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修外塑」賦能千年古縣,富順煥發新魅力

2019-05-31     富順融媒

關注富順融媒,第一時間了解富順要聞。​​

 怎樣的一座城市,才稱得上文化豐盈、味美色香?富順,給出了最生動的答案。

 沱江河畔,綠樹繁花,豆花飄香。那氣勢雄渾、歷經千年的富順文廟,「戊戌六君子」之一劉光第先生的故鄉趙化古鎮,古建築風貌完存的獅市古鎮,在省級非遺名錄上排有「座次」的富順豆花製作工藝和手工微刻技藝,以及童寺嗩吶、高桌獅燈這些令人稱奇的民間技藝等,都是富順魅力的極佳註腳,也是富順作為「才子之鄉」的綿厚底蘊。漫步富順街頭,你會不經意間發現,大街小巷乾淨整潔,車輛通行有序,市民謙恭禮讓……每一個點滴之處,每一次回眸,都能與文明不期而遇,富順這座千年古縣,正悄然吐露著文明的芬芳。



同心掬得滿庭芳。始終秉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理念,從提升市民素質、完善城市功能、加強城市管理等方面入手,集中力量解決群眾反映強烈、影響城市文明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著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新富順,正是富順將優秀傳統文化、地域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融合,讓文明逐步內化為富順的城市底色,展現在富順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落實落細舉措。

春風化雨 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創建文明城市,富順縣始終堅持共建共享,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通過市民文明素質的不斷提高,實現城市文明程度的整體提升。


在富順,人人皆是城市文明創建的參與者和實踐者。2018年,新增並註冊全國志願服務系統志願者32453人。不論是車站、廣場,抑或是交通路口,經常可以看見一群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他們或開展交通勸導,或扶貧幫困……用行動傳遞著真情和溫暖,為整個城市增光溢彩。據悉,自創建文明城市以來,富順縣將志願服務融入文明創建,不斷加強志願服務陣地和隊伍建設,豐富志願服務內容,廣泛開展「十萬志願者環境治理暨文明提升大行動」「暖冬行·愛傳遞」「環保志願行」「揚帆計劃送溫暖」「愛心冰櫃」等主題志願服務活動,評選表揚富順縣公益志願之星10名,富順公益之星組織10個。舉辦富順志願者服務文化節暨志願者風采展。如今,志願服務已在富順蔚然成風,點點滴滴匯聚成文明創建潮湧的力量。



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行動。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社區、進家庭、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五進活動。深化典型引領,精心策劃開展「身邊好人」「道德模範」「豆花城文明好司機」「文明守信商戶」等文明榜樣評選活動,截至目前,共評選出省、市、縣級道德模範50名(含團體)、富順好人20名,四川好人23名,最美家庭54戶,「文明守信商戶」240戶,運用榜樣力量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推樹十大好家風家訓,印刷崑山《朱氏治家格言》、富順《許氏治家格言》1000冊和《富順許德瓊治家格言》簡明讀本5000冊,開展好家風家訓評選活動,讓富有優秀傳統美德和時代氣息的家風家訓引領培塑民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活化、具體化。組織開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十大文明行動,開展不文明行為綜合治理,將文明逐步內化為全體市民的行動自覺。

利民惠民 宜居福祉不斷提升

今年春節,在外打工兩年返鄉的王先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家鄉的變化。當他在住所所在地北湖南路下車時,竟以為走錯了地方,他不好意思地笑道:「以前北湖南路到釜江大道路口是一個轉盤,現在改成紅綠燈了,北湖南路以前也沒現在這麼寬敞,街道兩旁的樓房也比原來更新更好看了。」其實是北湖南路已經過「兩橫五縱」(兩橫是鍾秀街、富州大道;五縱是富達路、北湖路、銀杏路、二環路、宋渡路)特色街區工程改造,他不禁感慨道:「這幾年富順的變化太大了,感覺整個城市都煥然一新了。」


富順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老城,城市基礎設施的滯後一直是制約其成功創建文明城市的短板。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基礎,富順縣著力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功能配套。目前已建成開放釜溪河濕地公園、北湖公園,投入6.5億元全面實施城市道路升級改造,按照「疏樹、透空、見綠、靚景」要求,打造「兩橫五縱」特色街區,按照「美化、綠化、亮化、凈化」四化標準全面改造背街小巷;有序推進規劃館、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四館」建設,全面實施城鄉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新建聚利市場,對城區冬瓜山、吉安莊、柏楊灣集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農貿市場更加乾淨整潔,分區功能更加合理。投入3000餘萬元購置新能源公交車70輛,新開通公交路線8條。



