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坎城新寵,片場發瘋,人戲不分還是狂耍大牌?

2021-01-14   伊姐看電影

原標題:90後坎城新寵,片場發瘋,人戲不分還是狂耍大牌?

了解 伊姐本人最新動態、參與線下活動

加伊姐微信: eemoviekf04(不閒聊)

你如此特別,我又怎會失望

每天上午9 :30,伊姐在這等你

文 | 伊姐(周桂伊) 杉姐

最近,《我就是演員》迎來了「滄海遺珠」女演員李夢。

她的標籤一個是「文藝女神」,另一個是「比較難搞」。

李夢在節目中挑戰了《一代宗師》中的女主宮二。

宮二這個角色難度很大,她是北方八卦掌宗師的獨生女,被父親和叔父視若掌上明珠,從小看著父親跟人交手,「聽得最多的是骨頭碎的聲音」。

這種驕傲、倔強、硬氣、隱忍的女性角色是中國影視作品中極為少見的, 章子憑藉這個角色一口氣捧回12座影后獎盃,成為華語電影史上難以逾越的一座豐碑。

李夢敢挑戰,肯定也是有那麼幾絲志在必得的心態。

李夢和郭品超對戲時,非常自信,郭品超這位前輩在他面前都成了「一張白紙」 。

(郭品超說李夢像是他的老師或班主任)

戲演完了,導師們不是想像中的商業好評,張紀中率先問了一個問題:「我聽說這個人比較難搞,尤其是《白鹿原》把你換掉了。」

張紀中其實說得含蓄了,因為實際情況是,李夢被《白鹿原》換了兩次,具體後文會說到。

面對張紀中的提問,李夢剛開始還努力掩飾:「實話實說,我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換掉我

李誠儒沒有客氣,一針見血地點出問題:

「那要是不把製片方給弄翻了,把劇組給弄翻了,誰輕易換演員。」

李夢沉默半晌後說:「我覺得我是一個性格有缺陷的人

隨後她淚灑現場,表示十年了,不再覺得那個答案重要。

但是,「我這一生都不會演《白鹿原》了,真的。」

在一旁的搭檔張頌文看到這一幕,忍不住想為她解釋,講了一個片場小故事。

拍《隱秘的角落》時,有一場戲是李夢和張頌文以及弟弟坐在飯桌前談話,拍攝期間,李夢忽然臨場發揮:一邊拿起蘋果削皮,一邊說台詞。

細膩又有生活氣息,導演對這段戲非常滿意,馬上就安排從其他角度再拍一次。

於是,李夢又找道具老師要了一個蘋果準備開拍。

但問題來了,當道具老師把蘋果遞到她手上的時候,李夢說: 「我要剛才那個蘋果

道具老師翻遍了所有蘋果也沒找到一樣的,最後只能深夜12點往外跑。

導演這個時候,直接就在片場沖道具發脾氣了。

講到這裡,大家都很驚訝。

雖然張頌文的意思是想告訴大家,李夢是一個很認真的演員。

然而郝蕾的評論一陣見血: 「沒有兩個一樣的蘋果,我覺得你的重點放錯了」「認真絕不是跟蘋果較勁」。

張紀中也非常來氣地說了一句:「像這樣的演員的話,我是不會用的

李夢家境不錯,出生於湖南,1歲時,母親把她丟給爺爺奶奶去上海,3歲時,舉家遷往深圳。

因為父母工作繁忙,李夢總是有大量獨處的時間。

11歲時,李夢被父母送去加拿大上學,她身上掛著一個牌子「無人陪伴兒童」。

她寄宿在蒙特婁的一戶人家,每天兩點一線,沒有朋友, 記憶中,蒙特婁的唯一色彩就是《亂世佳人》。

那是她第一次看到《亂世佳人》,她感嘆世界上居然有這麼好的東西,直到現在都還要每年重溫一次。

最重要的是,她一眼愛上了費雯麗,到現在微博的頭像都是費雯麗的童年照片。

因為迷戀費雯麗,她高三沒念完,就偷跑去考了北京電影學院。

考試那天的教室里,剛好掛著費雯麗的海報,她覺得冥冥之中是一種安排,人生軌跡,也因此而改變。

大一那年,她在機場洗手間遇到《白鹿原》製片人。

之後,網上熱傳李夢是被原著作者陳忠實欽點的女二號白靈。

她去陝西學方言、像農民一樣生活,她做了很多功課,但電影出來後,李夢的鏡頭被刪光了。

但大銀幕不會忘記她,這一次來找她的是賈樟柯。

李夢飾演了《天註定》中的風塵女蓮蓉。

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她和少年在車中躲雨,少年表白「我好中意你」,她的表情平淡如水:「你知道我有一個3歲的孩子嗎,你知道以後還中意我嗎?」

