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專家對新冠病毒用藥的警告,把我們熟悉的退燒消炎藥布洛芬推上了熱搜。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世衛組織發出了新的用藥建議:如果出現新冠肺炎的相關發熱、咳嗽等方面的症狀時,切勿自行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
布洛芬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如果大家不知道這個名字,那麼說起大名鼎鼎的兒童退燒藥美林,還有具有止痛作用的「芬必得」,大家一定就耳熟能詳了吧。這些藥物的主藥成分都是布洛芬。布洛芬是一種具有解熱鎮痛作用常見藥物,大家在發燒,身體疼痛,如頭痛、牙痛、痛經時,都可能會服用到這種藥物,在解熱止痛方面,布洛芬一向是相對安全的藥物,怎麼面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發熱,世衛組織要提醒大家不要自行服用布洛芬呢?
布洛芬是一個了老牌的解熱鎮痛藥物,也是一個具有抗炎作用的非甾體抗炎藥物,通過抑制身體的COX酶的生物合成,而減少前列腺素的生成以及炎症因子的釋放,從而達到解熱鎮痛抗炎的效果,在身體受到病原體感染時,產生的前列腺素在炎症反應中活性很強,它與白三烯一起誘導炎症細胞,趨化炎症介質,誘導免疫系統產生瀑布式連鎖反應。
因此,在解熱鎮痛的過程中,布洛芬還會輕度的通過抑制COX酶的合而減少前列腺素的生產,由於布洛芬的抗炎作用是通過減少前列腺素合成而達到的,因此,布洛芬的抗炎作用實際上就相當於輕度的抑制了身體的免疫反應系統,在普通炎症引起的發熱或身體疼痛緩解過程中,布洛芬對於免疫系統的輕度抑制作用是能夠在緩解症狀的同時,不加重病情的,而在新冠病毒感染的過程中,布洛芬對於身體免疫系統的影響,則可能會導致新冠病毒感染的加重。
英國學術期刊《柳葉刀》雜誌中最近的一項研究也提出了相關的假說,該假說指出,布洛芬等止痛消炎藥能夠強化身體的某種酶,從而可能會加速新冠病毒感染的病情惡化。法國衛生部部長也在上周末發出了出現新冠肺炎症狀的民眾,不要自行服用布洛芬來解熱鎮痛;無獨有偶的是,近期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名4歲的女孩Milner,在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症狀後,其爸爸給他服用布洛芬,症狀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出現的加重的情況,在服用布洛芬1小時後,小女孩的體溫升高到了39.4℃,病情出現了心率加快,身體顫抖等症狀,及時送醫進行退燒治療後,才得到了緩解。Milner的媽媽把她的情況也發到了社交媒體上,提醒更多的家長注意。
在世衛組織的警示中也提到,關於布洛芬與新冠病毒感染之間的研究還在進行當中,而也會根據研究情況給出進一步的指示,但目前為止,從相關的病例情況,以及相關國家、機構的警示信息來看,如果大家出現了新冠病毒感染的疑似症狀時,應該儘量避免服用布洛芬,以及其他具有抗炎作用的非甾體抗炎鎮痛藥物。
那麼如果出現發熱,不確定是不是新冠病毒感染,可以吃哪種退燒藥呢?首先如果條件允許,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去發熱門診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察治療是最靠譜的,而如果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世衛組織專家推薦了對乙醯氨基酚,對於這個藥物,同樣也是常見的解熱鎮痛藥,但由於它只有解熱鎮痛的作用,沒有抗炎作用,因此,如果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情況下,比布洛芬等抗炎藥物要更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