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製造」落戶渤海海域千億方氣田 助力「家門口」輸出清潔氣源 送給京津冀居民的「新年賀禮」

2020-01-25     網信津南

  中海油在天津渤海新項目進展順利,渤中19-6WHPA平台組塊海上安裝基本完成。圖為:駁船正在承載著導管架進行靠船作業。本報記者王濤通訊員韓慶攝

圖為:渤中19-6WHPA平台組塊海上安裝基本完成。

  在春節到來之際,位於濱海新區的中國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油工程」)傳來一個喜訊,迎來新年「開門紅」!海油工程人說:這是他們送給京津冀居民的一份「新年賀禮」!

  1月20日下午,渤海海域的渤中19-6凝析氣田試驗區開發項目施工現場,機聲隆隆,上百名施工人員在海風中頂著嚴寒,為正在進行的海上吊裝作業忙碌著:海油工程旗下大型起重船、有「海上大力士」之稱的「藍鯨」號,奮力地揮動著吊臂,吊起一個長39.3米、寬38.6米、高24米的「大塊頭」,在空中小心翼翼地轉動、調整、挪移,緩緩地嚮導管架靠近……

  「成了!」當晚7點50分,人群中突然蹦出的這兩個字,猶如一道絢麗的煙花劃破夜空,一下子點燃了現場所有人的激動之情,陣陣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吊裝的這個『大塊頭』叫渤中19-6WHPA平台組塊,重3260噸,是我們承攬的渤中19-6項目群第一個海上平台,它在濱海新區的中國海油塘沽建造場地歷時8個月建成,前兩天剛剛從天津港南疆港區渤海石油2號碼頭安全出運。作為海上油氣田開發和生產的主要設施,海上平台的吊裝作業是最關鍵的施工環節了!」渤中19-6工程項目經理鞠文傑告訴記者,這次吊裝任務的完成,標誌著「天津製造」落戶渤海海域千億方氣田,成為氣田的第一個平台,為後續施工打下了基礎,項目建成後將對華北清潔能源供應、緩解京津冀地區用氣緊張、優化區域能源結構有重大意義。鞠文傑說:「為了讓京津冀地區的居民最快在今年就能用上『家門口』的清潔氣源,春節期間,我們不停工,進行生活樓和火炬臂的吊裝作業,全力以赴保工期。」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渤中19-6凝析氣田是渤海灣盆地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天然氣氣田,由中國海油於2019年2月宣布鑽獲該大型凝析氣田。目前,該氣田探明油氣地質儲量增至近3億噸油當量。氣田開發策略為「整體部署、分期開發、試驗先行」,以該氣田4井區作為試驗區,進行先導性試驗開發,在開闢試驗區的基礎上分三期開發。

  鞠文傑介紹說,渤中19-6凝析氣田試驗區工程,作為渤中19-6凝析氣田產能建設項目的先導試驗開發項目,是國家發改委督辦的「全國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重大事項」之一,一期建設包含一座海上平台的建造,兩條海底管線和一條海纜的鋪設,以及兩座海上平台的適應性改造、一座處理廠的改造等。其中,海油工程承攬了項目設計、建造和安裝等任務。截至目前,已累計投入近100萬人工時,建造完成約1200噸導管架和3300噸平台組塊,安裝2300多根油氣管線、100個管線試壓包……

  海油工程黨委書記、董事長於毅表示:「多年來,海油工程立足天津、對標國際,走出了一條穩健可持續發展之路,目前,我們正大力推動天津臨港智能製造基地的建設,預計將在2022年底全部完工。未來,海油工程還將繼續在轉型升級、生態環保、社會責任等多方面履行央企擔當,造福天津人民。」

責任編輯:張逸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5lL228Bgx9BqZZIfY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