這個角色很難拿捏,既要有小姐的嬌媚、少女的清純,又要有母親的厚重。

李夢抓住了機會,電影入圍坎城,她成為首位踏上國際紅毯的90後內地女演員。

這一次的榮耀,給李夢陸續帶來《解救吾先生》《萬物生長》《少年巴比倫》這樣的資源,即便不是女主,也是煜煜生輝的新星。

然而,最讓她驚喜的是五年之後,她又有再次出演白靈的機會。

李夢激動地在微博寫道:「我始終認為我和白靈冥冥之中是有某種牽連的,我愛她的純真、無畏和蔑視權威的反叛精神。時隔5年再度詮釋這個角色,我很激動,終於可以把這個白鹿原上的精靈呈現給觀眾了!」

電視劇版《白鹿原》,李夢被欽點,定妝照拍了,發布會也去了。

但進組兩個月拍了40多場戲後,李夢又被換角。

也就是說,李夢被電影版《白鹿原》、劇版《白鹿原》兩次換角過。

值得一提的是,《白鹿原》被刪戲、被換角不是李夢演藝生涯中的唯一。

  • 在《邪不壓正》中,李夢被刪成人肉背景板,只剩三四個匆匆而過的恍惚鏡頭;
  • 《地球最後的夜晚》中,李夢原是六大主演之一,上映時卻消失不見;
  • 台劇《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中,李夢再次被刪掉所有戲份......

2018年,台灣導演張作驥執導新片《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首次啟用的內地演員就是李夢。

這是一部雙女主的戲,李夢的角色很有分量,但電影上映她被刪減大量已經拍攝好的鏡頭。

導演對此的解釋是:李夢第一次來台灣拍戲,工作很不適應。

但同組女演員呂雪鳳卻爆料:

「開拍時機器、燈光都在曬太陽等她,她為了一撮頭髮摸了15分鐘,那時候很討厭她。」

網上有一段《老腔》拍片現場的視頻。

在所有人都等她開工的情況下遲到了兩個多小時,到了之後又不肯換服裝,和工作人員「撒潑」。

李夢剛掙脫開劇組人員的手,嚷嚷著:「你再拉我試試!你再拉試試!」

視頻中的畫外音還能聽到其他劇組人員的抱怨:「這人是不是有毛病?」

一位工作人員說:李夢你怎麼又滿世界喊什麼呀一天天,哪兒你想加就加,你想去就去,這都準備好了。

導演禁不住她大鬧,最終妥協:「這不都加上去了嘛」,可李夢還是不依不饒。

最後,在電影發布會上,導演高峰迴憶起和李夢的合作,淚灑現場,說她「多次失聯,藝德有問題」。

網上還有一段李夢做頭髮的視頻,她躺在床上,造型師一會兒跪著一會兒蹲著,而她時不時地聞著桂花。

有人說,李夢這樣的人,是真正的藝術家,而藝術家,市場就該給予更多寬容。

這話只說對了一半。

我承認李夢這樣的演員並不少見,生了一副老天爺賞飯吃的好皮囊,而且有著難得的文藝片導演特別喜歡的孤獨、清冷、夢幻氣質,這也是她出道,就一直和王全安等大導演合作的原因。

