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中寨鎮馬崖村年味十足。臘八剛過,村民們就已宰好年豬,家家戶戶的院裡掛滿了腌制的臘肉;村廣場人頭攢動,愛好書法的村民在為大家免費寫春聯;不少村民開始準備過年用的油餜餜、麻辣扣肉等點心和菜品。
1月14日,在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中寨鎮馬崖村村廣場,19歲的村民高葉順(右)為鄉親寫春聯。新華社記者王朋攝
村民趙鎖丁一家正在製作麻辣扣肉。只見灶台下炭火燒得正旺,灶台上四層籠屜熱氣騰騰,一股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令人垂涎。
「過去只能在婚宴上吃到的佳肴,現在已是家常菜品。」趙鎖丁說,幾年前妻子生病臥床,家裡只能靠他種著3畝地維持,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有時幾個月見不到一丁點兒葷腥。
1月15日,在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中寨鎮馬崖村,村民趙成義(右)和愛人張懷鎖(左)展示過年吃的特色佳肴攢盤和大棒骨。新華社記者王朋攝
馬崖村位於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區,貧困發生率曾高達43%。這個被幾座大山圍住的小山村,人均耕地只有一畝多,有不少村民和趙鎖丁一樣,苦於沒有可發展的產業。
在新一輪脫貧攻堅行動中,趙鎖丁在當地政府扶持下,種起了黨參、當歸等中藥材,畝均收入六七千元。2018年,他還貸了5萬元小額貼息貸款,做起了藥材加工生意,兩年來攢下了8萬多元積蓄。
幾年時間,趙鎖丁不僅摘了「貧窮帽」,還成了村裡的脫貧「先進戶」。
生活的改善,也讓愛人藺小條變得越來越開朗。雖然身體還沒有痊癒,但她每天都會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馬上過年了,她早早備好了年貨,還幫著鄰居趙尕霞製作油餜餜。
在迎接農曆新年的眾多方式中,炸油餜餜是重頭戲,也是村裡婦女們比拼手藝的重要活動。
在趙尕霞家的廚房裡,5名家庭主婦秀起了「看家功夫」。用自家釀的蜂蜜和出來的麵糰,在她們手裡不停飛舞,平日裡夾菜的筷子也成了稱手的工具。不一會兒,普通的麵糰被捏成魚、花、貓等各種形狀,在沸騰的油鍋里翻滾一圈,金黃的油餜餜便製作完成,醉人的香味直鑽鼻孔。
男人們禁不住香味暇食起來,女人們則誇讚起了彼此的手藝。比起誇讚姐妹的手藝,趙尕霞更想誇讚村裡這幾年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就是村民的腰包更鼓了。」趙尕霞說,過去幾畝薄地「糊」不住一家人的開支,現在家家戶戶種黨參、當歸等中藥材,有不少農戶靠種植藥材買了小汽車。
1月14日,在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中寨鎮馬崖村,村民趙尕霞展示做好的油餜餜。新華社記者王朋攝
還有不少村民在山上種起了沙棘、雲杉樹苗,幾百畝荒山變成了綠水青山,更變成村裡的金山銀山。
「以前靠山吃不飽,現在靠山吃得好。」村民趙成義說,他流轉了160畝撂荒地,種起了沙棘、雲杉樹苗,年純收入超過10萬元。「僅2019年給村裡60多名貧困勞動力發放的工資,就超過20萬元。」
「出行更加方便,這是村裡的另一大變化。」趙尕霞說,這幾年,通縣區的公路和村裡硬化的水泥路打破了封閉的山村,當歸、黨參、黃芪等道地藥材走出去,讓村民們擺脫了「富裕的貧困」。
無人機拍攝的馬崖村村貌。新華社記者王朋攝
此外,全村的危房全部改建,沿著公路建起了嶄新的二層小樓,清澈的自來水通到了家家戶戶,新建的村文化廣場配齊了各類健身器材……
「現在村裡產業興了、房子新了、村貌美了,村民們增收致富的積極性越來越高。」馬崖村黨支部書記米琪剛說,截至2019年底,馬崖村有150戶634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4%。(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