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南京的文博場館迎來了恢復開放後的首個周末,記者走訪了南京的多家博物館,一起來看看現場的情況。
【預約參觀客流量偏低 防控管理落實到位】
江蘇台記者倪娜說:「今天是南京博物院開館後迎來的首個周末。往年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南京博物院每到周末,日均接待量將達到2萬多人。但是受疫情的影響,現在人數是明顯的下降,就今天而言,在網上預約的人數僅有一千人左右。雖然人數是明顯下降了,但是博物院的各項防控措施,卻絲毫沒有鬆懈。」
依照南京博物院有序恢復開放的要求,參觀的市民必須在網上實名預約,團體預約服務,目前仍未開放。在入場前的排隊等候區,地面上已經貼好了提醒標識,排隊等候的參觀者之間要保持1.5米的間距。
進館參觀前,參觀者要進行手腕、額頭兩個部位的體溫測量。隨後要出示預約碼、蘇康碼和身份證,缺一不可。
走進博物館後,記者看到,今天來觀展的,除了本地市民外,還有不少外地遊客。
南京市民代先生說:「以前來過,人太多,國慶期間就沒有進來。在家裡悶了那麼長時間了,也比較想出來玩會,一看這裡預約的人也不是太多,我感覺這裡的東西還是挺多的,比較長知識。」
浙江市民湯女士說:「我平時挺喜歡去博物館的。但是通常有空去博物館的話,都是人特別多的時候,逛起來都是人擠人,根本就看不見這些重要的東西,所以我覺得這種人少的時候還是蠻好的。」
和南京博物院相比,六朝博物館恢復開館的時間則更早些,今天也是該館迎來的第二個周末。
南京六朝博物館黨支部副書記戴長棟說:「我們開館六天了,每天的人流量是八九十人,以前小長假或者雙休日會達到三到五千,最多的時候可以達到三萬人。」
【參觀請準備好蘇康碼、身份證 做好防護】
目前,市民要來六朝博物館參觀,都得實名制購票。同樣也需要測量體溫,出示蘇康碼,登記身份信息。進館後,為了保證大家有序參觀,博物館方面也涉及了兩條路線。
戴長棟說:「我們為了達到單向參觀的要求,為遊客設計了兩條路線,優先選擇扶梯或者樓梯通行,不走回頭路是第一原則。我們在微信微博裡面都發了兩條路線,在館內的明顯位置也多了標註,我們會提醒大家。」
上海市民歐陽女士說:「這邊管理挺嚴的,我進每個地方,都需要寧歸來或者蘇康碼。現在看展覽的話也比較順暢,可以一個人看很久。」
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在去博物館參觀前,要事先了解清楚各家博物館的預約規則,一定要記得帶上身份證,註冊登記好蘇康碼,進館要戴好口罩,做好必要的防護。
(倪娜 史哲銘 報道)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zggAXEBnkjnB-0zwg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