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理上了熱搜。
起因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嚴重,於是重慶委託有關企業從海外採購了一批口罩,其中包括幫助湖北黃石代買的口罩。但就在物資到達雲南大理時,大理市給出了一份《應急處置徵用通知書》,然後就把物資截留自行徵用了。
事件在網上曝出後,迅速引發大批網友的關注。「大理,你『欠理』了」,多家中央媒體都對大理提出了批評。
正當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大理的行為可以理解,但難免過分。
事後,大理迅速道歉,並進行了賠償。
拋去這件事不提,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大理就是理想的遠方。蒼山洱海,風花雪月,大理有著自然最樸素、最原汁原味的美好。
今天,不帶你們去蒼山洱海,而是去一個東臨洱海,西枕蒼山的悠悠古鎮——喜洲。
猶記得,老舍先生曾在《滇行短記》中如此描述:喜洲鎮卻是個奇蹟,想不起在國內什麼偏僻的地方,見過這麼體面的市鎮……進到鎮里,仿佛是到了英國的劍橋,街旁到處流著活水……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高山。山水之間有這樣一個鎮市,真是世外桃源啊!
他說,喜洲是奇蹟。
喜洲自然是個奇蹟。眾所周知,大理是白族自治州。
白族是我國第15大少數民族,經濟以農業為主,手工業、商業發達,還有著燦爛的歷史和文化。
而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城鎮,作為大理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喜洲早在六詔與河蠻並存時就已是白族聚居之地。這裡有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築群。
俄國著名劇作家果戈里曾經說過:「當詩歌和傳說都緘默的時候,只有建築在說話」。老的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是時代的縮影,是光影的藝術,也是不能忘卻的紀念。
在喜洲,你可以自由探索鮮活的白族文化。
這個位於大理市北部的小鎮,面積不到200平方公里,卻充滿了寧靜、安詳的意味。青瓦白牆、雕樑畫棟、彎曲小巷……你很少能在一個地方獲得如此隨性、舒服的體驗。
只慢慢走,慢慢看,就夠了。
由東安門踏入古鎮,你仿佛進入了一個水墨畫中的世界。
徘徊在青石板和鵝卵石鋪成的巷道之間,有一種穿越到千年之前歷史的滄桑感。深深地吸上一口古鎮的空氣,甜美清新,還帶著塵俗的味道。
據統計,喜洲目前現存明、清、民國時期較完整的民居101座,再加上現代承襲白族傳統形式的民居,一共差不多1500多座。
這些古建築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古鎮里,形成了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
白族民居建築很有自己的特點,從布局上來看大多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庭院格局。還有些是一向一坊、一向二坊、走馬轉角樓等深宅大院的形式。
即使從外面看上去,也能感受到主人家的富貴。
細細看來,這些民居雕樑畫棟、斗拱重疊。尤其是門樓、照壁、山牆都採用了非常繁複的裝飾,青瓦白牆之間,鮮明濃郁的白族特色盡顯無疑。
你真的不得不佩服白族人民的建築才華和藝術創造力。他們大概已經把自己的家當做一首精妙的詩去創作了,才能在最開始的門楣就耗費如此之大的氣力。
在有限的院落空間內,喜洲的人們更是精益求精,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發揮的角落。
抬首仰望,兩堵牆將淺藍色的蒼穹切割成了一條長方形,幾縷不知從何處拉過來的天線破壞了這裡的滄桑感。溫軟的陽光斜斜地灑在牆上,你只覺得整顆心都變得熨帖起來。
這邊,不知誰家門口停了一輛仿佛是上個世紀的笨重自行車。
後面硃紅色的雕花木門在陽光的沖洗下,變得鮮艷而飽滿,就像是剛剛被刷上漆一般。
這家的外牆上則畫上了青翠欲滴的荷葉與蓮蓬,這種獨特的生活情趣,能讓路過的人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可賞。
一家扎染店,為了招徠客人,把扎染作品直接掛在了店外的牆上。
白族的扎染藝術品是由手工針縫扎,用植物染料反覆染制而成,不僅色彩鮮艷,而且永不褪色。掛在牆上,就像走過一個藝術畫展示長廊一樣,讓人目不暇接。
眾多民居建築中,最不能錯過的一座,叫做嚴家大院。
山西有喬家大院,喜洲有嚴家大院。既然能被叫做大院,那麼這座建築一定不同凡響。嚴家大院的嚴家,是喜洲四大家族之一。鼎盛時期的資產摺合人民幣,多達五六十億,堪稱雲南首富。
嚴家大院位於喜洲古鎮最繁華的四方街富春里1號,是喜洲規模最大,同時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白族建築。整個大院占地2478平方米,很是氣派。
建築典雅大方,絲毫不見商人會有的粗鄙淺陋。
可惜,民國後期嚴家走向衰敗,後人也大多去了海外,只剩下了這座輝煌的宅子,讓人唏噓。
既是古鎮,肯定少不了一汪寧靜的湖。
天色晴好的時候,湖水宛如一面鏡子。將湖上的長橋、岸邊的垂柳倒映其中。看久了,你幾乎分不清哪個是真實世界了。
湖中有一些看上去已經被廢棄很久的木舟,不知是何原因,竟形成了特殊的一景。
水中隱隱可見彩色的小魚歡騰地游來游去,水邊一座艷麗的戲台亭亭玉立。飛檐翹角,精緻非凡。
看看這裡,像不像是江南的某個園林?小橋流水、亭台樓閣,眼前的一樹一木,就像是一幅構圖嚴謹、元素豐富的大師之作。
該有一古裝女子,施施然出現在這畫面正中才對。
最後,還得提一下喜洲粑粑。
作為喜洲的特色小吃,不嘗一嘗喜洲粑粑,可不能算是真正來過喜洲。阿姨用麥面揉成餅,再用上下兩層炭火慢慢烤香。隔著很遠,都能讓人食指大動、垂涎欲滴。
喜洲粑粑的口味有甜、咸兩種,趁熱咬上一口,外皮香酥、內在綿軟,口感十分豐富,回味也很特別。
走完喜洲,看到繁華之後終歸寧靜的小鎮,思緒萬千。古鎮存在的意義,可能有千條萬條,但我覺得,最重要的莫過於,它讓我們零距離地觸碰到了歷史,感受到了先人們了不起的智慧。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帳號、TOP MEDIA計劃百佳企鵝號、CFP/攜程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知名旅遊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秒拍達人、微博旅行視頻博主、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8KfQnAB3uTiws8KSLX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