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影,起於愛國,敗於溺愛,毀於資本

2019-10-17     董姐懂影視

據外媒報道,2020年的奧斯卡獎項-最佳動畫長片獎,共有32部動畫電影入選。其中就包括中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合拍片《白蛇:緣起》《馴龍高手3》《冰雪奇緣2》等等。

對於《哪吒之魔童降世》參選奧斯卡獎項,一度出現兩種聲音。

哪吒之魔童降世

有的觀眾覺得作為「中國國產動畫電影」近幾年的扛鼎之作,《哪吒》不僅在國內創下近50億的票房,口碑更是炸裂,豆瓣評分始終維持在8.5分上下。

而如此之國漫之光,能夠參選奧斯卡,是理所當然之事。

另一種聲音則覺得,這不過是一時之爽的片子,並沒有多少深度內涵。

將這樣一部《哪吒》送去參加奧斯卡的評選,不就像是拿著自己寫的同人YY小說去參加正式的作文比賽一樣嗎?並同時表示,這樣的看到開頭就能猜到結尾的動畫電影,他們一個上午就能寫出三個。

哪吒之魔童降世

國產電影,起於愛國

《哪吒》這樣的劇本到底能不能一上午就寫出三個,不得而知,這牛或許吹得比較大。

而且這位質疑《哪吒》的觀眾可能出了個認識上的錯誤,對於動畫電影,情節劇本有時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畫面的呈現,和主旨的探討。

哪吒之魔童降世

不過,確實,我們由此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不止《哪吒》,近期的很多國產電影票房炸裂,但是這些電影都夠得上奧斯卡的參選資格嗎?

比如《中國機長》、比如《攀登者》、比如……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國產電影在崛起,以讓世界咋舌的速度突飛猛進,當然很大程度上還是人口紅利的緣故。

我們的國產電影也在進步,開始更多關注細節和小人物的命運與抗爭。

再加上,人們口口相傳之下,電影本身「為國」「愛國」「英雄」等字眼的出現,使得這些國產電影被更多國人偏愛。

國產電影,不要敗於溺愛

國產電影在騰飛。

但我們不能一葉障目,應該看到國產電影中的不足,而不只是一味地肯定,甚至吹捧。並且有意識地學習國際電影中好的部分,融會貫通,形成中國電影自我的風格,一如日本的動漫,韓國的倫理片,好萊塢的特效大片,甚至我們自己中國香港的警匪片也是值得玩味的。

按理,我們泱泱中華,千年傳承,又怎麼會挖不出、造不了屬於自己風格的電影藝術呢?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萬不可讓國產電影,敗於溺愛。

國產電影,不要毀於資本

另一方面,其實不止以上提到的這幾部,還有一些,比如9月份的《決勝時刻》,還比如將要上映的《為國而歌》(10月18日首映)、和已經於10月16日上映的《打過長江去》,10月18日的《開國大典》……

這便是對於這些國產電影,另一個為之擔憂的地方。

——狂熱資本的湧入。

《為國而歌》海報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印象,《還珠格格》所引起的「清宮戲」之熱,《甄嬛傳》所引起的「宮斗戲」之熱,還有大量的「抗日神劇」的出現,其實都是因為有一部作品成功了,賺錢了,於是狂熱的資本,大量的金錢都被投入到這一系列類型的劇作中。

電影同理。

看著這些字眼,《為國而歌》、「為國攀登」……投資者試圖以此為賣點,而來大撈一筆。

不可置疑,資本的湧入其實對於國產電影是好事,但狂熱資本的湧入不是。因為狂熱資本總是渴望著更快、更多的收益。而作為藝術品的電影並不能這麼干。過度類型化、同質化、討巧的、試圖走捷徑的、追求快速回報的粗製濫造,終有一天會毀了我們國產電影的前程,《流浪地球》後的《上海堡壘》便是一例。

循序漸進,厚積薄發,莫讓國產電影毀於狂熱的資本湧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7DZ3m0BMH2_cNUg8RH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