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7、炎帝神農氏在這裡設壇祭天得名的神農山5A景區

2020-03-12     雲台陳廣明

【11/3】1、從千年古縣沁陽上太行

沁陽為中國首批「千年古縣」,[1]自古為豫西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素有「覃懷古郡,河朔名邦,商隱故里,樂聖之鄉」的美譽。夏為覃懷首邑,商屬京畿重地,周稱野王邑,漢為野王縣,隋改河內縣,明清為懷慶府所在地。擁有有天寧寺三聖塔、清真北大寺、堯廟、堯泉、戰國墓、太平軍北伐指揮部舊址和紫金頂旅遊勝地。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

【11/3】2、千年古縣沁陽的世界歷史文化名人朱載堉

1536年,朱載堉出生於河南省懷慶府河內縣,是明太祖九世孫,鄭藩第六代世子。朱載堉深受父親鄭恭王修德講學、布衣蔬食、能書能文、折節下士的影響,自幼儉樸敦本,聰穎好學。早年即從外舅祖何瑭學習天文、算術等學問,因不平其父獲罪被關,築室獨處十九年,直到1567年,其父被赦免,他才願意入宮。

1591年,鄭王朱厚烷去世,作為長子的朱載堉本該繼承王位,他卻七疏讓國,辭爵歸里,潛心著書。在漠落坎坷19年的漫長歲月里,朱載堉拜結賢哲,出入俗理,以追逐日月的精神,專心攻讀音律、歷算,並開拓了邊緣學科的廣闊領域。

朱載堉越祖規,破故習,注重實踐和實驗,一生刻苦求真,嘔心瀝血,共完成《樂律全書》、《律呂正論》、《律呂質疑辨惑》、《嘉量算經》、《律呂精義》、《律歷融通》、《算學新說》、《瑟譜》等。載堉的成就震撼世界,中外學者尊崇他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聖人」。因此,朱載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11/3】3、千年古縣沁陽的朱載堉廣場

沁陽市古稱覃懷,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曾養育了李商隱、朱載堉、許衡、何塘、衛華存、宋學義等古今聖賢英傑。為紀念先賢,傳承光大,沁陽市政府將他們的雕像立於朱載堉廣場。

【11/3】4、千年古縣沁陽的朱載堉音樂廳

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峰山下的朱載堉墓、北寺街旁的鄭藩樂府,沁陽市相關方面均進行了有效保護,墓園建設了石牌坊、神道等附屬設施。尤其是鄭藩樂府,作為朱載堉紀念館所在地,內外陳設包括四個展室均搜集整理了大量實物,別具匠心,讓人看後印象深刻。

同時,沁陽市的文藝場館建設方面,也專門選取了朱載堉的文化符號,突出展示了「朱載堉音樂廳」的名稱。

【11/3】5、千年古縣沁陽西萬鎮的西萬村

西萬鎮北依巍巍太行山,南鄰綿綿沁河水。西萬鎮總面積36.7平方公里,3.6萬口人。鎮區地下水資源充足,礦藏豐富,已探明蘊藏著鋁土、石英石、焦寶石等十多種礦物質,特別是焦寶石礦,品位高,儲量大,位居中國之首。

鎮人民政府駐西萬村,故名。清屬利上鄉三圖。中華民國24年(1935)為第四區,後改為第二區。1955年9月廢區,置西萬中心鄉。次年廢中心鄉,置西萬鄉。1958年8月廢鄉,置西萬人民公社,11月將水北關、山王莊、常平三個公社併入。,1961年又將上述三個公社析出。1983年12月廢公社,置西萬鄉。1988年8月11日廢鄉,置西萬鎮。

【11/3】6、千年古縣沁陽的邗國故城

邗國故城,位於沁陽市西北,以北垣保留最完整,發現有相關的遺存與墓葬,商周時期最有影響是目前焦作市最值得試目以待的古城。

【11/3】7、炎帝神農氏在這裡設壇祭天得名的神農山5A景區

神農山是國家AAAAA級風景旅遊區,位於河南省沁陽市紫陵鎮趙寨村,與晉城市山河鎮狄河村交界,神農山風景名勝區面積102平方公里。傳說,炎帝神農氏在這裡辨五穀、嘗百草、設壇祭天,故而得名神農山。

神農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基金組織A級優先保護區、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中國攝影家協會創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中國城市第一媒體旅遊聯盟舉辦「首屆中國旅遊品牌景區」總評榜當選「2011年中國最具實力景區」。

景區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區136個景點。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三大天門較泰山早154年。這裡曾是炎帝神農辨百穀,嘗百草,登壇祭天的聖地。也是道教創始人老子築爐煉丹、成道仙升之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9VGy3ABjYh_GJGVCFK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