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Canbuno@bigfun社區
「白色惡魔站立大地,金色鳳凰翱翔宇宙——獻禮高達40年」
2019年7月12日,高達系列最新的劇場版作品《機動戰士高達NT(U.C. 0097)》引進中國,這也是高達系列誕生40年來第一次被引入中國。
從1979年高達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機動戰士高達0079》白色惡魔站立在大地上,到今年《機動戰士高達NT》金色鳳凰翱翔宇宙,不知不覺中,這個日本乃至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動漫IP已經歷經40年的風雨了。
(「白色惡魔」元祖高達 RX-78-2)
40年前,《機動戰士高達0079》面世,這部作品在日本家喻戶曉,被譽為日本SF動畫的三大里程碑之一。而漫長的40年後,當《機動戰士高達NT》成功跨越茫茫大海,第一次正式代表高達系列來到中國時,卻依然能讓無數海外粉絲為之狂熱。
許多人會有疑問:為何一個歷史如此悠久的老IP能40年來長久不衰?甚至還能打破重重文化壁壘,被中國引進?
這是因為,在高達40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如一地堅持著「反戰」這一核心主題。
基調:沉重悲愴
黃金時代的日本動畫總是志氣高揚,而以太空宇宙為戰鬥背景,描繪人類命運,傳達人文精神的高達系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不過,與高達作品背景的恢弘稍微相左的是,其基調卻沉重、悲愴,甚至可以說是黑暗的。
高達系列,是一個正面描寫戰爭的作品。在高達系列中,戰爭接連不斷,數不勝數,幾乎每一部都是對一場戰爭的描寫:
高達系列最初作品《機動戰士高達0079》中,地球聯邦和吉翁公國之間的「一年戰爭」(U.C.0079——U.C.0080);
(殖民衛星墜落的一周內,60億人失去了生命)
《機動戰士高達Z》中,聯邦政府分裂出的軍閥勢力提坦斯和維護宇宙移民利益的組織奧古之間的內戰;
《機動戰士高達ZZ》中的第一次「新吉翁戰爭」;
還有《機動戰士高達UC》和《機動戰士高達NT》中新吉翁的殘餘勢力同地球聯邦之間的戰爭……
戰爭是沉重的,無論是對於百姓、士兵來說,還是對於國家、時代來說,甚至對於地球、宇宙來說,都是如此。
太空戰爭的破壞力和犧牲量,遠超人們想像。為了一場戰役,或僅僅是為了一場戰鬥的勝利,直接炸掉一個有幾十萬居民的殖民衛星時有發生,用化學武器屠城已是常態。
在這戰爭年代,社會的底層被奴役,軍隊的高層迷失於永無止息的戰鬥中。人們沒有自由,沒有未來,甚至對於貧民來說,連知識都逐漸變得一文不值,只有活下去才是唯一奢望。
(《鐵血的奧爾芬斯》中的少年主角團)
在這個殘酷的時代,等待著每一個人的,都是無盡的黑暗,流血與死亡。不管政治勢力如何更替,唯一不變的就是戰爭不止!而高達系列,正是以其沉重的基調,將這一幕幕展現出來。
高達作品基調的悲傷,不僅僅體現在瘡痍的時代背景中,傳唱於那個年代的歌曲也折射了戰爭的殘酷與人的脆弱。
「蔚藍的天空高闊而悠遠,無盡的戰火曾幾度輪迴」,這是遊戲《SD高達G世代 創世》的主題曲《永世的搖籃》中的第一句歌詞。人們總是嚮往著那些珍貴的事物,然而卻總是遺忘了珍貴之物往往藏匿於平凡之中。《永世之搖籃》其實就已道盡了戰爭所帶來的毀滅,然而當人們懷念和平美好的藍天時,卻只能在無盡戰火的痛苦中沉淪。
除了《永世的搖籃》,還有許多作品中也充斥著同樣沉重的旋律。《機動戰士高達 鐵血的奧爾芬斯》的ED1《孤兒淚》中,「群雄逐鹿所留下的,只有悲傷」一句,也道明了戰爭的最後只有悲傷。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其實,無論什麼時代,過去現在或未來,在戰爭中,受傷的永遠只是最平凡的普通人。在這沉重的時代下,人類是永恆的犧牲者。
還記得在《機動戰士高達SEED》中,炮火連天下,無數平民喪命炮火;在奧布的一條悠長的發射軌道上,奧布的公主,在撕心裂肺地呼喊著火海中的父親。此時緩緩插入的bgm《曉之車》,在一陣平緩的吉他和弦之後、在南里侑香空靈的聲音下,一曲「吉他為逝去的人而彈奏,流星因不歸之人而隕落」,成為了多少死於戰爭之人的鎮魂曲。
(梶浦由記創作的《曉之車》的封面)
高達系列的迷人之處,或許有幾分,就在於其很好地渲染出了無數人死於戰爭的沉重悲愴吧。
人物:尋求變革
當然,如果高達系列僅僅滿足於建築出一個個沉重殘酷的世界,讓人們為之動容、深感戰爭的殘酷,那麼它還會是成功的系列作品,但是,卻絕對不會有現今如此高的人氣。
高達系列,最吸引觀眾,並為之痴狂的,應是其塑造的一個個不畏時代、不畏戰爭,艱難地尋求變革的英雄形象。
他們生於戰爭年代,身不由己卻又往往奮力掙扎。也許他們註定失敗,但他們這種在絕望中反抗的悲劇式的氣質,總能使人熱淚盈眶。
