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融南浦溪,鄉愁美景依舊!

2020-07-20     溫州古道

原標題:山水相融南浦溪,鄉愁美景依舊!

作者|羅山行者戴建達

隨著夏日的焦陽,我們來到了泰順南浦溪。依著南浦溪的山水,我們尋找著酷熱中的清涼。感動於這裡一草一木,感動於這山水相融帶給我們的點滴清歡與美好,輕擁這裡屬於我們的一片清雅,盡享這山水融合的恬淡。

怡情沐灣灘

走進景區,寬闊的沐灣沙灘躍入眼帘。青青的草地,綠挺的棕梠樹,細細的黃沙,仿佛走進了海南亞龍灣的感覺。脫了鞋,踩著發燙的細沙,軟軟暖暖的,感覺輕飄飄的。

站在灘邊,遠眺山上樹木蔥蘢,秀竹綿綿,近望湖面碧波蕩漾,金光燦燦,綠草如毯,白鷺低翔。藍天,白雲,陽光,沙灘,此時欣賞著大自然帶來的旖旎風景,不時萌生出了一份莫名情愫的悸動。也許是,六月泰順山水的靈秀,帶著特別的明凈溫潤了火熱的心靈。

炫目龍尾灘

沐灣盡頭,一條長長的的碇步曲折在寬闊的碧溪上。慢悠悠地踏著一個個石碇步,有節奏的步伐,和著腳底溪水的急盪,呼朋引伴,快樂地拍下張張靚照,笑容燦爛,身姿曼妙。

碇步盡頭,轉角便是平坦的河床,凈無沙礫,壯如巨龍,平臥於崇山峻岭之中。頓感整個平整的石灘是龍尾擺動掃出來似的,平坦的底,淺淺的水,赤腳淌水,任憑流水撫觸腳底,感覺冰涼肆意全身,體味著龍尾灘的神韻。

一條以中國象棋的棋子為模板的圓石墩組成的碇步連貫了溪流的兩岸。潺潺的流水,和著象棋的深邃文化,綿延萬里。站立其上,刀光劍影的遐想,隱藏在那綠意蕩漾的高山,以及那潺潺東流的河水間,我們感覺走進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河水清澈,有著「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那樣的清澈。透過著河水,你好像可以直視到水下的人情事故。青山連綿,這青山以博大的胸懷,掩映著你我,讓你忘卻了生活中的吵雜紛擾,讓我們一下子心曠神怡起來。

醉美三重漈

玩盡龍尾灘,過菜園,跨浮橋,至村莊有中巴把我們送到三重漈景區。登台階,見一高台上一座牌坊氣宇非凡,柱上方"三重天"三大字醒目端莊,下面一巨石立中央,上刻"三重漈"也不失蒼勁古樸。下台階一條大壩依偎著一潭碧水延伸到山谷處。

壩上方搭著條條鐵絲,掛著五彩繽紛的小風車,讓著幽靜的山谷一下子熱鬧了許多。行走壩上,望水潭如碧,聽風車隨風輕旋,鈴鈴作響,悠雅在耳畔;看蔚藍的天空上白雲悠悠,心靈深處總有陣陣清風拂過,柔柔暖暖的;總有如水的心境漫過,清澈怡人,這樣的行走,能讓一顆心在塵世浮躁中安靜下來,雲淡風輕。

高大的樹木,纏繞著古老的藤蔓把進山的路遮蔽的蔭蔭涼涼,讓我們一下子舒暢起來。谷幽的盡頭,一條水龍貼著灰黑的石壁從100多米的高處緩緩的,細細的,低鳴著淺靜地落入水潭,又深沉地鑽進石縫中。這就一重漈,我想若遇上水勢浩大的時候,畢定響徹山谷,震耳欲聾。不過它今天的文靜低吟,也許正為明天的磅礴養精蓄銳。

回走上坡過三段一線天。走在狹小的石縫間,黑黑的,涼涼的,時而從上而降水滴仿佛與你開著玩笑。濕濕的台階,陰暗的石壁,逼人的狹道,若不是人多,穿越這一線天也有點驚悚的感覺。且不說我們身材還算苗條,一但有豐腴肥胖著要上這三重天,確實難度有加,非得前拉後竄,讓你塞過這石縫。

過三段"一線天",如登上三重天。腳下玻璃棧道盤旋在山崖上,如盤龍虯枝,美不勝收。眼前綠樹靜無聲,二重漈,三重漈的全貌一覽無遺。白練在山石間漂落,雖不算壯美也不失優雅,如煙如紗,如霧如塵,靈動而神秘。許多同伴沒有登上山頂,只在谷低小憩。此時我們登頂的人才有無限風光在頂峰的感受,感受自己一下子尋到了自然的美,生命的理。

下山返程,一路水光山色。清淸的水,幽幽的山,相互融合在一起,孵化出一團濃郁的生命力量。這種生命的力量充盈在這南浦溪的山水間,令我們迴腸盪氣,留戀忘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XaPb3MBiuFnsJQV1bt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