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人」 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康洪寶
康洪寶,男,漢族,1977年生,盈江縣盞西鎮中心小學教師。自從1999年成為一名小學山村教師以來,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既教書又育人,關心貧困學生疾苦,出錢出力投身公益,自發成立了盈江縣民間公益聯盟。長期以來,他帶領志願者在休節假日走村入戶,深入貧困學生家中了解情況,走遍了盞西片區的村村寨寨,對孤兒、留守兒童、孤寡老人進行登記,組織開展「新春送溫暖」、「六一愛心禮包」、「中秋獻愛心」、「寒冬送溫暖」、「民族村寨留守兒童夏令營」等活動;帶領受助學生開展「日行一善」活動,傳播真善美;組織青少年開展「清明祭奠英烈」愛國主義教育等活動。截至目前,公益聯盟有志願者300餘名,組織和發起志願服務活動100餘場次,累計接受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捐款捐物200餘萬元。
2012年、2014年、2016年分別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銀牌、金牌。
2014年9月,在中央文明辦舉辦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榮登「中國好人榜」。
2015年榮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中國好人」——王玉鑫
王玉鑫,男,漢族,1989年生,中共黨員,盈江縣公安邊防大隊偵查參謀。王玉鑫在擔任蘇典鄉派出所民警期間,每天寫走訪日記,用相機記錄下中緬邊境貧困傈僳族兒童的艱苦生活,2012年底,一篇配有20張孩子們生活照片的走訪日記《一群邊境山村的孩子渴望溫暖》在「人人網」上「曬」了出來。通過微博、微信、QQ等通訊方式收到社會各界捐贈的包裹2萬多個,累計發放衣物、棉被、學習用品、圖書等愛心物資價值40萬餘元,為蘇典2所小學募贈了圖書室2個、愛心圖書4000餘冊,幫助10餘個特困學生達成「一對一」長期幫扶對子,使蘇典鄉、勐弄鄉9所中小學1600餘名在校學生受益。
2018年7月,在中央文明辦舉辦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榮登「中國好人榜」。
「中國好人」——郭彩貴
郭彩貴,男,漢族,1951年生,盈江縣弄璋鎮新府村委會賀介村支書。從村會計崗位退下來又被村民再次選他為黨支部書記兼村民小組長後,郭彩貴向全體村民立下5年後讓本村舊貌換新顏的「軍令狀」,從此一干就是10多年,10多年來他讓一個「髒亂差」的村子變得「潔凈美」,深受群眾的點贊。從以身示範,用以文興村、培訓強村、生意富村等措施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敬業奉獻、慈心仁愛的好支書典範。
2018年11月,在中央文明辦舉辦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榮登「中國好人榜」。
雲南省道德模範——何依
何依,女,漢族,1991年生,盈江縣太平鎮大寨一組村民。在2008年盈江縣「8•20—8•21」地震中,救人心切的何依用身體緊緊護住了3歲小女孩李堯歡,被倒塌下來的廢墟砸斷了右手手臂,身體其它部位多處軟組織損傷,小女孩李堯歡卻毫髮無損,何依至今傷勢仍未恢復。
2009年12月,榮獲「雲南省第二屆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雲南省道德模範提名獎——李秋松
李秋松,女,1958年5月生,盈江縣弄璋鎮賀介村民。多年來,李秋松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先為91歲臥病在床的公公、83歲高齡因腦梗塞癱瘓在床的婆婆洗漱,再為患病不能自理的丈夫穿衣梳洗,然後生火做飯;鍋里飯食冒泡的當兒搶空喂雞,洒掃屋裡屋外;幹完這一切,飯菜也熟了,喂飽了公公婆婆,再喂丈夫;自己草草吃過飯洗刷清掃完畢,再推著輪椅上的丈夫去屋外曬太陽。忙完這一切差不多是正午,李秋松來到不遠的莊稼地里幹活。村裡人無不感慨:「要不是有這麼個好兒媳,老人怎麼可能這麼長壽呢?」直到2012年婆婆去世前的那些日子裡,床上的被褥,李秋松也是七八天就換上一次。癱瘓三年,婆婆的屋裡沒有一丁點兒異味,沒有穿過濕衣服,,全身沒有長一個褥瘡。有一種愛叫守護。數年如一日,李秋松用一顆善良的心踐行著中華民族的傳統孝義。
