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15、上華陽故城遺址

2020-03-27     雲台陳廣明

【27/3】1、清明前,去黃帝故里拜祖

歷代史書說軒轅丘在新鄭縣,但在新鄭縣的什麼地方?

最早說明軒轅丘在新鄭具體地方的是明初曹學佺的《天下名勝志》:「新鄭縣城內有軒轅丘。」清乾隆二十九年黃帝故里《重修大殿記》碑記述,說:「古傳,鄭邑為軒轅氏舊墟,行在北有軒轅丘遺蹟,乃當年故址。」說軒轅丘就在今黃帝故里景區之內。

【27/3】2、進入鄭州西服務區是省內唯一上跨式服務區

是目前我省唯一上跨式服務區,鄭州西服務區,是建設標準較高、設施比較完善的綜合性服務區之一。

五樓跨路觀光餐廳(鋼結構主跨55米)是鄭州西服務區的標誌性建築,餐廳可供400人同時就餐,還非常適合大型文藝演出,並設有休閒卡座20個,提供咖啡、飲料和各種茶點,在就餐的同時可欣賞高速公路的獨特風景。

【27/3】3、到達黃帝出生地一一軒轅丘

軒轅丘,史傳為黃帝的出生以及建都之地,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

軒轅丘的地址在新鄭市區一帶,即今黃水河(古溱水)和雙洎河(古洧水)交匯處的高台地上,面積約30多平方公里,其地貌形態東有馬陵崗,西有雙嶺崗,南有黃崗,北有裴李崗,中間似盆地。

【27/3】4、在古遺址群中的前窪王村

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新村鎮前窪王村,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北5公里,新密鐵路穿村而過,下轄5個自然村。

前窪王村附近有蔡莊遺址、新鄭馬莊遺址、鄧灣遺址、黃帝故里、始祖山等旅遊景點。

【27/3】5、途經梨園北溝村

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龍湖鎮北溝村,自稱為梨園北溝村。

【27/3】6、黃帝出生地一一軒轅丘的油菜花

油菜花的花語是加油,這是因為它的生命力十分頑強,並且也是大片聚集在一起生長的,所以就有了加油的花語。它象徵寓意也是很好的,象徵著生機、精力旺盛、快樂和正能量的精神。

【27/3】7、黃帝出生地一一軒轅丘的水庫為什麼叫望京樓水庫?

新鄭望京樓遺址位於新鄭市新村鎮杜村和孟家溝村以西及周邊區域,北距鄭州市35公里。遺址發現於20世紀60年代,當地群眾平整土地時曾出土過一批青銅器和玉器等貴重文物。

【27/3】8、進入中華第一古都一一鄭韓故城

鄭韓故城,位於河南省新鄭市市區周圍,雙洎河(古洧水)與黃水河(古溱水)交匯處。平面呈不規則三角形。城垣周長20千米,城內面積16平方千米。

鄭韓故城是東周時期的列國都城之一。故城由春秋時期的鄭國始建,韓滅鄭後,即遷都於此,鄭韓兩國先後在此建都長達539年。鄭韓故城平面呈不規則的三角形,中有一南北向隔城牆,將故城分為東西兩城:西城為政治中心,鄭、韓兩國的宮殿區、貴族府邸等都在西城集中分布。

1961年,鄭韓故城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4月,鄭韓故城被列入二十世紀全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

2018年4月10日,鄭韓故城遺址入選「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7/3】9、由軒轅路掃碼進入黃帝故里景區

兩千五百年前,春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子產就曾帶領百姓登新鄭具茨山拜祭黃帝。漢代在此始建軒轅廟,歷史有毀有修。明代隆慶四年(1570年)修葺,於廟前建「軒轅橋」;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鄭縣知事許朝術於廟前立「軒轅故里」碑。後又經2002年和2007年兩次大的擴建,形成新鄭市黃帝故里景區。

【27/3】10、亞洲最大的姓氏廣場一一中華姓氏廣場

新鄭市黃帝故里景區門前廣場原名軒轅廣場,將景區內鼎壇移至百家姓廣場,放至廣場靠南三分之一處,鼎壇高9米,底座為35米×35米,壇面為21米×21米,共分三層15層台階,鼎壇周圍廣場地板上刻滿中華4600多個姓氏,並有抽象的祥雲紋路散布廣場之中,意喻「踩祥雲之上,觀百家姓,唱和諧歌,暢想民族騰飛之未來」。這一亞洲最大的姓氏廣場將成為群眾拜祖的主要場所。大典時,百家姓方陣群眾將身著姓氏標誌的服裝參拜祖先。

【27/3】11、走過軒轅橋

是軒轅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人為拜謁始祖軒轅黃帝,在祠前專門修建的。原橋為明「隆慶四年」即公元1570年所建。橋東側,有陰刻篆文「軒轅橋」三個字,西側的古磚上,刻有「許州造磚戶王仲」的字樣。由於朝代更迭、歷史變遷和地形地貌的變化,此橋被沉埋地下多年。2002年3月,新鄭市決定恢復軒轅橋這一景觀,在開挖新橋橋基時,正巧與古橋址相合。新修的這座軒轅橋,長12米,美觀、典雅,如長龍臥波,橫跨於姬水河。

【27/3】12、進入軒轅廟

軒轅廟是整個新鄭市黃帝故里景區中最古老的建築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漢代建祠,明清修葺,有正殿、東西配殿和祠前庭,2000年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軒轅廟位於新鄭市區軒轅丘前。

【27/3】13、走到軒轅丘

軒轅丘,位於軒轅故里景區最後方的土山。

史傳為黃帝的出生以及建都之地,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大戴禮·帝系》曰:『黃帝居軒轅之丘,娶於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產青陽及昌意。

【27/3】14、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月三,拜軒轅」

每年三月三,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鄭州市新鄭黃帝故里景區舉行。

「長江黃河共戰『疫』,軒轅黃帝佑中華」。因為疫情,今年我們不能相聚黃帝故里,但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心向故鄉,都可以與全球網友共祈世界安康、華夏安瀾!

【27/3】15、上華陽故城遺址

別名卸花城,古華國的國都,位於河南省新鄭市郭店鎮華陽寨村。是戰國時期韓國的北部門戶和軍事重鎮。著名的華陽之戰就發生在這裡。

戰國時期護城河、防禦牆、城壕、防衛坑等大型城防設施的遺蹟,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和古代軍事戰爭史具有重要學術價值。豐富的仰韶、龍山文化遺存,以及大量商代二里崗時期和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存,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1986年11月21日被公布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PEgHnEBfwtFQPkdj9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