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永城實踐全省推廣

2019-08-08     法制日報河南記者站

法制日報(商丘)8月8日電8月7日,全省公安機關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暨「一村(格)一警」工作推進會在永城市召開,深入推進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河南公安機關落地生根。

永城是淮海戰役的決勝地、革命老區,永城市公安局在「一村(格)一警」工作中堅持政治建警,傳承紅色基因,突出黨建主題和紅色元素。本次現場會亮相的中央名邸智慧安防紅色小區讓所有與會人員眼前一亮。該小區是永城市公安局牽頭打造的一個智慧紅色社區試點之一,突出「紅色」和「智慧」兩種特質。紅色,就是要凸顯黨建主題,永葆「公安姓黨」,也是「一村一警」工作的政治靈魂和出發點。智慧安防社區建設則立足於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打造新型智能社區建設模式,大大提升小區治安防範和安全管理的智慧水平。據了解,該小區智能安防設施投入以來,未發生一起案件,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幸福感不斷增強,公安機關參與社會治理能力也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提升。

「紅心義警」工作也被與會人員一致稱讚,成為永城一道亮麗的「風警線」和 守護平安的「新警力」。「紅心義警」:紅心向黨、警民聯動、攜手創安、奉獻社會。2019年4月,永城市公安局向社會發出倡議,在全市範圍內整合了治安積極分子、志願者協會、保安力量等民間社會治安積極力量,組織建立「紅心義警」警民聯動組織,組織開展治安巡邏、法制宣傳、安防教育、糾紛調解、文明勸導、社會關懷等公益活動。「紅心義警」已經成為公安機關一支重要的輔助力量,也是永城市公安局探索創新「專門機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新模式。「紅心義警」組織自成立以來,共協助公安機關開展治安巡邏100餘次,出動義警800人次,文明勸導調平糾紛20餘起,協助公安機關抓獲逃犯兩名,為學校、機關、社會做法制宣傳教育和國學文化教育七次,幫扶30多名農村留守兒童重返校園。

永城市公安局借全省公安機關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暨「一村(格)一警」工作推進會在永城召開的東風,超前謀劃,精準發力,全市已建成127個警務室、815個警務工作站,並為每個警務室配備一名專職民警,警務工作站一名專職輔警。推行黨員社區民警兼任村黨支部副書記、非黨員社區民警兼任村委會副主任的「雙任」做法;建立「警法聯調」、「警調對接」的「兩調」機制,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打造開放多元、聯動融合的矛盾化解新格局;突出抓群防群治、抓常態化走訪的「兩抓」模式,組織開展巡邏守護、鄰里守望、隱患排查整治等工作,當好治安防範組織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情報信息採集員、法律政策宣傳員、警務下沉聯絡員、便民利民服務員「六大員」職責;「一村一警」智能化平台應用工作推進有力,警務通、輔警通全部配發到位。城裡鄉下、村村組組,「一村(格)一警」紮下了根,他們用腳板丈量平安,打通了聯繫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永城市公安局將認真把握、深刻理解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豐富內涵,以民生為號令,創新實施「一村一警」戰略,推動警力下沉、優化服務,建立健全派出所、警務室、警務工作站三級聯動工作模式,積極探索「楓橋經驗」永城實踐。」商丘市公安局副局長、永城市公安局長王磊如是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UopcmwBvvf6VcSZOsKh.html










誰是真英雄

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