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大連在行動#
大連打響新冠病毒阻擊戰以來,身處農村的廣大黨員幹部、志願者同各行各業的人們一道,紛紛挺身而出,走向抗擊疫情、保衛鄉村的最前線。也許他們的方式很「土」,但最受用。他們的方法雖笨,但也最見實效。執著於「有一份熱發一份光」的他們,成了我們身邊真實存在的「雷鋒」。
一封最牛村委會通告
勸退了九成返鄉的人
提起
莊河市仙人洞鎮馬道口
村書記、村委會主任蔣寶春
可能並沒有多少人認識
但你還記得
2月初在網上流傳的那封
被網友稱為
「最牛的」土味村委會通告嗎
大家不要覺得在家待著膩歪,反正這個年也是過呲了,乾脆一條龍,就讓正月十五元宵節也呲了吧。
這個節骨眼來探親的,都不是親戚,是猛獸,真正親戚沒有這麼乾的。
開農家院的,有外來人借遊客的名義住宿,你切記不要接待收留,不要以為這是發橫財的機會,敗到時候你有錢了卻沒有命花。
今年不一樣,活人都顧不過來了,你還有閒心去墳地轉悠麼,切記!
......
這金句頻頻的「通告」
正是出自蔣寶春之手
正月十五前,為了避免元宵節人員密集返鄉對防控疫情工作不利,蔣寶春本著「什麼形式最管用,就用什麼形式。」的原則,創新工作方法,用新穎的莊河土話方式連續寫了兩篇「告全體村民書」。結果,村委會通告因幽默的語言,接地氣兒的表達火了。
一波波宣傳效果極佳的宣傳轟炸讓馬道口村打了一場「大大的勝仗「。今年元宵節,馬道口村返鄉回來送燈的人數較往年相比,至少減少九成以上,還實現「零火情」。
大年初一,蔣寶春又爬到車頂安裝宣傳喇叭,逐張逐份列印疫情防控宣傳單。從大年三十開始,馬道口村全體黨員幹部已經開始堅守在防控第一線。
為了將宣傳效果最大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除了寫村民告知書、懸掛條幅、張貼宣傳標語外,作為黨員和村民的活動中心的紅色驛站發揮了它更大的作用。
由於紅色驛站位於村屯的交通樞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被當成宣傳點。「大喇叭」每天在那裡響起,向附近群眾播放防範新冠肺炎注意事項以及最新消息。
在全村黨員幹部的模範帶動下
馬道口村防控工作
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啟動
全村群眾積極響應
有工出工,有力出力
- 在得知缺少器械和材料後,村裡五金店的老闆主動捐助所需鐵絲、鉗子;
- 宣傳用的紅紙沒了,日雜店把壓箱底的庫存用紙全部無償捐助出來;
- 書法愛好者義務書寫疫情防控宣傳標語。
- 退伍軍人王闖在外地上班,因疫情滯留後主動請纓鎮人大代表帶著女兒一起到村裡報名,因為女兒學過護士專業,原計劃過了春節就要走上崗位實習,因為疫情滯留,於是決定在村裡「發揮作用」,有需要就上。
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役還在繼續
減少人員流動
就能有效減少疫情傳播
「疫情不退,我們不撤」
馬道口村全體黨員幹部群眾
依舊堅守在防控第一線
大連「北大門」最閃的星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
擋住了很多異鄉人回家的腳步
擋不住的是來自各行各業
逆行而出的黨員和志願者們
有一份熱,發一分光的心
為了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李官鎮的黨員、群眾積極爭當志願者,紛紛參與防控工作,成為織密築牢防控網絡的重要力量。
打虎親兄弟 上陣父子兵
張璐是李官村的一名年輕黨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早早提出申請,第一時間加入防控隊伍中,並號召自己的朋友一起為村裡捐贈食品、飲料、牛奶等物資,共計上千元。
張璐還和父親張文成組成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父女兵」,兩人共同參與李官村的卡點執勤,和村幹部一起挨家發放防疫宣傳單,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到村委會為執勤人員準備熱乎乎的午飯……李官還有很多像張璐這樣的志願者、黨員,不畏艱險,衝鋒在前,貢獻力量,扛起疫情防控的職責。
