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江景,無敵視野的高層樓房,你能想像這麼靚的房子曾經是小黑屋嗎?
今天的家是一個位於武漢江邊上的100㎡高層住宅,由於單向採光,空間進深超長,室內採光昏暗的沒眼看。在設計師黃小西一頓猛如虎的操作下,空間「一掃陰霾」,變成了亮亮堂堂、清爽溫馨的日式之家。
坐標:湖北武漢
使用面積:100㎡
戶型:兩室一廳
裝修花費:50w
認識TA
設計師:黃小西
武漢小小空間事務所創始人
我叫黃小西,是一名室內設計師,也是一名建築師,喜歡探究日式設計,也希望在風格之外,能通過自己的設計探索一些更本質的室內建築學。
房屋信息
第一次來到硯文和妮妮的家,最吸引人的是客廳及每個房間的窗景,站在窗前望出去,高樓林立,江水蜿蜒其間。
然而室內卻是另外一番景況——房子有一半面積被陰影籠罩,尤其是廚衛、玄關,採光差的跟關小黑屋一樣。
原始結構圖
而硯文和妮妮喜歡敞亮舒適的日式簡約風,幹掉小黑屋,讓這個家變得明亮開闊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的『採光計劃』進行了如下操作:
以木色、白色打底,增加漫反射,提高室內色彩亮度;
砸牆,利用網格玻璃門、開室內窗引入自然光線;
增加鏡面材料反射光線;
上上下下隱藏燈帶設計,人工補光。
平面布局圖
硬裝改造:
門口的小倉庫割讓給主衛,改成一個寬敞無比的大衛浴;
拆掉了原來占據房子中心位的客衛,將其和廚房完全打開,形成一條環形動線,貫通整個餐廚空間,全方位提升各空間的使用效率。
模型示意(進門的視角遞進)
下沉玄關只是冰山一角,她家的「牆腰」更叫人拍案叫絕
硯文家的入戶是下沉式設計,得益於接近3m的層高,我們利用地板打龍骨做出了5-7公分的高低差,將玄關改成了下沉式。
右側的鞋櫃區是步入式設計,兩邊定製半牆吧檯和懸空鞋櫃,底部留空,除了隱藏燈帶補光,放通勤的鞋子也很方便。
#1. L型長鏡模擬橫向長窗,用反射光擊退黑暗
你會不會疑惑入戶怎麼會有一扇腰部露光的橫向長窗?其實它並不是真的窗,而是兩面交叉的轉角長鏡, 可以將江景一面的光線和景色反射入室。
玄關與餐廳之間隔著一個吧檯,上方特意安裝了一字排開的「龍珠」吊燈,這樣的氛圍有一種居酒屋的調調。
#2. 開個障子窗,採光、壓抑、單調統統解決
玄關左側原來有一間小倉庫,封門後納入了衛生間,受限於牆後突兀的管道,我們在做修飾時,在管道上方開了一個壁龕,開放給玄關儲物。
與壁龕一體的障子窗,可以開合,給衛生間透氣。透過這扇窗,晚上衛生間亮起的橘色燈光,對夜歸人來說也非常暖心。
障子窗的下方,用純實木定做了一條換鞋凳,以白色三角支架支撐,下方藏有暖白光的燈帶,晚上開著,會誤以為是懸浮於牆面之上。
玄關其他的視角。
餐廚衛全打通,救活憋屈的手槍型廚房
穿過玄關,右手邊就是餐廳,玄關一側的吧檯兩用,櫃門的開合方向朝著餐廳這一面,並留出了一部分開放格,給餐廳當作餐邊櫃。
原先廚房是一間又長又曲折的「手槍型」空間,為了給廚房擴容,我們拆掉了與之相鄰的客衛,留下了一道不能動的管井(也就是現在擺滿了可樂瓶的這面牆)。
餐廚區最花心思的其實是圍繞著這個管井外牆展開的「洄遊」動線, 以這面牆為界,將進入廚房的通道變成了兩條。
#3. 把屋主收集的物品好好安置,讓生活充滿小美好
餐廚集中體現了日式原木風的樸素自然,不冷淡的特性。家本來就是一個人的生活與愛好的載體,就像黃黃的辛普森和黑銀拼色的Bearbrick站在一起的畫面,活潑可愛,那種戀物的趣味和治癒感,才是日式之家的靈魂。
進入到廚房內部,屋主不想下廚時可以和家人交流,於是我們在剪力牆的背面,設計了一個兩人位的mini吧檯,兼作中島使用。
當然,檯面上堆放著密密麻麻的酒瓶,似乎解鎖了這裡的另一個使用場景——「親愛的,我們喝點浪漫的小酒,好不好?」
櫥櫃呈L型布局,總長超過5m,考慮到屋主的身高,台面也做了高低過渡,水槽設置在高台區,灶台設置在低台區,洗菜不會彎腰,炒菜也不用抬肩。
#4. 廚房只用一盞吸頂燈怎麼夠,來學學更走心的燈光設計
因為廚房也是缺乏採光的重災區,所以我們在照明設計上下足了功夫。吧檯燈是Frandsen黑色金屬吊燈,不顯累贅,不會影響層高;吊櫃底下嵌入筒燈, 實木隔板底部開槽隱藏燈帶,能照亮台面,解決烹飪洗碗時的背光,也 能將食器展示得美美的。
深夜的酒、暖人的光、誘人的美食......都在這個小廚房裡了。
洗烘晾+高櫃收納,利用好陽台家更大了!
