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卡越來越少了,爆掉的估計不少,我也入了礦卡,一個是便宜,第二是因為當時滿大街都是礦卡,而非礦卡實在又太貴,其實也有點是無奈的選擇。雖然表現不錯,但終究總會有些忐忑。
著有機會借到了一款銘瑄的RX580,這款顯卡同我的礦卡RX470是同一個架構的,拿來同我的RX470礦卡比對比對,看看感覺有什麼不同。而現在的價格才800多元,還有三年質保。作為自己的心理,感覺如果新卡比礦卡價格貴2倍以內的時候,應該是可以考慮的。
銘瑄A卡的盒子同N卡就是不同,外部是紅色和黑色為主,正面有產品的型號。在右下角,註明了是2048個流處理器的版本。還有3年保固服務。
盒子的背面,是特點介紹。比如ASR技術、支持DirectX12,以及AMD環音技術。
取出顯卡,正面是黑色框架,中間是綠色的標記,2個9葉風扇,噴砂工藝,整體第一感就是:新顯卡到底看著爽啊。
在看看背面,背面是黑色的背板,同樣的噴砂工藝,可以看見若干防拆貼,拆機需謹慎。
俗稱的買顯卡的時候看黃不黃,是這裡嗎?哈哈哈,當然不是了。
從側面看,可以看到散熱塊和導熱墊。看到導熱墊又想起我的礦卡里的,那麼髒是不是應該換了。這裡看進去自然是很新的。
從外面看是,似乎是有四根熱管,想起我的礦卡三根熱管閹割到只剩2根。
最近很忙,精神不足,就沒敢拆了看看。往裡看看,隱約可以看到有四根熱管,那麼散熱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看下輸出,這個顯卡有3個DP接口和一個HDMI接口。不過沒事看了下京東官網,發現還有個版本是多一個DVI接口,據說是隨機發送的。
把我的礦卡RX470從電腦上拆下來,準備換行。順便先對比下顏值,頓時覺得有廉頗老矣的感覺。礦卡到底是礦卡啊。
把銘瑄RX580這塊新顯卡插上去,接好外供電源。這款卡需要8pin的外接顯卡供電,老的礦卡是6pin的,那麼TDP也是這款RX580要高,達到了150W。
按鈕按鈕啟動電腦,2個風扇立即就轉了,哎,怎麼沒有光污染呢?想想價格,沒有就沒有吧。
對了剛才忘記看家散熱塊的全貌了,這裡正好可以看下,散熱設計還是可以的。我又讓它被RGB風扇全包圍,這個散熱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了。
看下顯卡的技術指標如何,先看看官方的宣稱指標。
2048個流處理器,8GB GDDR5顯存,最高頻率1284MHz,顯存頻率7000MHz,TDP 150W。顯存是256bit,GDDR5,鎂光的。
運行下GPU-Z看看結果,同標稱的符合。(內部GDDR5, 1750X4=7000)
那麼我的礦卡RX470呢?測試結果,4GB GDDR4顯存,爾必達的。最高頻率是1226MHz,顯存頻率同樣是7000MHz,同樣是256bit。
下一步做什麼,無恥的開啟了魯大師,正確識別出了是RX580 8G。
既然開了魯大師,那麼然後就是娛樂大師跑分了,也不能說是娛樂,看閒魚上賣顯卡的,哪個不秀秀魯大師跑分。雖然說不是很準,但也是有參考作用的。
跑分最高是158685,也跑過15.81W,15.62W。總之比廠商宣傳的15.1W的跑分還多了一點 ,看來還是合格的。
同樣的系統和配置,換了礦卡RX470後,顯卡跑分是146857,看來多了個4G顯存,還有高頻率的確還是有差別的。
看下溫度控制怎麼樣,看看魯大師的溫度曲線,可以看到溫度控制的還是不錯的,平時在30度,剛才跑分的時候,也大概是50度一下的樣子,感覺很輕鬆。
再運行下魯大師的溫度壓力測試,經一段時間的運行,溫度控制在60度以下,很是輕鬆,溫度不高。
同一時間看GPU-Z,負載在60W-80W波動,風扇在30%左右,說明溫度控制還是很輕鬆的。
那麼對比下RX470的表現,溫度在70度。
那麼加把勁,來個甜甜圈烤一下吧。
在甜甜圈下跑了大約10分鐘的情況下,溫度也控制在70度以下,負載在110W-120W波動。不知道是哪裡的功率牆設計,跑不到150W。
從溫度控制來看,基本上還是可以,從風扇的控制速度看到,在70度的時候,依舊是只有30%的風扇速度。不過這款風扇似乎不會停的,即使是日常使用,也會保持這個最低的風扇速度。
同樣的甜甜圈測試,RX470的溫度達到了70度以上,而且負載才僅僅有80W附近波動,大概是功率牆,跑不動了。
那麼這款顯卡的性能如何呢?首先還是用測試軟體看看,魯大師當然不行了,先跑下3D Mark (2.7.6283 64版本) 的 Time Spy, 顯示得分 3677。
那麼,使用RX470的測試結果,是3525分。
再運行下 Fire Strike ,得分9691,之前用RX470礦卡是9062,看來還是有所提高的。
再運行下PC MARK 10,也是款注重綜合能力的測試軟體,基本功能得分7180,生產力8012,數位內容創作5549。
這些測試的得分,還是同之前看過RX580的測試的差不多,作為中低端顯卡,應該還是可以的。
跑分是一回事,那麼實際的使用也同樣重要,實現用網絡遊戲坦克世界試試,想當初這個也是號稱燒顯卡的網友,不過目前已經不是了,為了體現效果,改變設置為最高畫質。
玩了一局,結果顯示溫度控制在65度,功耗最高100W,溫度一般。
看下幀速,幀速平均94,最高基本在113幀,最低的時候在60左右。
這是在密集作戰的時候。其他的各方面占用都不是很大,說明玩這個遊戲還是綽綽有餘的。
看了下遊戲加加的幀速曲線,那麼整體的幀速還是很平穩的,應對比較從容。
同樣的遊戲設置下,使用RX470,幀速達到了100,不過相對的遊戲地方不是很穩定。
當周圍坦克比較多,戰鬥激烈的時候,最低的幀速只有41幀,有些慢。
看下具體的指標。其中顯卡占用有很多次低谷。
換個遊戲,古墓麗影崛起,把默認的高畫質改為最高畫質,顯示用自帶的功能測試測試下。
平均幀速在80.25幀。三個場景分別是91.56/76.58/72.03。同時用GPU-Z觀測,顯示顯卡功率在110W-120W,溫度也在70度。
遊戲加加的監測結果顯示同遊戲自帶的測試相同,同時,各項占用也不多,看來是遊刃有餘。
那麼看下礦卡RX470的表現如何,同樣是遊戲自帶的效能測試,也同樣是最高的特效。
那麼整體的分數是75.51FPS
,比RX580要低一些,三個場景分別是89.35/74.81/62.36。
通過上面的測試和實際遊戲的運用,感覺銘瑄的這款RX580基本是達到了預期,那麼運行主流的遊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而且價格也比較有競爭力,不到九百元,說不定到了618會更便宜些。3年質保,比起三百多的礦卡,還是更踏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