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子如殺子」!家人不放手,寶寶永遠學不會這件事,會遭人嘲笑

2019-10-28     駝小福

都說從女人聚會的話題中就能看出她當前身份,這話一點沒錯,比如說沒結婚以前,她們在一起討論的多是化妝品、美食或者電影;而一旦結婚後就是吐槽大會,說的多是自己的老公和家庭;如果有了寶寶,那麼聚會也就變成了育兒討論會,說的多是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就拿寶寶學走路這件事來說,如果別家寶寶都會走路,自家寶寶卻還不願意下地,那麼寶媽就會感覺很著急,覺得是不是自家寶寶身體出什麼問題了,其實寶寶不想下地學走路,多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寶媽可以對號入座,早日解決問題。

衣物鞋子不方便

每個寶寶發育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學會走路的時間也不同,一般來說,寶寶最早八九個月就能學會走路,最晚一歲半也應該學會走路,如果這時候還不會走,寶媽就要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一下身體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寶寶身體沒問題,但就是不願意下地走路,這很可能是因為寶寶穿著不舒服造成的。如果給寶寶穿的衣物過厚,寶寶活動不開,那麼為了更舒服,寶寶就不想走了,鞋子穿不好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想讓寶寶自願下地學走路,寶媽就要注意給寶寶穿的輕便一點,鞋子也儘量選擇專業的學步鞋,這樣的鞋子更符合寶寶足部發育特徵,穿著更加柔軟舒服,寶寶身體舒服了,自然就願意下地了。

身體弱,易疲憊

有的寶寶發育好,身體素質也強,每天精力滿滿,所以一到時間自己就躍躍欲試的要學走路,而有的寶寶身體差,精神頭也不足,對他們來說學走路是一件太費勁的事情,自然不願意。如果是這種情況,寶媽應該調理好寶寶的身體,給寶寶多補充點營養,看是否缺乏營養元素,寶寶身體強壯了,自然不會抗拒走路。

心裡感到害怕

有的寶寶天生膽小,他們每嘗試一樣新事物都會猶猶豫豫,畏縮不前,這時候就需要寶媽在後面推他一把,比如說在寶寶學走路的時候,寶媽可以伸手護在寶寶周圍,讓寶寶知道自己不會跌倒,有了安全感,寶寶就不會再怕了。當然,平常寶媽也要多鼓勵寶寶,這樣學走路時才會更有力量。

家長太過嬌慣

有的寶寶學不會走路純粹是家裡長輩嬌慣的,寶寶剛走沒兩步,就覺得寶寶是不是累了,要不要抱抱,這樣寶寶本來可以,也變成了不可以。要知道,「慣子如殺子」,該放手的時候就不要緊攥,有些事是寶寶必經的過程,家人只需要在寶寶身後做最堅實的後盾就可以了。

寶寶不願意下地走路,多是這4個原因造成的,只要解決了這幾點,相信寶寶很快就能學會走路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BFxE24BMH2_cNUgomw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