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疫情形勢,重點做好全年生產計劃調整 放養以及養殖管理等工作

2020-02-18   中國水產養殖網

要根據疫情形勢,重點做好全年生產計劃調整、放養前準備和苗種生產、放養以及養殖管理等工作。

1.適當調整生產計劃。由於目前省際道路交通受阻或不暢,苗種生產企業要立足本地需求合理調整苗種生產計劃,養殖主體要根據苗種供應和產品市場需求適當調整品種結構和養殖模式,改養省內或屬地周邊縣區能夠提供苗種的品種,要適當調整全年的生產經營計劃,將疫情影響降至最低程度。

2.做好放養前期準備。產品起捕後要進行曬塘、清淤,並在苗种放養前十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消毒。放苗前一星期加註新水60cm,採用「肥水寶」等進行培育水質,使池水呈現淡綠色或茶褐色,透明度為30cm左右。稻田養殖小龍蝦要做好低溫肥水防苔、水草定植、暖春淺水育早苗工作。

3.適時開展苗种放養。適當延後放苗時間:如因疫情管控影響放苗,可適當延後放苗時間。根據往年生產統計及實驗數據,適當延後放苗對魚蝦類生長及規格無明顯影響。苗種選購:非本場自繁苗種,在疫情期間可先行電話聯繫,待疫情過後,交通、物流恢復正常再行開展。選擇品種純正、規格整齊、體質健壯、活性強、健康無病的苗種,購自正規苗種場,有條件的要進行苗種檢疫,且儘量選擇較大規格苗種。苗種投放:苗種在入池前要進行消毒處理,投放時操作小心,動作輕快;選擇晴天的上午和池塘的上風口操作,待包裝用水與池塘水溫基本一致後,再將苗種投放入池塘。同時,根據池塘條件、養殖模式和管理水平等,選擇適宜的放養密度。

4.加強疫病防控。春季魚類水霉病、爛身爛腮等細菌病多發,應加強水質消毒、調節工作,採取投喂飼料等增強魚類免疫力措施,減少魚患病死亡,減少損失。

聯繫專家:農林技術推廣中心 應利平15988150039

(出處:臨安區農業農村局 摘:文中水產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