冰箱的左側是硯文家的生活陽台,我們把它改成了洗衣房和家政間。
整個空間都是白色,加上菱形網格的玻璃隔斷門,最大程度地為廚房爭取了漫反射的自然光。
陽台內部安排了大量高櫃,用來收納雜物及清潔用品。陽台的左手邊,靠著牆角疊放了烘乾機和洗衣機,底部裝有腳墊,中間輔以支撐架,運行起來不會有噪音。
明亮日系風,一白一木之間營造極致舒適
手動點亮小黑屋
客廳幾乎落地的玻璃窗能瞰盡江城景色,為了提亮空間,客廳整體以白色+木色為主,地板選用未加修飾的本木色,這種順色感能給人恰到好處的舒適。
#5. 「見光不見燈」是整個客廳的燈光設計邏輯
客廳沒有主燈,之前客廳右邊牆上的凸起梁體,在用木飾面做美化的同時,吊頂右側順應著梁垛結構留了一道縫隙暗藏燈帶。
左邊牆上則選擇了一個加長的「木質擱板作門檐」,目的是為了讓通往臥室和衛生間的門在牆上顯得不那麼孤立,剛好也可以隱藏燈帶,給夜晚帶來更柔和的光線。
兩扇門之間設計了一處端景,是男主人珍藏的「巴爾的摩子彈隊」的0號復古球衣,被當成畫裝裱起來,成了客廳里的C位。
比起精緻的裝飾,我們更希望這個家能自然而然散髮屋主的氣息。
沙發區 家具多數都是低重心的款式,無礙視線,棕色皮質沙發搭配鐵藝腿的原木茶几,點綴上一張藍綠色地毯形成補色,暖色調中帶來沉靜和溫柔。
用榻榻米築觀景台,享受武漢最野的江景與陽光
書房也在餐廳一側,我們把門換成了三聯式移門,既能保護書房隱私,又能給廚房引光。
#6. 榻榻米,讓空間多種用途的必備法寶
對於書房設計,屋主兩人希望它是一個偏向於喝茶觀景待客的地方。
因為它離廚房很近,無論倒茶拿酒還是切水果,轉身即是,我們在這裡布置了和窗台齊高的榻榻米,把原汁原味的江城景色引入室內。
榻榻米中間設計了升降桌,喝茶時可以升起來,平時降下去就是一個小平台,可坐可躺,偶爾有家人朋友留宿也可以用作客房。
榻榻米除了底部做足了儲物空間,也靠牆補充了一體式的白色大衣櫃,以便將來有新的家庭成員加入,能夠隨時改造成臥室。
驚!步入式衣帽間竟然比普通衣櫃更省空間!
主臥的床頭和客廳沙發是同一個系列,皮質的軟包能帶來柔軟的觸感。床頭板有一定的厚度,屋主平時可以自己根據心情裝飾,給床頭一點改變。
窗台下,利用飄窗的結構設計了白色收納櫃,飄窗內側的窗框也做了木材全包,視覺上看起來更規則。
窗尾靠窗的犄角空間,按照尺寸搜羅家具,為女主人留出一個梳妝區。
#7. 步入式衣帽間,她用4聯玻璃門就搞定了
床的另一側,四扇長虹玻璃門背後隱藏著一個步入式衣帽間, 用玻璃門分隔,既能避免收納的雜亂會影響視覺美觀,玻璃的透光性也能保證衣帽間內的採光。
衣帽間內部是開放式的櫃體+拉籃系統,方便收納和日常衣物的查找。
用小倉庫擴容,採光、乾濕分離、大浴缸全解決了
原主衛很小,裝修時利用入戶小倉庫擴容,也實現了乾濕分區、以及屋主想要浴缸的小夢想。
濕區的浴缸位置正對著玄關那扇小木窗,別以為暗衛開一扇窗就亮了,其實我們也補充了一些環境光+輪廓光的設計,比如在頂部局部加了燈帶,營造均勻的光線。
闊綽的干區放了一條木凳,用來臨時放衣服、浴巾和洗澡時的濕拖鞋,也可以用來坐著泡腳。
干區和濕區的牆面鋪裝是尺寸同樣大小的長條磚,肌理上卻有所區別,濕區在細節上更為豐富。
日系的美猶如淡淡的蘭花香氣,沒有浮華繁瑣,用細節的舒心讓人真正成為生活的主角,屋主在入住後說:「我只要在家,看心情開一瓶想喝的酒,就覺得整個世界都安靜了,搬進新家之後,感覺一切都對了起來。」
━
看更多設計師案例
━
留 言 福 利
━
商 務 合 作
後台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
編輯/Cimon 圖片/武漢小小空間事務所
參考來源: 小小建築事務所,已獲得授權
看完她家的小黑屋逆襲史 ,你學費了嗎?
請點個「 在看 」和 「 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