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徐悲鴻的法國老師中,最重量級的一位:貝納爾

2020-10-18     國際藝術大觀

原標題:他是徐悲鴻的法國老師中,最重量級的一位:貝納爾

大約在百年前留法中國學生中,有一位在巴黎美院求學的學生,徐悲鴻,就是後來大家知道畫馬最著名的繪畫大師。1919年24歲的徐悲鴻遠渡重洋來到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學習繪畫,先後有四位法國老師教授過:弗拉孟,布弗萊,柯羅蒙,貝納爾。特別是院長阿爾伯特·貝納爾,對徐悲鴻的影響尤其明顯,還送給徐悲鴻一幅《黑帽女人的肖像》油畫。 —— 前 言

Paul Albert Besnard

保羅·阿爾伯特·貝納爾

法國畫家, (1849-1934)

在徐悲鴻的法國老師中,最重量級的一位無疑是阿爾伯特·貝納爾。他統領著幾種不同繪畫類別,特別是大型公共建築的內部裝飾繪畫。貝納爾曾經在1920年至1930年間就任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的院長,他在藝術界享譽盛名,也曾經為中國藝術在法國的推廣起到過推波助瀾的作用。徐悲鴻與貝納爾在創作風格上有著無可置疑的相近性。忠於線條的描繪,明快的色彩搭配、快意粗獷的筆觸。貝納爾的藝術成為了一個掙脫了古典主義桎梏的學院大師的典型代表。

保羅·阿爾伯特·貝納爾 Paul Albert Besnard,1849出生於巴黎藝術家庭。1866年進入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學習,是該院最出類拔萃的學生之一。1874年以作品《蒂莫凡之死》獲得羅馬大獎。後來成為了羅馬美第奇宮法蘭西學院院長,並於1922年榮任巴黎高等美術學院院長。

他不斷從過往時代的畫風中汲取,靈感,儘可能擺脫學院派的束縛。從很早開始,他就在創作中啟用了亮色調,予以顏色和光線一種新的重要性。但同時也與印象派畫家朋友持不同的見解,保留了自己偏重素描技藝的看法。他也是首次嘗試將人造光和自然光形成對比的畫家。在1886年的沙龍展上,她的作品《羅歇·茹爾丹夫人肖像》(現藏於奧賽美術館)就為此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貝納爾也是著名的大型裝飾畫家,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建造的不少新建築中都能看到他的作品。三十多年裡,從索邦大學到法蘭西喜劇院,貝納爾都得以在這類極具氣勢的巨幅創作中發揮其獨特的天賦,從中也能看出他的畫風從自然主義過渡到一種獨特的象徵主義的轉變。

1990年代起,貝納爾開始被視作是畫壇的羅丹。他強有力的畫風和明艷的色調曾讓當時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師從與他的中國年輕畫家們十分欽佩。貝納爾跟許多文化、傳媒及政界人士也有著廣泛的交往,其中就包括多位中國現代派畫家。

1934年末,貝納爾在他位於威廉·退爾街17號的獨特寓所里離開人世,法國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COCOXUBd8y1i3sJ1_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