2017年8月,榮獲第六屆雲南省道德模範提名獎。
新時代雲南好少年——雷則況
雷則況,男,2006年10月生,盈江縣芒章鄉南泥壩小學學生。在芒章鄉南泥壩小學,有位勤學上進的景頗少年雷則況,家鄉的老少男女提起他,都會驕傲的豎起大拇指,親切的稱他為景頗小雄鷹:他愛學習、勤思考,樂於助人、尊老愛幼,他是班級的領頭雁、家裡的好孩子、村寨里的小雷鋒。他對鄰居空巢老人照顧有加,有空就幫助老人砍柴挑水;他樂於幫助同學,認真履行班長職責,是老師得力的小助手。他代表雲南到北京參加第12屆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將家鄉的故事,民族的歷史文化講到了北京,成了名副其實的小小演講家。2017年8月,榮獲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夥伴」演講總決賽小學組特等獎。
2018年,榮獲「新時代雲南好少年」榮譽稱號。
新時代雲南好少年——許博彥
許博彥,男,漢族,2004年生,德宏州民族初級中學學生。在盈江,有位遠近聞名的「護鳥小達人」,他就是許博彥。愛鳥、護鳥,小小年紀的許博彥身體力行。在校園外,他和盈江觀鳥協會成員一起清除捕鳥網,將標有「捕鳥犯法」「鳥兒是我們的朋友」的宣傳牌掛在樹上,告知更多人;在校園裡,他利用課餘時間向同學們傳播鳥的知識;在學校播音室、在黑板報上、在主題班會上倡導大家熱愛生態自然,保護好鳥類;假期里,熱愛演講的許博彥走進鄉村學校講犀鳥故事、走進邊境村寨傳播動植物保護知識、走進教堂講述保護生態環境的故事、走進機關講述生態文明故事。倡導大家共同愛護鳥類、保護生態環境。在他的帶動下,現在已經有很多同學加入了愛鳥護鳥志願服務隊。他還把護鳥故事從邊疆小城講到首都,從課堂講到人民大會堂。2018年8月,獲得全國「中華魂(輝煌與夢想)主題教育」演講比賽特等獎。
2018年,榮獲「新時代雲南好少年」榮譽稱號。
新時代雲南好少年——曹汝特
曹汝特,女,傈僳族,2006年生,盈江縣弄璋鎮姐帽中學學生。「我有一個夢,長大後我要當一名老師,把知識帶給鄉親,讓我的家鄉更加美麗!」這是小小少年曹汝特的「夢」。她是脫貧攻堅「小翻譯」。當脫貧攻堅工作隊進駐弄璋鎮古里卡村後,面對全村一半以上的群眾不懂漢語,溝通上的障礙一度讓工作隊員一籌莫展。第二天,曹汝特出現在村委會,剛剛小學畢業的她,成了古里卡扶貧宣傳隊伍中最小的「翻譯官」。她是護邊愛國「小衛士」。2018年寒假,曹汝特參加了由部隊和女子護邊隊共同組織的走邊關巡邊活動。回家後,動員母親加入了女子護邊隊。她是民族團結的「小使者」。在學校、在村裡,積極充當傳播民族團結政策的「小使者」:「不論我們是傈僳族、還是景頗族,我們都是中華民族,我們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她是自強自立「小榜樣」。曹汝特家境貧寒,自小和爺爺奶奶留守家中。周末回家還為爺爺奶奶煮一頓可口的飯菜、說說學校里的趣事。曹汝特用優異的成績換來了貼滿牆壁的38張獎狀。
2019年,榮獲「新時代雲南好少年」榮譽稱號。
「德宏州道德模範名單」(盈江縣)
2008年德宏州首屆道德模範
1. 李榆春榮獲(助人為樂提名)榮譽稱號
2. 帕保安榮獲(敬業奉獻提名)榮譽稱號
3 .林永鵬榮獲(孝老愛新提名)榮譽稱號
2011年德宏州第二屆道德模範
1.左仁芬榮獲(誠實守信) 榮譽稱號
2.方小厚榮獲(助人為樂提名)榮譽稱號
3.陳 躍榮獲 (敬業奉獻提名)榮譽稱號
4.李繼柳榮獲 (孝老愛親提名)榮譽稱號
2016年德宏州第五屆道德模範
黃永福榮獲 (誠實守信)榮譽稱號
岳成明榮獲 (敬業奉獻)榮譽稱號
鄭餘糧榮獲 (見義勇為提名)榮譽稱號
2019年德宏州第六屆道德模範
1.郭彩貴榮獲(愛崗敬業)榮譽稱號
2.沙榮華榮獲(誠實守信提名)榮譽稱號
來源:美麗盈江
責編:劉亞旭
審核:楊 旻 張仁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