「有事打電話,隨叫隨到。」
大年初四,李官鎮疫情防控指揮部在濱海路上設置疫情防控檢查站,排查外地入連車輛和人員。
濱海路臨時檢查站需要24小時值守,但現場卻沒有動力電源,無法為一線值守的工作人員提供基本的工作條件。龍王廟村書記王玉偉聯繫到龍王廟碧海山莊負責人劉洪秀,告知檢查站的困難後,劉洪秀趕緊從家開車過來,把山莊的電源接到了檢查站,並表態免費提供動力電源供卡點使用。
他還將已經停業多時的自家賓館,重新收拾,騰出幾個房間供一線防疫人員臨時休息使用。不僅如此,他還給檢查站送來了電暖氣,又把壞的空調修好。防疫工作需要一些辦公桌椅,劉洪秀二話不說,又將自己家的桌椅抬到檢查站,為檢查站解決了燃眉之急,還經常到檢查站為執勤人員送食品和礦泉水等慰問品,並告訴執勤人員「有事打電話,隨叫隨到。」後來,劉洪秀又去龍王廟村防疫檢查卡點當了一名志願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溫暖是可以傳遞的
李官鎮的村民們被黨員和志願者的奉獻精神所感動,也紛紛獻上自己的愛心,為鎮檢查站和村卡點送去各類食品及物資和醫療防護用品。累計240名村民加入志願者隊伍中,參與村卡點值守工作。
村民景大華看到卡點值守人員在寒風中值守顧不上吃一口飯時,安排人員送來了30份熱氣騰騰的飯菜;養殖戶那宏金親自將煮好的300個茶葉蛋送給兩個執勤點的值守人員;年過七旬的老黨員姚玉艷給值守人員送去飲品和食品。老人說,「是你們,在守護著我們的安全和健康。雖然沒有安排我參與,我也想盡一份微薄之力表達我的心意。」
在李官鎮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
發生的一個個閃著光的溫暖故事
匯成大連「北大門」最耀眼的銀河
旅順這個村阻擊疫情有「法寶」
14個網格片區
71個疫情防控責任小組
一個志願者隊伍
一張網格化防控作戰圖
一分外來返回人員動態圖
一張工業企業疫情防控動態作戰圖
……
這些都是旅順雙島灣街道張家村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法寶」。依靠這些「法寶」,張家村1170戶居民和外來住戶實現街街有人看、戶戶有人管的全方位、立體防控體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張家村防控指揮部根據排查需要,將排查內容細化,製作成網格化防控作戰圖、外來返回人員疫情防控動態作戰圖和工業企業疫情防控動態作戰圖,及時更新外來人員和企業信息變化,清晰掌握轄區外來人員隔離管控情況和企業復工情況。
同時發揮居民小組長人數眾多、熟悉村情的優勢,將全部村民化整為零,形成7個排查小組同時出動在全村開展排查工作。
「他們每天要背著35斤重的電動噴霧器進行消毒,非常辛苦,但沒有人抱怨。每天的工作從早上8點開始,一直到下午三四點鐘才能全部消毒結束。」張家村第一書記劉光清介紹說。
為更好地做好外地返連人員的隔離管控工作,張家村疫情防控指揮部對外來返連人員採取居家隔離+人文服務並行的方式。指派專人通過遠程監控+不定期實地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充分了解隔離人的健康狀況、生活需求等。
眼下,轄區企業逐漸開始復工,人員流動加大。張家村仍根據工作、生活必要設置了7個聯防聯控檢查站,封閉管理工作壓力驟增。為此轄區的黨員、企業主、大學生、高中生等自發組成群防群控張家村疫情防控志願者服務隊,與張家村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工作人員一道,在7個聯防聯控檢查站開展值守工作。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
張家村用這些並不高級,
卻最實用的「法寶」,
織密了抗擊疫情的防線。
來源:大連天健網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毛雪梅
編輯:徐琳
美編:張強
校對:王濤
責編:李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