對於城市的改變,在市民看來,既有令人「刮目相看」的驚喜,也有許多「潤物無聲」的變化。

「我知道現在正在創建文明城市,我剛剛推著嬰兒車是走的無障礙通道,待會孩子餓了我還可以去母嬰室喂他,以前生我家大寶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在縣婦幼保健院排隊挂號的張女士十分感慨市政設施的變化。

張女士說的這些微小變化可不簡單。去年以來,富順縣把「補短板、促提升」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突破口,對照文明城市創建標準,大力實施散小硬體建設工程,大力推動醫院、大型商場、政務中心等公共場所的母嬰室建設,加強學校、窗口單位、公廁等無障礙設施修建,新增「學雷鋒」志願服務站點200餘個,完善應急避難場所標識標牌及供水供電設備……城市變化的背後,是富順縣始終堅持創建便民惠民的初心,點點滴滴,盡顯溫情。



在不斷完善硬體設施的基礎上,富順縣還注重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加快破解頑疾難點、痛點,以「舒適體驗」惠民。在全縣大力開展了環境衛生專項整治、城市「牛皮癬」專項治理、「門前五包」攻堅、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交通秩序綜合治理等十大專項整治行動,逐步破解城區農貿市場「爆市」、城鄉接合部秩序「亂象」以及車輛亂停亂放、行人闖紅燈等一批老大難問題。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百姓生活的舒適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革故鼎新 機制建設凸顯活力

為全面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富順縣堅持機制建設先行,從完善「四項機制」入手,穩步推進創建工作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

「城區+鄉鎮」一體機制。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主動向農村延伸,切實把文明的種子撒向全縣各個角落。全面實施鄉村振興「五個一」(一條過境公路、一個集貿市場、一個公廁、一所幼兒園、一個文化廣場)基礎工程,為群眾提供更加乾淨、環保、安全的人居環境。集中開展鄉鎮環境、交通、農貿市場「三大秩序」治理,縣政府主要領導每月帶隊深入創文工作第一線,隨機抽取兩個鄉鎮召開工作現場會,當面提問題、想辦法。為提升工作實效,出台了《富順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以獎代補考核實施方案》,成立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以獎代補考核領導組,對鄉鎮每月進行一次暗訪考核,每季度進行一次綜合考評,年終進行一次全面考核,並評出四個等次,最高給予200萬元的以獎代補資金,2018年共發放獎補資金3350萬元。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推進移風易俗,建立紅白理事會,遏制大操大辦之風,開展「衛生文明家庭」評選,努力形成城鄉一體、共創共建的全域文明新格局。


「橫向+縱向」聯動機制。富順縣橫向建立鄉鎮長、片區長、網格長、樓棟長「四長」責任制,縱向構建縣、鄉鎮、村(社區)、居民小組「四級聯動」機制,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構建無盲區的立體化創建體系,明確各級各層面的創建主體,讓每個人都能明確自己的任務,確保創建工作能夠落到實處。

「線上+線下」監督機制。在縣融媒體中心平台開設不文明行為曝光平台,對不文明行為進行跟蹤曝光,督促相關責任主體進行整改。截至目前,曝光問題線索121條,發出督辦函93件,回復處理103條。同時,聘請6名退休老幹部作為創文工作社會監督員,並動員全縣誌願者對不文明行為等進行監督,充分發揮了市民群眾在文明城市創建中的主體作用,構建「線上+線下」 的互動監督機制,形成全民參與創建的濃厚氛圍。

「處罰+抄告」雙罰機制。富順縣在全省率先實施機關事業人員交通違法抄告制度,按規定,凡縣內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駕駛機動車或系機動車所有人,月交通違法行為達3次或年度累計達10次的,除了接受交通處罰外,所在單位將在單位內對其進行通報批評;月交通違法行為達5次或年度累計達20次的,將被取消年度評先評優資格。自抄告制度實施以來,全縣共有21人受到通報批評,有力地鞭策公職人員在文明實踐中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

創建文明城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富順縣在2018年度四川省文明城市測評(縣級城市)中名列前茅,打贏了創建布陣開局仗。2019年,富順縣將進一步聚焦聚力、乘勢而上,全力打好今年的衝鋒突破仗和 2020 年的總攻決勝仗。文明創建是一盞明燈,將照亮富順人追逐夢想的征程。

來源:精神文明報

編審:羅懷成 楊 敏

編輯:宋美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dv0O2wB8g2yegNDiL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