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觀賞魚病並不傳染,為什麼到最後,整缸觀賞魚都會患上呢?

2019-09-09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觀賞魚患病是一個另很多魚友比較鬱悶的問題,哪怕只有一條觀賞魚患病,我們的心裡都會七上八下的,更何況是整缸觀賞魚患病?

如果整缸觀賞魚能夠迅速玩完,那對於我們來說倒也利索,就怕它們在那裡整天半死不活的,不是今天給你來個頭洞就是明天給我們玩個腸炎,治吧,很長時間好不了,不治吧,很長時間它又死不了,這個事整的真是令我們左右為難。

最為擔心的就是整缸會傳染

這個觀賞魚整缸傳染上某種疾病真的是很可怕的,比如說我們常見的細菌感染、水霉病和白點病還有各種的大型蟲。

前天我在老鄒大叔家中的一缸金魚身上又發現了很多的魚虱子,幾乎整缸魚身上每一條都有。

據說昨天他老人家捉了一個上午,等到今天我再去看的時候,有的魚身上還是有,而且數量也是不少,這就比較讓人頭疼了,實在不行就得給它們洗鹽水澡或者敵百蟲伺候了。

像類似這樣的疾病肯定是要傳染的。

大部分疾病不是傳染所致,全部是由於我們的操作不當

但是事實上很多的觀賞魚疾病並不傳染,完全是由於我們自己的操作不當所致,不是在水溫水質上出了問題就是在投喂上發生了情況。

我們比如說內寄,按理說這個東西本來不應該是整缸觀賞魚都會患病的,一般的體內寄生蟲它也不可能輕易的離開宿主,滿山大街的出來遛彎,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在於我們的選魚不當,魚兒心理壓力過重,水質、水溫等問題所造成。

正如今天一位魚友問到了關於觀賞魚頭洞的問題,大部分資料顯示這個東西有可能是六鞭毛蟲所致,也有的說是觀賞魚的營養不均衡所導致,一般的來講在一個魚缸里,特別是七彩、燕魚之類的,極少有一缸魚全部都會患上頭洞的現象,但是萬一出現了這種情況,就一定是傳染的嗎?

一定是整缸觀賞魚的體質問題和我們在投喂上出現了較大的失誤。

再比如說蒙眼病,大部分都是在開缸初期或者長時間不換水導致的觀賞魚眼睛患病,而其中的最先患上此病的,一定是體質較虛或者眼睛受到過損傷,一般情況下,一個魚缸里出現了一條魚患上蒙眼病,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適當換水或者調理水質。

但是如果整缸的觀賞魚全部都患上蒙眼了,那基本上可以說明我們整個魚缸的水質已經徹底玩完了,而且魚兒極有可能已經是整缸開始水霉了,這也不能說就是傳染導致的,大部分都是水質問題的原因。

再比如腸炎,本來就是與魚主人的投喂有關,一般的因為腸炎患病的觀賞魚,不是特別貪吃的,就是永遠搶不上食的,長期飢餓所致,如果說能夠達到全缸觀賞魚都患上了腸炎,絕對都是魚主人在投喂上出現了大問題。

比如說突然間大量的投喂或者長期不去投喂,投喂沒有規律和魚飼料變質等等問題,這也不是觀賞魚之間的傳染所致。

再比如整缸觀賞魚全部缺氧、潰爛、紅血絲上身等等諸如此類的症狀,無一例外的都是我們在水質管理上出現了紕漏。

觀賞魚患病先查水質再查投喂問題

所以說我們如果遇到了觀賞魚患病,不管是哪種疾病,一定是先去檢查水質問題,再去考慮投喂問題或者水溫是否合適。

如果僅僅就是個別魚兒出現了一些比較輕微的問題,我們能夠通過水質和食物問題上找到原因的,那也完全沒有必要去興師動眾的,立刻在整個魚缸里捉魚,攪得魚缸里全部都是烏煙瘴氣,本來沒有病的,也被我們給嚇出病來了。

對於症狀輕微的,根本沒有必要就去迅速把它隔離。

換換水,升升溫,老三樣調理一下以觀後效,很多魚友治療魚病,有很多都是不分輕重緩急,直接隨便找個容器就把病魚隔離或者下藥的,結果呢,照樣會把觀賞魚給治死,即使治不死,也有可能缺氧而死,即使不缺氧而死,也會因為水質和水溫的不合適而加重病情,治來治去還是一個死。

這些都是我們在飼養觀賞魚的時候一定要去注意的,當然了,需要個別停食的,渾身上下已經白點加身的,或者白毛明顯的,對於這些特殊情況來說,我們當然是要隔離了,這些全部都要根據觀賞魚的狀態和及病情輕重來定,並沒有什麼具體可以拿來就用的操作模式。

單獨下藥還是由於整缸下藥

如果從調理水質和食物上來看,我們可以通過老三樣來進行整缸觀賞魚疾病的調理,但是假如說不是整缸觀賞魚患病較為嚴重,我們最好還是不要去整缸下藥為好。

尤其是對於一些新魚友來說,這個問題我們更應該引起重視,哪怕是我們發現了某些觀賞魚患病已經非常嚴重。

我們當然是可以把這樣的重病號單獨提出來一、兩條,進行單獨隔離、單獨下藥,即使就拿它們做藥物實驗,最終無論它們死活,我們還是能夠在心裡有個數。

一旦我們急於一時,盲目的去整缸下藥,假如說操作不當,那麼肯定是一缸魚全部廢掉了,而且有時候我們還會多種藥物投放或者持續下藥,這種下藥手法,即使觀賞魚的疾病被我們給治好了,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發生,我們自己照樣是找不到北。

所以說,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實際上最難的就是給觀賞魚治病,我們一定要仔細仔細再仔細,不要去過於性急。

症狀輕微的,能調理的,可以整缸調理,症狀稍重的,可以單獨隔離、單獨調理或者治療,只有全缸發病較為嚴重的,我們再去考慮到整缸下藥的問題,這樣子的操作模式,在保險係數上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千萬記住了,很多觀賞魚的疾病來源於我們的不正當選擇和操作,實際上傳染病並不是很多,我們要去區別對待,記住以上這些操作模式,我們治療觀賞魚疾病就會變得異常簡單。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Jk1HG0BJleJMoPM__X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