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隔離的人都值得被尊重|武漢日記

2020-02-03     濟陽區檢察院

昨晚有朋友打電話來,一家五口,父母確診即將入院,她因為一直照顧病人,要去集中隔離點隔離,丈夫帶著孩子在家。朋友在電話里痛哭不已:確診不可怕,怕的是這種生離死別的感覺。


之前她帶著二老往返家和醫院,奔波,疲憊、焦慮、害怕,都沒哭過,如今面臨家人分離,哭得不能自抑。


我理解她的心情。比起病毒的陰影,孤獨和恐懼更難以抵抗。一家人互相扶持的時候,再難也只是困難本身,一旦離開熟悉的家,去往陌生的環境,獨自一人,經受病毒的威脅,面對未知的日子,挂念分離的家人,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從2日開始,發熱、疑似和密切接觸者都要去隔離點集中隔離。目前武漢市累計確診人數為5142例,僅2日,新增確診病例為1033例。


從居家隔離到集中隔離,這是一個重大變化。有人形容,這數萬人隔離的意義,相當於武漢關閉離漢通道對全國的意義。但其實,這不是按地理位置關閉,而是按病毒擴散的可能性進行隔離,這意味著很多家庭可能會在短時內被切割,一旦家中有人去隔離點,居家的家庭成員也處於近乎隔離的狀態。


一早小區群內有鄰居求助,她和丈夫疑似發熱,要去集中隔離,家中有兩位老人和孩子,老人不太會上網,買菜又不便,懇請鄰居幫忙。小區群內通過討論,很快成立了一個臨時志願隊,輪流值班,每天定時電話聯繫老人,並負責買菜送物資到門口。


這樣的例子會出現很多。如果留守家中的是孩子、殘障人士或其他生活能力不足的人,生活如何保障?


新的問題,需要新的關注。


在這場抗疫的戰鬥中,疫情是我們的敵人。如果感染只是一種機率,隔離人群是替更多人承受了病毒的威脅。「切斷傳染源」是防染傳染病三大法寶之一,集中隔離是切斷傳染源的有效途徑。但是,隔離的目標不是人,是他們身上可能攜帶和擴散的病毒。隔離的人們需要在接下來十多天甚至更長的時間裡,度過一段特殊難熬的生活。他們作出了犧牲,他們也是戰士,值得尊重,需要呵護,更需要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分離是為了更好的重聚。隔離人數不僅是數據,更是無數個真實的生活片斷,是無數個脆弱的家庭。


他們需要信心,戰勝疫情,重歸生活。


他們需要信任,在病毒被大面積隔離阻斷以後,社會動能激活,要源源不斷給他們力量和支撐。


他們和我們一樣,需要強大的信念,沒什麼困難擋得住堅強,沒有什麼障礙攔得住前行。


來源:長江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7LoCnABgx9BqZZI6tC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