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才術:初心不改,戰「疫」一線當尖兵

2020-03-03     掌上懷化

17年前,年輕的武警戰士張才術在抗擊非典戰役中擔任突擊隊隊員;17年過去了,36歲的他已經成長為一名鄉鎮武裝部長,再次衝鋒在前,戰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線——

初心不改,戰「疫」一線當尖兵

疫情來襲,主動請纓上一線

1月24日,除夕,正是萬家團圓之時。疫情突如其來,通道侗族自治縣縣溪鎮武裝部部長張才術收到立即返崗的通知,當時兒子生病需要人照顧。

「作為一名基層幹部,組織上交給的任務馬上落實,是職責所在;作為一名黨員,在這個特殊時期,更應該和同志們並肩戰鬥,衝鋒在前。」於是,當天下午,張才術跟妻子簡單囑咐後,火速趕回工作崗位。

縣溪鎮境內209國道、焦柳鐵路貫穿,人流量大,聚集性強,且外出務工返鄉人員較多,防控難度大。

「我當過武警戰士,參加過安保和地方突發事件處置行動,尤其是2003年參加過抗擊『非典』戰鬥,當時還是突擊隊員,有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經歷和經驗。」張才術向鎮黨委提出申請,要求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第一線。

1月25日,張才術主動請纓擔負難度最大的執勤任務。他帶領值守幹部趕赴通道與靖州交界處的古沖村路口執勤點,冒著凜冽的寒風,對所有過往車輛及乘客做到每車必查、每人必測、每車必記,不漏一車、不漏一人。

餓了,泡一桶方便麵充飢;渴了,喝一口涼水……就這樣,張才術和值守幹部一直堅守到2月6日,堅守通道疫情防控「北大門」,共排查車輛3000餘台,登記人員達5000餘人。

使命在肩,衝鋒在前勇擔當

2月7日,在完成了通道與靖州路口的值守任務後,張才術立即投入到城區和鄉村的防控工作。在他的建議下,鎮里組建了綜合整治組,對街道、市場進行全面清理、整頓、消毒;走村入戶,摸排重點疫區返鄉人員信息,反覆強調居家隔離的必要性,對不理解的群眾做好思想化解工作。

張才術積極協調鐵路部門,提出轄區的客運火車站人員管控建議,得到了鐵路部門的支持。截至2月19日,幾個火車站值守點排查車輛30餘次,人員登記1400餘人,勸返人員30餘人。

關停鎮內所有KTV、網吧、棋牌室、遊戲廳等娛樂場所;嚴厲打擊非法營運車輛;下沉到企業服務,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在縣溪鎮疫情防控一線,到處留下了張才術忙碌的身影。

初心不改,立足崗位盡職責

「做事恪盡職守,做人要有擔當,這是爺爺留給我的家訓。」張才術說,他爺爺是一名抗美援朝老戰士,1956年復員後,長期在村裡擔任民兵營長。受革命傳統的教育薰陶,2001年12月,張才術應徵入伍,在武警廣西總隊機動支隊服役,曾擔任文書、軍械員、班長、代理排長,多次立功受獎。退伍後,他先後擔任過國土員、國土所所長、副鎮長等。每到一處,他都不畏艱難,盡職盡責。

由於工作能力突出,2019年,張才術轉任縣溪鎮武裝部部長。在新的工作崗位上,他不斷摸索武裝工作經驗,主動作為,圓滿完成了民兵組織整頓、基層武裝部建設和年度徵兵工作任務,被表彰為徵兵工作先進單位。

「凡是難啃的硬仗,他都會主動請戰。每到關鍵時刻,他都打頭陣,衝到一線。」縣溪鎮黨委書記劉華勇介紹,僅去年張才術就帶領民兵參與處置山火、抗洪等突發事件8起,挽回經濟損失上千萬元。

從軍營到地方,變的只是戰場,不變的是初心,是張才術那顆永葆革命軍人本色的初心。張才術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詮釋著一名退役軍人、基層幹部的初心使命,用勇敢、智慧和辛勞,與廣大抗疫人員一同構築起「綠色防線」。日前,因在疫情防控中的履職擔當和出色表現,擔任鎮武裝部部長還不滿一年的張才術被縣委組織部門火線提拔為正科級幹部。(記者 邱承 通訊員 徐小平 吳貴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cQOonABjYh_GJGVvq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