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河北旅遊
跌宕群山地,蘊藏天地大美,山河壯闊。
蒼翠森林外,東流綠水湯湯,潤澤京畿。
歷史幽微處,綿延家國記憶,厚重深遠。
農牧交錯中,富集多元文化,光華閃耀。
請橫屏欣賞
四十里長嵯(滴水崖)
這是一片隱秘的土地
群山跌宕處,紫塞出霞城
它緊鄰北京,卻深藏在燕山山脈之中,
有大美山河而少為世人所知。
這就是河北赤城。
赤城全域示意圖
起伏的山巒遍布全境,地質奇觀遍布,
儼然一座立體的地質公園。
這裡有拔地而起的40里長城雄峙天地間、
冰山樑大石嶙峋、海陀山雲霧繚繞、
「關外第一泉」寒谷溫泉四季水汽氤氳,
白河、黑河如葉脈般貫穿全境,
最終匯入密雲水庫,
成為北京重要的水源地。
滴水崖:赤壁丹霞 傲然天地
冰山樑:怪石出雲海 碧草映長空
海陀山:高巒截雲 層凌斷霧
紅河匯入白河的交匯口
這是一片厚重的土地
邊關故道 歷史烽煙
赤城南依北京、北臨內蒙古高原,
處於中國地理歷史上最重要的農牧交錯帶上,
是京城北部重要的屏障。
長城延綿,串聯起密布的烽燧、敵樓、城堡。
今天,赤城的山川溝壑之間仍存留著
679里的長城、852 座烽燧、22個屯兵堡壘,
殘牆斷壁傲然屹立,
構成一幅幅真實、雄闊的邊關畫卷。
長城:一壁邊牆 巍然屹立
曾經,29000餘名將士在這裡扣弦北望,
抵禦北方游牧民族鐵騎、守衛京畿。
自最早的燕國長城算起,這裡 2000 餘年來
演繹過無數精忠報國的熱血傳奇。
遙想曾經的金戈鐵馬、鐵血往事,
這座邊塞重鎮的熱血忠魂令人高山仰止。
大地棋局:俯瞰君子堡
獨石口一帶長城
長伸地堡:據守要衝 秀峰屏立
這是一片絢爛的土地
邊塞長風 淳樸鄉韻
地處中原通往草原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
這裡彙集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聚合,
從山戎,到鮮卑、契丹、蒙古等遊牧文化,
數千年時光中,多民族融合來來往往,
南北方文化融合演進、和諧共存。
家國、征戰、互市、邊塞、鄉土……
多元元素匯聚,演繹獨特風情。
深藏不露護國寺
玲瓏古塔 古意盎然
龍門崖:朔方屏障
這是一片淳樸的土地
人文傳承 風物塞北
今天,赤城依舊保有淳樸鄉韻,滋味厚重。
從古老村落到現代的城市,人們臉上
充溢著發自心底的微笑,熱情而溫暖。
農人忙碌在祖祖輩輩耕作的土地上,
從平闊農田到山間林地,
這裡出產燕麥、土豆、 蘑菇等
純凈自然的農產品。
這是中國北方最為典型的鄉村,
風貌古樸、令人親近,
山水之間、松竹之下,
荷鋤戴月、把酒桑麻,
古老的田園牧歌式的景象比比皆是。
在飛速發展的今天,
這裡依舊是一處凈土。
遊人至此,
自然而然地能感受到坦然、安心。
揚場:最富動感和浪漫色彩的農活
田園牧歌 山水赤城
這是一片綠色的土地
京畿水源地 首都後花園
赤城地處燕山余脈,群山起伏,
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 40 年來,
大面積植樹造林和涵養水土,
使得赤城的森林覆蓋率達到63.87%,
遍山蔥鬱、綠水含波、山川秀美。
在今天,它是
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
水源、森林、空氣
是赤城最具吸引力的生態名片,
共同造就了名副其實的「北京後花園」。
雲州水庫:龍門高崖含綠水
水草豐美 牛羊滿谷
古老的赤城,
在2000餘年的歷史時光中,
戍邊將士枕戈待旦、佑護京畿和中原,
今天,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
佑護京津冀的新的長城。
邊牆四季
時光荏苒,赤城的土地上,
過去和今天在這裡相遇,
遊牧和農耕在這裡融會,
自然和文化在這裡共生,
青山和綠水在這裡交織,
淳樸和現代在這裡和諧,
隱秘和大美在這裡並存……
赤誠之地,赤子之心,綿延千年。
這裡,是河北赤城。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河北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