夏亞·阿茲納布爾,這是高達歷史上第一個「面具男」形象,同時也是高達歷史上最「複雜」的反派形象,他就是個一生艱難尋求變革的英雄。
少年時父親被害身亡,使夏亞看清了地球聯邦的腐敗無能和吉翁公國的獨裁武斷,他便立志為父報仇,並且改變這一切,讓太空中不再是無盡的戰爭,讓人類有更美好和平的未來。
他帶上面具重回吉翁公國,很快便為父報仇了,但是,他尋求變革的路,卻異常艱難。甚至,他終其一生,都未能改變太空戰爭這種糟糕的現狀分毫。儘管交戰的勢力在不斷更替變化,但是戰爭卻沒有因為任何「一個人」的努力而停止。
腐朽的地球聯邦已病入膏肓,被重力束縛靈魂的人們,早已變得自私,永遠無法互相理解。
於是,夏亞走火入魔了——既然他無法改變這被私益圈養習慣的「愚蠢」,那還不如索性將一切毀滅掉。然而十分諷刺的是,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偏偏又再次看見了人類的希望,心中充滿了煎熬和掙扎……
夏亞失敗了,失敗得很徹底,但是卻揪疼了幕外一個個觀眾的心。
魯迅曾說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碎給人看。」而夏亞,正是這樣一個悲劇式的人物,他美好的願景一次一次地被殘酷的現實打碎,在無奈的輪迴中迎來了自己的結局。
其實不止是夏亞,高達系列中有無數的這樣的悲劇式人物……
《機動戰士高達 08th小隊》中,身處不同陣營,卻依然追求著有悖道德和倫理的戀愛的士郎和愛娜;
《機動戰士高達 Turn A》中,與地球人墜入愛河,卻為了自己的使命不得不離開地球的月球女王迪安娜;
《機動戰士高達 SEED》中,認識到自己美好的人生只不過是為了別人的利益而克隆出來的,感到強烈憤怒的克魯澤;
《機動戰士高達UC》中,嚮往成為一個平凡女孩,卻不得不背負扎比家族的責任和太空移民的命運的少女皇帝奧黛麗;
《機動戰士高達 鐵血的奧爾芬斯》中,付出自己的所有來保護同伴的機師三日月……
在戰爭面前,人類是最無助的弱者。也許時間會撫平戰爭的傷痕,但唯獨無法治癒戰爭中的人類。正如「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所說:「流下的血和淚只是戰爭的裝飾。任何地方也沒有強者,人類全都是弱者,我和你也都是弱者。」
突然又憶起高達劇場版《逆襲的夏亞》中,那首悲壯的主題曲《Beyond the time》。悲涼舒緩的電音配合著主唱深沉有力的嗓音緩緩道來:「啊,無人能夠從莫比烏斯之環中抽身而出,所有的罪惡都將反覆上演」。
這不僅是夏亞的無奈,也是高達系列背後時代的悲劇。
沒有盡頭的莫比烏斯環,反覆上演的罪惡,究竟何時才能終結消散?
主題:和平的呼喚
然而,高達系列的作品,最大的魅力,真正經久不衰的原因其實在於:即使悲劇在無盡的戰火中反覆上演,觀眾仍能感受到人們對和平的期望,仍能感受到那堅定的「反戰」思想。
即使這個時代如此殘酷——有著無盡的死傷戰爭、大人物的醜陋私慾,但是總有著一些人們,始終堅持著美好的人性,始終堅持著對和平的呼喚,並且喚起了越來越多的曾經迷失了自我的人對於和平的嚮往。
就像在《逆襲的夏亞》中,當阿克西斯隕石基地被地球引力捕獲,落向地球時,阿姆羅義無反顧地開著高達來推這塊隕石。因為這樣質量的隕石如果落到了地球上,那麼在地球上生活的人就會全都死掉!
顯然,阿姆羅當時開的高達,是完全無法阻止這顆隕石的,但是為了保護地球上的人類,他別無選擇。而阿姆羅也確實感染了迷失於戰爭的人們。
(獨自對抗隕石的阿姆羅)
正在交戰的地球聯邦MS(Mobile Suit)軍隊看見此景,立刻扔下手中的武器,徑直地奔向了隕石,儘管他們的MS在觸碰到隕石後撐不過兩分鐘機體就會爆炸,但他們仍無法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母星被毀,地球上的同胞死掉。
而目睹了這一幕的新吉翁MS軍隊,在短暫的震驚後,也奔向了隕石,他們也是從地球走向太空的啊,他們也無法割捨自己對自己母星的情感。什麼敵人,什麼利益,全都被拋在腦後。
(聯邦和吉翁一起推隕石)
地球居民與太空移民,經歷了14年的戰鬥後,在地球面臨危機的時候,終於又一次相互理解,團結在了一起。
曾經爭鬥不休的人們如今都萬眾一心,進而引發了完全反物理學的力量,最終改變了隕石的軌跡,阻止了隕石。儘管,那天守護這一切的英雄,卻再也沒有回來;但他們引發的奇蹟,卻照亮了那一天太空的光,比水晶更純潔,比更鑽石閃耀。
我相信,不僅劇內的人們會一直銘記著那一瞬間,螢幕外的觀眾也會永遠記住這一刻。
結語:
高達,一直在堅持著「反戰」,「相互理解」這個核心主題。
40年來,富野由悠季筆下的高達系列作品,既是對日本在二戰中所作所為的反思,也表達了人們反對戰爭,呼喚美好人性,渴望相互理解的願望。
高達,不僅是嚴謹的科幻作品,更是嚴肅的歷史作品;高達,也不僅僅是一部部動漫、一款款玩具、一個個熱門IP,更是對人類美好人性的呼喚,對一個相互理解的沒有戰爭的世界的期望。
最後為高達40周年獻上衷心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