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itc.cn
又到了楊梅時節,緋紅爽甜的楊梅讓人垂涎欲滴。
不過,網上總有說法稱,楊梅都是注膠的,還有說法一直稱楊梅里都是蟲子,吃一顆楊梅就會吃進去10條蟲子,甚至還有視頻為證。而洗楊梅掉色的,都是因為染色了。這讓很多人非常擔心遲到不放心的楊梅了。
還能愉快吃楊梅嗎?今天我們聊聊楊梅。
圖片來自:微信截圖
楊梅都是注膠的?
近日,網上出現了一條「注膠楊梅」視頻。視頻中,一名女子拿著楊梅在水龍頭下反覆搓洗擠捏,最後在手上留下了一些「膠狀物「,就斷言是注膠的,還提示大家買楊梅要注意。
楊梅搓洗出來的膠狀物到底是什麼?還能愉快地吃楊梅嗎?
其實,視頻中搓洗出來的東西根本不是什麼膠,而是 楊梅的果肉。
吃過楊梅的肯定對它多汁的果肉印象深刻。沒錯,楊梅果肉的確非常多汁,這是因為楊梅中90%以上都是水分,剩下不到10%才是它的乾物質,這其中就有膳食纖維、蛋白質和脂肪等,也有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
由於果實沒有外果皮包裹,果實非常容易被破壞。所以,楊梅很容易被人搓爛。
視頻中女子捏碎剩下的不是別的,恰恰就是果肉,也就是組織結構被破壞(擠掉水分)後揉在了一起,並不是什麼膠。
實際上,楊梅注膠是件很不靠譜的事情。
由於楊梅沒有外果皮的保護,它其實是非常脆肉的,很容易受傷,不容易儲存。在楊梅的採摘過程中,農戶最需要做的就是儘量避免擠壓和減少手工操作。
如果給每個楊梅都注膠,不僅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投入,還很容易破壞楊梅,這完全是一件非常得不償失的事情,這麼乾的基本上是腦子壞了。
所以,「楊梅注膠」基本上是一條謠言,大家還是不要太擔心了。
洗楊梅掉色,是染色的嗎?
很多人發現,買回家的楊梅拿水一泡,水是紅的或深紫色的,就擔心這樣的楊梅是染過色的。是真的嗎?
其實,這種判斷並不靠譜。
因為,我們常見的楊梅,無論是紅色是還是紫色的,都富含水溶性的 花青素。
花青素非常容易溶解到水裡,只要楊梅熟到一定程度,汁液就很容易流出的;或者一些楊梅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受到磕磕碰碰發生破損也會有汁液溶出來,就會把水染成紅色或者深紫色。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不一定是因為染色。
圖片來自:dailymail.co.uk
吃一顆楊梅等於吃10條蟲子?
楊梅里確實可能會有小白蟲,它們是果蠅的幼蟲。這是楊梅的傳統栽種中很正常的自然現象。
實際上,楊梅容易生蟲跟它自身也是有很大關係的。吃過楊梅的都知道,楊梅可食部分已經是果實的最外層,而且,在楊梅外面也沒有果皮可以起到保護作用。而楊梅的果肉鮮嫩柔然,蟲子可以輕易侵入果實中產卵,所以楊梅就很容易生蟲。
圖片來自:老年人膳食寶塔(2010)
說到果蠅及其幼蟲,很多人就會聯想到蒼蠅和蛆。
其實,大部分果蔬上的蟲子其實與平常人們所指的蛆是完全不同的。
平常人們所說的蛆是腐生在人畜的糞便上,它們有傳染疾病的風險。而果蠅跟蒼蠅完全不同,幼蟲生來就是吃果肉的,以水果的營養為生,不會攜帶傳染病菌,一般對人體無害。
果蠅其實還是挺萌的。
而且,人體胃液的酸度是可以殺死果蠅幼蟲的,就算吃進去,這些幼蟲會也被當成蛋白質消化掉,不會在人體內生存或繁殖。所以,楊梅中的小蟲,即使是吃下去,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完全不用驚慌。
這點果蠅幼蟲還能給我們補充一點蛋白質呢。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太重口味了,怎麼辦?
其實處理也不麻煩 。吃之前,可以用鹽水將楊梅浸泡一下。因為果蠅很怕鹽,用涼開水加鹽浸泡一下,它們就會都從楊梅里跑出來。
另外,吃種子真的很噁心嗎?貝爺表示很淡定。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