會急於將心中的不安全感和情緒傳達給孩子。
你的壞脾氣使孩子關上心門
父母的壞脾氣不僅無法及時解決孩子當前存在的問題,還可能給孩子帶來更多負面影響。
常常對孩子發脾氣,很有可能是孩子對自己關上心門。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無法管理自己的情緒,任由自己的壞情緒灑向孩子,孩子會在父母潑來的壞情緒中受到傷害。
孩子的內心本來就比成年人敏感脆弱,孩子不會理解父母對自己發火的過於緊張自己的表現,孩子只會看到憤怒和生氣。還可能會進一步誤以為父母對自己發脾氣是因為不喜歡自己,因為自己不值得父母喜歡。孩子也會在心裡降低自我價值感和自我認同感。
除此之外,父母的壞脾氣還會讓孩子心裡感到害怕和不安全,而孩子在沒有安全感的時候是不會對人敞開心扉的。父母很有可能由此喪失了孩子對自己打開心門的機會。
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斯霍勒博士說,孩子天生就有情緒機制的基礎,但是並沒有控制情緒的能力,孩子的這種能力需要父母去激發、去正確地引導。
父母的壞脾氣也將無法引導孩子去控制管理孩子的情緒。孩子更容易從父母身上學到原始的情緒應激反應,而不會思考,不會去解決問題。
父母該如何控制自己的壞脾氣
父母要想引導孩子學會控制情緒,讓孩子對自己敞開心扉,必須要學會控制情緒,控制好自己的壞脾氣,不要隨時對孩子發火。
√父母要了解自己的情緒。
了解自己是控制壞脾氣的第一步,父母要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最容易生氣、最容易被觸發生氣點。
如有的媽媽最討厭孩子動自己的化妝品,那她應該清晰地了解,當孩子弄斷自己一根口紅後自己會處在什麼樣的狀態,讓自己的情緒對可能發生的刺激有所了解。
每個人的生氣點和爆發點是不同的,只有了解自己情緒的炸藥埋在何方,才能更好地控制它,而不讓壞脾氣爆發。
√學會合理疏導壞脾氣
每個人都會在固定的情況下產生不好的情緒,作為成熟的成年人,應當學會如何去合理疏導壞情緒。
如果情緒波動十載特別大,可以暫時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從當前的狀態中短暫放空自己,讓自己的情緒得到些許緩和。從而使自己的壞脾氣火藥桶在爆發前冷卻、冷靜下來。
√及時尋找解決方法
當父母的壞脾氣得到冷靜控制之後,接下來父母要及時尋求辦法去解決問題。如孩子調皮把膝蓋弄傷了,父母要首先為孩子消毒清潔、包紮傷口,然後再以合理的方式讓孩子吸取教訓。
必要時候可以通過自己的情緒表現讓孩子牢牢記住教訓、印象深刻。但是這種試圖讓孩子記憶深刻的「情緒表現」要在父母所能夠控制的範圍內。
情緒波動和壞脾氣是我們在某些狀態下的自然反應,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更是隨時隨刻想發火,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溫暖的教育,父母更需要學會合理控制自己的脾氣,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壞脾氣的犧牲品。
世上孩子千千萬,每個孩子又會闖禍千千萬,為人父母不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傷害,更是不願孩子屢屢犯錯。「糟心」孩子往往會激發父母的壞脾氣,但是為人父母要將這份壞脾氣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孩子發過火嗎?當你忍不住沖孩子發脾氣時,又是怎樣控制住的?歡迎留言分享!
————————————
爸爸媽媽的育兒良方,你值得擁有!
讓孩子擁有雙倍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