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西音欣
寫於2019年6月24日
探店體會:炸雞鎖骨、豆漿油條、煎餃......先吃一份再打包帶走一份!
大概每個學校,都會有大同小異的美食街或是美食攤,它們不太起眼,但是會吸引著一波一波的學生,把那地方當成固定的「食堂」。
在廣西財經學院相思湖校區側門的美食街,也是這樣。
「今天下雨,側門會不會沒吃的?」
「不可能!打雷刮大風那裡都一樣有吃的!」
如果不是有在校生帶我們走進這個藏在圍牆後面的美食街,真的很容易錯過。沒有門牌,沒有路標,就是圍牆邊突然開了一個口子。
下著大雨,原以為沒有多少人回來,但是人多得出乎我們意料,不輸農院路的人氣。還沒走進去,就聽到路過的學生竊竊私語討論要買什麼吃的。
財院學生的另一個食堂
每天還沒下課,心就飛到側門了!
//
這條名叫「側門」的美食街,承載了很多財院學子四年的青春,他們還會直接叫它「菜園」,據說是親切的稱呼,既諧音財院,也是因為菜園裡的東西總是很豐富,這條側門美食街也是這樣。
下午5點左右,小攤陸陸續續地出來了。
白天這裡靜悄悄的,放眼望去只有支起來的攤位,但卻無人在守攤。隨著夜幕降臨,這裡就變了樣:賣花甲螺的阿姨圍著小攤打轉一刻都不得閒,關東煮攤子前面也都是接踵摩肩的,水果攤上堆滿了已經裝好的水果,在排隊等著老闆稱重......
「雖然不知道要吃什麼,但每天都想去側門逛一圈,西瓜炒粉炒螺打包回宿舍,開始吹空調看劇玩遊戲……」
每天放學就和舍友一起去側門,似乎也成了很多財院學生的默契,都不需要言語間的再次詢問和確認,總之:下了課就往側門那方向走。
進到側門裡面,就不會餓著出去!
//
這片美食街,其實也不算大,但東西卻很齊全:來自哈爾濱的涼皮、長沙的臭豆腐、宜州的涼菜等等。
這些都是畢業了的人難以忘記的味道。
各個攤位之間挨得很緊,很方便學生買東西的時候直接「竄門」,在這攤點單完之後立馬順手就把隔壁攤的東西也打包了一份。
1.
品 克 雞 柳 /
這攤位的老闆,不是在炸雞就是在微笑!
「要吃什麼?」「要番茄醬嗎?」「要多辣?」,先是詢問口味,再開始炸雞,老闆的這笑容絕對會讓人印象很深刻。
最喜歡他們家的炸雞鎖骨!顧不上燙嘴,炸雞鎖骨到手就會立馬吃,一口下去酥脆的外皮和嫩到流油的雞肉在口中交融,還會發出「咔咔咔」脆脆的聲音。
攤位里炸雞柳、炸雞腿、炸雞翅、炸香芋、地瓜丸等等,想吃什麼就和老闆說就好了,正常出品的口味是放一點番茄醬和撒一點辣醬粉,混合著酸酸甜甜的口感,像我一樣喜歡吃辣的人,可以交代老闆:「幫我加辣加辣加辣!」
2.
正味蒸餃煎餃/
店家是一對夫妻,叔叔阿姨都特別熱情,甚至還會記得住誰誰誰愛吃什麼餡的餃子、誰誰誰的調料要放什麼。
餃子在鍋里就開始冒出陣陣香味,煎得酥脆的麵皮賦予了煎餃特別濃烈的香味。
同行的友女想點一份雙拼的被我阻止了:「點混搭的吧,每種味道都來一點!」
煎餃皮恰到好處的焦香非常脆,而裡面的餡料軟軟的還浸著些許湯汁,一份噴香的煎餃,讓人吃完一份可能都會覺得不過癮!
3.
十八李關東煮
關東煮的攤位就在入口處,算是很顯眼了,這個攤位經常被學生圍繞得嚴嚴實實的,要麼是在挑選關東煮,要麼是在排隊等候。
方格里裝著各種的料:肉丸、豬肺、牛雜、熱狗、千葉豆腐什麼的都有!素菜的話是點了之後再放進湯里煮。阿叔的關東煮還有一大絕殺,就是辣椒特別辣!加料的時候手必須要輕一點。
4.
永淳豆漿油條/
這攤的豆漿和椰汁都很好賣,味道都不算甜,喝著都很清氣。尤其是夏天,天氣熱,有時候一杯冰豆漿兩三口就能喝到底了。
剛出鍋的油條放著5分鐘左右口感非常好!既不會燙嘴,酥脆的勁又在,要先吃上好幾塊才捨得把它放進豆漿里浸泡。
5.
