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區強灣鄉:環境整治按下鄉村振興「加速鍵」

2020-03-20     白銀區發布

  改善城鄉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3月初,強灣鄉吹響了城鄉環境專項治理衝鋒號,在原有整治基礎上來了一次「大決戰」,7個行政村和新村社區全面鋪開、全民參與,一起清垃圾、拆殘垣、除雜草、凈河道集中整治農村環境髒亂差問題,掀起了全民關心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村莊清潔行動的熱潮。如今,全鄉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鄉村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村莊環境整潔有序,群眾居住水平和幸福感不斷提升。一個個村莊悄然向生態宜居、產業興旺、鄉風文明蛻變,一幅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因地制宜,打造人居環境整治新模式

  改善農村環境是一場持久戰,既要全力而為,更要因地制宜。強灣鄉各村、社區立足自然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水平等基礎條件,選好主攻方向,合理確定治理方案、行動目標、整治標準和重點任務。成立了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建立三級網格化責任制,通過召開專題會、推進會等精心安排部署,落實各級責任,明確了「因地制宜,分類施措;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工作思路,按照「一拆二綠三硬四改五提升」的措施,以村為單位組織動員村民自覺行動、廣泛參與,共建美麗宜居新家園。

  「改善農村居住環境真得為我們農民著想,現在收入增加了,過上了好日子,再把生活環境弄好了,讓子孫後代都能有一個好環境。」強灣村村民強有雷一說起城鄉環境專項整治工作分外高興。

  強灣鄉開展「四抓四促」城鄉環境專項整治行動以來,共出動人員5302餘人次,車輛、大型機械808台次,清理生活、生產垃圾、拆除後建築垃圾及農戶庭院內及房前屋後等亂堆亂放2961噸,同時對我鄉存在的危房、殘垣斷壁等進行拆除,其中拆除危房61處5766平米,拆除殘垣斷壁282處20381平米,填溝埋壕4處190立方,新改建設施5處408平方。

轉變觀念,群眾在環境整治中「唱主角」

  「和羅繼貴家商談好了,一會兒咱們的幹部到達後,他配合著把房前屋後收拾好。」前些天,最讓白崖子村村支書強有海高興的是又勸導一戶願意參與此次城鄉環境整治工作的人家。如何得到群眾認可自發參與到行動中來,強灣鄉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各村都相繼成立了由村支書帶頭、老黨員組成的勸導隊,他們入戶耐心講解,組織村民觀看改善人居環境宣傳片,實現群眾從「袖手看」到「動手干」觀念的轉變。如今的白崖子村,村容乾淨整潔,正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邁進。

  現在,全鄉村民的清潔衛生意識普遍提高,生活垃圾堆放有序,污水規範排放,雜物堆放整齊,家家戶戶房前屋後乾淨整潔、窗明几淨,村莊環境整潔有序,已經成為了強灣鄉農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遍地開花,催生鄉村美麗蝶變

  古香古色的本土文化、別具一格的青瓦房、滿眼綠意的微景觀、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當走進鄉坊•強灣村,許多人會被這濃濃的本土文化、風土人情所吸引。村支書楊海介紹說,改善村裡的生活環境,得到了全體村民的積極響應,大家有力出力,整治工作進展非常順利。「從溝渠邊到村裡面都變得這麼美,我真心為政府的決策點贊。」村民張大爺邊說邊豎起了大拇指。

  3月初以來,規整農戶庭院及房前屋後等亂堆亂放110 余處6085平米。強灣鄉以「一線兩路兩溝」(G341線、沿黃快速通道、白榆公路、金大溝強灣鄉段、川口村河西溝村河溝段)為重點,嚴格落實三級網格化責任制,鄉領導班子率隊、鄉幹部包村、村幹部包戶、群眾積極參與,綜合施策、建管並重,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村子的「美」體現在老百姓那一張張笑臉上。「門前屋後打掃乾淨,雜物柴火碼放整齊,村裡面變得越來越乾淨利落哩!」年近70歲的強大娘是強灣村的老住戶,身邊的這些變化,她看在眼裡,甜在心裡。

  近年來,強灣鄉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依託,打造鄉坊•強灣村、桃園•羅家灣、石村•萱帽塔......如今的強灣鄉處處是風光,入目皆清爽。

  其他村的黨支部結合村情實際,集合群眾意見,將村環境衛生治理納入了村規民約,嚴格落實「門前三包、門內達標」責任制,從思想和行為上加以制約,督促村民養成人人注重生活環境衛生、及時清理垃圾的好習慣。

  城鄉環境改善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強灣鄉將繼續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發揮優勢,補齊短板,對農村基礎設施進行提檔升級,建設富裕、美麗、繁榮、宜居、和諧的新強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o0o_XABiuFnsJQV_-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