某個意義,她身上有一部分特質是很適合當演員的,就是那種難以自持的感性,有點癲狂的情緒感,以及現實與戲不分的夢幻感。

但是,所有頂級的演員都不可能靠「肆意妄為」成就。表演,本身是一個精準地拿捏,是需要不斷實踐的手藝,也是被導演、劇本、燈光等共同成就的工種。

梁朝偉夠天賦型了吧?王家衛說,「我從來不要求他在我面前像在劉嘉玲面前這麼苦,他只要哭到觀眾可以信任,就足夠了。 表演,不是沒有任何隱私的暴露癖。

而且,劇組也是一個職場,電影也好電視劇也好,是集體工作的結晶,這就考驗作為演員,除了本職專業性之外的,社會兼容性。

而社會兼容性,涉及的同理心,集體精神,說白了,太呼喚人品和德行了。

張柏芝在出道之初被稱為小林青霞,張曼玉的接班人,章子怡都給她配過戲。

處女作就拍了《喜劇之王》,23歲憑藉全素顏形象的《忘不了》拿下金像獎影后,正處於低迷期的香港電影把張柏芝看作是香港電影的希望。

顏值、能力、資源、她樣樣都有,到現在就是成了爛片之王,是因為對這個行業沒有敬畏心。

劉德華曾在節目中說,有一次他高空威亞吊下來,結果下面和他搭戲的女明星還在打電話討論買包的事情。這個人就是張柏芝。

鄭佩佩也在採訪中暗指張柏芝不敬業。

相反的例子,我其實想說說楊冪。

從《仙劍》開始,楊冪站在一線頂流位置已經10年有餘。

有人說她演什麼什麼爛,在大眾眼裡,她也絕算不上有天賦,會演戲的那一類。

楊冪拍第一部戲時才4歲,她是在片場混大的孩子,明白片場的規矩,業內的操行。

拍《小時代》時,郭敬明在日記中寫道:

楊冪新婚第二天,就從國外的結婚地飛回上海,下飛機直奔拍攝現場,演出了一場非常考驗演技的情緒重場戲,並奉獻出了一場充滿爆發力的精彩演,當時的楊冪,還在孕期。郭敬明說:「楊冪是我見過最敬業、最酷的孕婦。

不僅如此,連代言廣告,她都相當敬業。

在《真正男子漢》中,工作人員拿著VIVO手機到她面前時,楊冪立馬拒絕:「我不能跟別的手機同框,因為我代言了OPPO

然後當天其他嘉賓都在用手機給家人打電話時,只有楊冪一個人在用座機。

楊冪不是一個優秀的女演員,但她在職業化路上走得穩,靠的是敬業和態度。

劉德華也不是一出道就是影帝和好演員,說天賦,很多人都要吊打他,紅到今天,因為用「笨」的方式刻苦用心做下去。

拍《墨攻》時,從5層樓高的城樓凌空飛下,當場墜地左腳撞傷骨裂,但他卻說:「來,再拍。」

直到第二天忍著痛吊完一天鋼絲後,劉德華才告訴工作人員:「我想,我應該去看一下醫生。」

拍《失孤》零片酬,去沙漠暴曬7天,堅持真被打耳光,十幾個連著打。

在泰國拍廣告墜馬,住院兩個月,出院就拄著拐杖去給電影做宣傳。

劉德華自己說過:「行內都知道我從來沒說過自己是天才,只是我認為要做的事情,就死命去做

這個行業的常青樹,最後成在哪?

一定成在做事和做人。

11歲愛上費雯麗的李夢大概沒明白,好演員頭頂的光環到底是什麼。

演員說到底就是一種職業,你的夢幻和感性,只是包含在其中的一部分職業訴求,但遠遠不是全部。

天賦和信念能敲開門,能走多遠,靠藝德,人品,心態。

希望每個有天賦的人,不要浪費上帝饋贈,不要浪費自己的天賦,畢竟,命運所贈,真的都標註價格,最後買單的人,只有自己。

伊姐觀影團

伊姐觀影團將於1月17日13:00,在長楹天街盧米埃影城組織高口碑進口電影《指揮家》超前觀影。

這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女性勵志電影。

也是一部真實的女性職場奮鬥史。

講述上世紀二十年代,出身社會底層,卻熱愛音樂的安東尼婭‧布⾥克,如何打破偏見,突出重圍,撞破職場「天花板」,成為史上第一位女性指揮家。

當愛情和夢想「狹路相逢」,她如何毅然決然飛向夢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指揮出人生最好的篇章。

在每個女性幾乎都面對「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的現在,這個女性勵志故事,依然可以成為我們的光,照亮我們接下來的路。

掃碼進群,我們一起看有生命力的女性如何逆襲。

掃下方 二維碼

註明 加入伊姐觀影團,

已經在觀影群內的就不用加啦!

微信訂閱號總是莫名其妙改版

為了避免我們一不小心 錯過彼此

大家記得把「伊姐看電影」設置為星標 關注

只需要五秒鐘哦~~

先點擊任意一篇文章標題下的藍色字「伊姐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