燒鴨飯/
6點鐘的時候這攤位上會掛著好幾隻燒鴨,等到了8點左右,燒鴨基本就賣完了。10元一份燒鴨飯,不算貴但燒鴨肉的分量並不少。
「老闆,打包一份燒鴨飯!」
「好嘞,稍等馬上就好!」
老闆砍燒鴨肉特別快,燒鴨肉平鋪在飯上之後,再淋上一勺燒鴨汁,這樣不僅能讓鴨肉吃著更入味,也會讓白米飯更加有靈魂。
6.
各種美食小吃攤/
|三 鮮 花 甲 粉 |
如果碰上一覺睡到自然醒的周末,來到側門就會想先吃一份紮實的東西墊肚子,12元一碗三鮮花甲螺粉,花甲螺和金針菇的分量比粉絲多太多了。
|哈 爾 濱 風 味 |
晚上8點左右到攤前,眼睜睜看著老闆賣掉了最後一份涼皮,涼皮多到快撲出來了。他們家的鍋包肉也很好吃,可是現在太忙老闆沒時間做了。
|煎 餅 果 子|
要說到學生時代讓人忘不了的小吃,雜糧煎餅絕對能占據一個位置!肉鬆、薄脆、辣椒、雞蛋,咔呲咔呲一口咬下,餅皮薄脆,咀嚼起來香脆充實!
| 金 牌 螺 螄 粉 |
吃他們家螺螄粉,一定要加很多的腌辣椒和蘿蔔才過癮。
|烤 生 蚝 |
10元8個的生蚝,大概也只有學校美食街才能吃到了!
「畢業之後,還會想念
那些年,在側門覓食的日子 」
//
側門裡一整條街的美食,可大多數學生總會對某一攤位,有著特別深的感情或是有著比較奇葩的經歷。
2017屆畢業生:
「這家炸雞鎖骨,我一周起碼要吃6次,每次都是打包回到宿舍看劇的時候吃,有一次點外賣還讓老闆幫我送到圖書館!」
問了炸雞鎖骨店老闆一番,沒想到老闆對送外賣到圖書館這件事,印象非常深刻:「我記得,我就送過兩次外賣到圖書館,說完名字我更加熟悉了,支付寶轉帳記錄經常看到這個名字。」
2018屆畢業生:
「已經一年沒吃過菜園了,時時刻刻都想回去吃,想他們:炒粉阿叔、眼睛大大的煎餃阿姨、賣臭豆腐的阿叔......」
沒畢業之前,對於財院學生來說,這一條美食街就是他們的天地,每天想吃什麼開著電車「飛奔」過來,或是和室友走幾步就進到了這個小吃的自選天地。
而一旦畢業,所有之前能輕而易舉能吃到的東西,都成了想念。
2019應屆畢業生:
實習那段時間,很久沒去側門吃東西了,然後關東煮阿叔就問我:「你去哪裡了,你好久不來吃關東煮了,我以為你都不來了......」
關東煮阿叔平日裡話不多,都是忙著給學生裝東西和打包,但稍微空閒的時候,他總會和藹地打量著學生們。
當有一段時間沒見到之前隔三差五就會出現的那些學生的時候,阿叔心裡那滋味,既是期待他們的再次出現,也是隱約知道了:他們畢業了,可能不會再來吃我的關東煮了。
側門裡人很多,聲音很雜,甚至空氣都很悶,經常走幾步就會被蒸氣給熏到或是被炒鍋里的辣味給嗆到,但是這感覺,就是讓人喜歡喝懷念。
「念書的時候,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和朋友在側門裡轉個三四圈,有時候明知道自己買的東西多到吃不完,也還是會再逛逛、再逛逛......」
在裡面不慌不忙的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擠出去了之後心滿意足的拿著東西邊走邊吃,又是完美的一天。
「雖然不是財院學子
但真的很愛來學生街覓食」
//
我雖然不是廣西財經學院畢業的,但就去廣西財院學院相思湖校區側門覓食的頻率而言,我覺得四捨五入我能算是廣西財經學院某個班的插班生了!
廣西財經學院相思湖校區
每次都是打著找朋友的旗號跑去財院,其實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想喝小芋圓奶茶了,想去側門吃東西了。
記得第一次去財院,老早就交代朋友:「記得到地鐵口接我,我不知道路!」
第二次去財院,第二次去財院,就直接和朋友說:「我太餓了直接去側門吃東西先了!」
就這樣去的次數多了,就對學校熟悉了,對側門那個美食街更是熟悉。
都說味道是記錄回憶的一個載體,現在的我們會這麼喜歡到學校的美食街覓食,或許我們真正想念的是,那些隨叫隨到的損友和那段沒心沒肺的時光。
留言區互動
畢業季
說說,你在讀書時吃過的
印象最深美食或美食街?
財 院 側 門 美 食 街
圖文 ▏小吃貨欣欣
主編 ▏大吃貨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