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道 俄羅斯《獨立報》4日發表社論稱,中美俄三國的主權利益是新世界秩序的根基,新的國際關係架構將由此構建。社論編譯如下:
近幾十年來,新的國際秩序已成為最經常探討的話題。經濟民族主義動機成為當代國際關係格局形成當中的決定性因素。它還給國內政治的優先方向定調,主要是創造工作崗位,尤其是在本國領土上。
這也為諸如世貿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眾多國際條約架構的日益解體埋下伏筆。
美國人深知,雙邊談判最能凸顯自身實力以達到目的。他們逐步從先前簽署的所有協議中抽身。先是跟韓國,而後與加拿大和墨西哥,今後或將輪到日本和歐盟。與此同時,華盛頓將20世紀的經濟及貿易政策工具利用到極致,如關稅、制裁等。在價值鏈條已然全球化的時代,這看上去落後、老派得可怕。放眼美國的主要經貿夥伴,沒有比華盛頓更決絕者。
將國內政治的議題重點變作替經濟民族主義張目的辯詞,導致那些對全球化、自由化、寬容等理念持質疑態度的政治派別的影響力持續增長,而上述信條恰恰是冷戰後的全球思想體系之根基。我們還發現,對經濟民族主義的捍衛催生出對另類風格政治家的需求,他們與上世紀90年代以及本世紀初活躍於政壇者截然不同。
在歐洲以及其他各大洲,很多國家對於「主權」概念不太敏感。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這已經成為常態,它們學會了聽命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兩大金融機構則使上述國家推行「華盛頓共識」框架內的具體經濟、金融措施。
新的國際秩序理當有新的形成範式,因為諸如美國、中國、俄羅斯這樣的國家,無法將自身的大部分主權讓渡給多邊協定以及國際組織。
這才是真正的新現實,與兩極世界坍塌、多極世界尚未形成的年代並不一樣。
倘若特朗普連任,那麼由美國、中國和俄羅斯所組成的「大三駕馬車」,很可能會圍繞新的國際關係架構之基礎達成一致。
來源:參考消息網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