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城市改造,已經越來越多的房屋拆遷了,當然拆遷在一些一二線的城市,或者如果自家用地成為開發商重點開發對象,那你獲得的拆遷款是非常可觀的,以前紅色字體拆字,代表紅色的血淚,表明要離開家鄉,如今的紅色字體,卻代表著喜慶愉悅,為什麼呢?可能拆字一寫,一夜暴富不是夢。
大家都知道以前拆遷戶其實是賠償不到這麼多錢的,很多還是弱勢群體,之前的新聞就有過報道,那些被開發商強制拆遷的家庭,很多無家可歸流浪街頭,近些年國家高度補貼,以及政策實施,再也沒有那種自家的土地被奪走,還拿不到拆遷款的事情發生了,如今的拆遷反而都喜氣洋洋的,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說,這是政府福利為什麼不要,政府拆遷開發,人民拿拆遷款過好日子,各取所需,兩全其美,不是很好嘛,確實是這樣,很多人都抱有這種想法,有些城市區域,政府不想拆遷只想改造,但是村民卻想拆遷,這跟十幾年前完全反過來了,拆遷有高額拆遷費確實很吸引人,拆遷戶也一度被稱為暴發戶,甚至可以和富二代相提並論,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拆遷補償,從低轉到了高。
所以我們十分羨慕那些拆遷戶,但是為什麼我們會很同情那些釘子戶呢?我舉個簡單例子但是不能代表全部釘子戶,如果有一個地方政府或者開發商想要開發,那肯定是事先跟地方打好招呼,然後通知所有涉及到拆遷的家庭,假設這裡有一百戶人家,99家已經同意了,拿到拆遷款走了,就只有最後一家不同意,那這家就稱為釘子戶,這個時候開發商已經把賠償款都發出去了,可是如果就因為這一家沒拆遷,那對開發商的損失將會是巨大的,那麼如果想要繼續開發這塊地方,只有跟這個釘子戶談判,這個時候答案就很明顯了,那只能漫天要價,他就是吃定了開發商,認為他們已經投入巨資不可能不答應自己請求的,所以有的開發商也很無奈,當地政府也是很無奈,也不能強拆,強拆的話他們肯定就變成弱者,要知道弱者一定會被同情的。
其實那些釘子戶也是希望能拆遷的,只是他們希望能多得到一些拆遷補償,畢竟這種事情一輩子也就只有這一次,就像之前深圳有一個最牛釘子戶,態度十分強硬,就是不按照他的價格就是不搬,開發商就差跪了,還是軟硬不吃,最後沒辦法開發商直接改了圖紙,繞過這個房子建高樓,聽說後來,還上門求著人家開發,還是直接投訴人家的,所以他們又是十分可憐的。你們覺得呢?
長期堅持原創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鳴,歡迎大家點贊評論並轉發,有問題的小夥伴也可以撩我,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分享更多優質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