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某資產管理公司申請貸款,被告知需繳費接受「入戶審核」,隨即又遇到了一味吃拿卡要的「審核員」……申請人為了通過審核,忍氣吞聲,雙手奉上財物,沒想到最終還是審核失敗……
是申請人運氣不好資質不夠嗎?日前,河北區警方在工作中發現了該資產管理公司的違法行為,進而揭穿了一個新型騙局。申請貸款,遇到不靠譜「審核員」
「您好,您的入戶審查評分不足,貸款未能核准。」接到某資產管理公司拒絕貸款的電話通知,李先生非常意外。
李先生開了家小工廠。去年,工廠訂單減少,流動資金緊張。為了維持日常經營,李先生決定貸款。因為擔心落入「套路貸」陷阱,他在網上做了一番「功課」,選定了幾家公司,逐一實地考察。
去年8月,李先生來到其中一家資產管理公司。該公司位於河北區的一棟寫字樓內,裝修風格簡單明快。前台的接待小姐得知李先生的來意後,熱情地將他請進了接待室。
片刻之後,一名身著正裝的年輕女士來到李先生面前。她拿著一個文件夾,自稱姓陳,是公司的業務主管。陳主管非常專業地詢問了李先生的需求和個人情況,向他介紹了公司的有關業務。李先生聽得連連點頭,決定就在這家公司貸款。
這時,陳主管話鋒一轉,說:「我們是專業正規的資產管理公司,沒有開設無抵押貸款業務,所以,我們需要審核您的貸款資質,確保您有還款能力。」李先生聽了越發覺得這家公司「正規、靠譜」,馬上同意了。
接下來,李先生在業務主管的引導下,簽署了一份《入戶審核通知單》,繳納了1500元「入戶費」。隨後,陳主管打開筆記本電腦,進行了一番查詢,稱目前只有一位入戶調查員空閒,如果要選擇其他人,恐怕要等兩個月。李先生著急用錢,當即表示就請這位調查員入戶審核。
很快,入戶調查員黃某出現了。和陳主管的職業化裝扮不同,黃某非但沒著正裝,手裡還夾著煙,面相也不甚和善。前往工廠的途中,黃某給李先生「普及」了不少貸款業務中的「貓膩」,言外之意是:討好審核員比實際有多少資產更重要!李先生會意,按照黃某的要求,給他的車加了一次油,買了兩條煙。黃某接過煙,掂了掂說:「就兩條煙不好辦啊,到時候貸款批不下來可別怪我。」李先生無奈,又笑著將隨身攜帶的兩千元現金塞到了他的手中。
黃某來到李先生的工廠,只是簡單地看了看,挑了幾處「刺兒」,但沒說不行。李先生鬆了一口氣,以為黃某能把審核報告寫得好看點兒,幫他通過審核,沒想到最終落得一個「評分不足」。貸款失敗,原來背後另有隱情
申請貸款失敗,李先生以為自己資質不夠。可是,今年1月,一個突然打來的電話讓他得知了此事背後的隱情……打電話的是公安河北分局刑事偵查支隊二大隊民警。他說,李先生是一起涉惡案件的受害人,請其配合調查。
涉惡案件?受害人?李先生一頭霧水。他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來到公安河北分局,發現民警所指的「涉惡團伙」正是之前那家資產管理公司。
原來,去年12月,這家公司的負責人楊某因涉嫌搶劫罪被公安河北分局抓獲,而這起搶劫案又牽扯到一個「套路貸」涉黑團伙。「套路貸」案告破後,搶劫案浮出了水面,楊某等六人落網。
民警在審理楊某等六人案件期間,發現其經營的資產管理公司存在問題:該公司沒有貸款資質,成立一年多隻放出了幾筆貸款,每筆數千元,其餘收入大多是「諮詢費」、「入戶費」。而民警進入公司辦公地點調查時,這裡已人去樓空。根據現場遺留的資料,民警聯繫到了李先生等受害人。而和李先生一樣,在接到民警的電話前,大多數受害人都沒意識到被騙了。在詢問了多位受害人之後,民警注意到,該團伙分工明確:「業務主管」負責騙客戶繳納「入戶費」,「入戶調查員」一路威逼利誘,迫使客戶向其「行賄」。有些受害人沒有給「調查員」好處,被其狠狠威脅。
目前,民警已查到受害人三十餘名,他們被騙、被勒索多則萬餘元,少則數千元。其中,有兩人成功地貸到了數千元,但一人遭到了討債者上門刷漆、堵門,還款金額遠超本金。而還有些受害人遭遇了和李先生不一樣的「套路」。「套路」多多,涉惡團伙17人落網
去年,某公司老闆朱先生到這家資產管理公司貸款。和李先生不同,說明情況後,「業務主管」沒有要求他繳納「入戶費」,而是說他的公司前景好,可以走銀行貸款渠道,建議他購買公司的「代包裝」服務,幫他將公司「包裝」到最符合銀行放貸的標準,並提供一套接受銀行審核的「話術」。朱先生接受了該方案,繳納了第一期「包裝費」三萬元。
之後,該公司安排「調查員」、「業務員」等上門:一方面給朱先生的公司提意見,一方面教他應對銀行的「電話審核」。其間,他們以各種理由索要「諮詢費」10萬元。
很快,「電話審核」開始了。朱先生將公司傳授的「話術」牢記於心,但還是被三言兩語問倒了。最後,他接到了銀行「審核未能通過」的通知,而公司有言在先,無論通過與否,前面交的費用一概不退。
「這銀行的問題太『超綱』,沒法兒招架啊……」朱先生苦笑著自嘲。而直到民警打來電話,他才知道,根本沒有所謂的銀行「電話審核」,這一切都是騙子的圈套。
在固定了該涉惡團伙的人員信息及犯罪證據之後,辦案民警對相關嫌疑人展開了追蹤調查。今年3月,該團伙7名骨幹成員落網;7月底,又有4名團伙成員被抓獲。 目前,警方已核實涉案金額30餘萬元。楊某等17名嫌疑人分別以詐騙罪、敲詐勒索罪、搶劫罪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