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雖然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出路,但卻是
最公平、最靠譜、最獨立於世
的出路。當走向社會我們就會發現,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是輕鬆的,更沒有任何一分錢不是通過辛苦付出賺來的,而讀書學習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根本途徑。
狄德羅曾說過,「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
我們生活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如果不能緊跟時代的進步,我們很快就會被淘汰。那樣生活便會失去意義,我們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有幸感受生命的美好,與其渾渾噩噩、不思進取的浪費時間,不如給自己設立目標,做好每一件瑣事,成就自我。
我認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讀書學習都是實現夢想的最好途徑。北宋文學家、書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在《和董傳留別》中說,
「粗獷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意思是說,只要人飽讀詩書,知識就會融進骨子裡,氣質便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有著談吐儒雅的書香氣息。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綻放自己獨特的魅力,光芒四射,但又不會很刺眼。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就業多元化趨勢不斷加強,一些新興職業,如職業遊戲玩家、網絡主播等,不需要較高的學歷而且能拿到很高的薪水,這不禁讓一些成績差的孩子眼紅心動,更加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甚至再次掀起了早已被時代否定的
「讀書無用論」
的熱潮,這種愚蠢至極的觀念不僅助長了叛逆的青少年放棄讀書的念頭,也會澆滅人們心中對知識虔誠的熱愛。
試問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哪個行業不需要來知識奠定基礎?難道遊戲行業工作者只是簡單地坐在那裡玩遊戲嗎?它不僅需要日復一日刻苦的訓練,還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對他們來說打遊戲已經不再是消遣時間的活動,而是一個消耗毅力與勤奮的戰場。
開學在即,請告訴孩子讀書與不讀書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曾有人在一很火的社交網站上提問:都說年輕人應該多見世面,那麼,是否應該把學費用來環遊世界呢?有一個高贊的回答:
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做基礎,即使行了萬里路,也不過是個郵差而已。
看到這裡,可能還會有人抱著僥倖的心理認為讀書沒有那麼重要,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大數據下學歷的重要性,最高一級學歷群體比高中及以下學歷群體的平均收入高了整整六倍,且每兩個相鄰的教育等級都有著明顯的差距,這個差距簡直是肉眼可見的天壤之別。
在社會統計領域,有許許多多的權威統計資料顯示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道德水平、人生滿意度、社會責任感水平等,幾乎覆蓋了所有人類社會指標,而且都無一例外地呈正相關。
在外國,甚至沒有人願意浪費時間做這樣的調查,因為讀書成就未來的觀念在人們的心裡根深蒂固,可為什麼這個話題在中國仍然有較高的熱度呢?新華網曾做過這樣一個調查,他們對網民的學歷進行了統計,不僅顯示大專及大專以下學歷的網民占據了絕大多數,而研究生以上學歷的網民僅占了3%。這也說明了網絡門檻之低,學歷的網民掌握了大部分的話語權,出於對自身利價值的維護,他們自然會站在讀書無用論的角度看待問題。
讀書會讓你成為一個有溫度、有吸引力、會思考的人。
人,為什麼要讀書?舉個例子,當看到天邊飛鳥,你會發出: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的感慨。哪怕失戀了你也會低吟淺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而不是消極低沉、失去生活的希望、放棄自己。
在讀書這種生活中,你會擁有屬於自己的自由,沒人能剝奪你的生活,你可以在時間的不斷流淌中看到自己的成長,你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這就是人生快樂和幸福的基本條件。所以,一定要讀書,讀書可以給我們的人生插上翅膀,可以帶我們看到更加亮麗的風景。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孩子再不出門就可以「行」萬里路,天天播放新聞,孩子就「閱」盡天下了
了解情緒、表達情緒、解決情緒
才是培養高情商的基礎,不過,6歲之前的孩子是聽不進去道理的,年紀輕輕的他們
獲取知識的捷徑就是故事,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所以李玟謹教授給大家推薦以下的書籍,一共40冊里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學地去教育孩子。
就像史丹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
,孩子喜歡閱讀,就
更聰明
!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
3歲半-6歲
是孩子的
閱讀敏感期
,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
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
學齡前孩子正處於好奇心和求知慾高峰期,只要挑選真正生動有趣、可讀性強、含金量高的繪本,孩子很容易就能對閱讀產生興趣。
作為閱書無數的童書編輯,今天要給大家推薦就是一套超級重磅的兒童繪本精品——
《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
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
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
3歲前
,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作睡前故事書。在
3-6歲
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圍繞著
「閱讀敏感期」
孩子生活中
,最常接觸的人際關係,孩子閱讀時就像在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我們把這套繪本拿給很多小朋友閱讀之後,家長都讚不絕口:
插圖實在太精美了,孩子愛不釋手,現在每天都要翻一番才肯睡覺;
故事很有趣,孩子看得入迷了都,再也不找我們要手機玩了;
開本大小剛好,等高鐵的時候,4歲半的小寶翻得特別專注……
這套繪本一經上市就引起轟動,
在英國,幾乎每個孩子書架上都有一套珍藏版。
插畫配色鮮艷,畫風治癒,
孩子閱讀同時,還能培養審美力和繪畫興趣。
其中很多冊都被我家娃翻了不知道多少遍,
5歲的她已經能流利地複述給我聽。
不管是口才、理解能力、反應能力都比同齡小朋友好很多。
有遠見的父母趕緊下單,讓孩子在閱讀中得到學習和啟發,早一步養成受用終生的好習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5a6XMBeElxlkkaVk8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