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加速行動穩經濟 中國央行多措並舉精準戰疫

2020-03-04     中經網財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3月2日發布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警告稱,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將遭遇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隨著疫情在全球的擴散,為穩定經濟發展,各國央行正在加速採取行動,積極緩衝疫情帶來的影響。

3月3日,美聯儲宣布大幅降息50個基點,七國集團(G7)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當日發表聲明,承諾使用所有適當的政策工具來實現強勁可持續的增長並防範下行風險。3月2日,日本央行發布緊急聲明稱將通過市場操作和資產購買提供充足的流動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阿聯等國央行相繼宣布降息。

中國央行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加大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出台了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開展1.7萬億元短期逆回購、下調1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等一系列貨幣政策措施。

美聯儲非常規降息 各國央行釋放積極信號

北京時間3月3日晚間,美聯儲宣布大幅降息50個基點,將聯邦儲備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降至1%-1.25%。美聯儲稱,美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勁,然而新型冠狀病毒給經濟活動帶來了不斷演變的風險。鑒於這些風險,為了支持實現其最大限度的就業和價格穩定目標,決定降息。

美聯儲表示,正在密切監測事態發展及其對經濟前景的影響,並將利用其工具,酌情採取行動支持經濟。這是美聯儲2020年首次降息。對於此次降息,市場已經有所預期,但其宣布降息的消息是處於美股交易時間,這一點並不尋常。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稱,降息是為了幫助美國經濟保持強勁,美聯儲認為經濟前景面臨風險,因此選擇採取行動。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擴散,世界各國的央行正在發出信號,將積極緩衝疫情帶來的影響。

繼美聯儲降息之後,阿聯央行宣布將降息50個基點。

3月3日,七國集團(G7)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發表聲明,承諾使用所有適當的政策工具來實現強勁可持續的增長並防範下行風險。「我們隨時準備採取必要的、與潛在風險相稱的適當和有針對性的措施,」歐洲總裁拉加德此前表示。

3月3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打擊留學和旅遊等關鍵領域後,澳大利亞央行將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0.50%的創紀錄低點。

3月3日,馬來西亞央行將基準利率下調至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以求在該國經濟增速降至10年來最低水平之後推動經濟增長。

3月2日,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發布緊急聲明稱「日本央行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努力穩定市場,通過市場操作和資產購買提供充足的流動性。」日本央行當日已向金融機構提供5000億日元、期限兩周的資金。這是2016年3月以來,日本央行首次通過國債回購協議提供資金。目前日本基準利率-0.1%。

中國央行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多措並舉精準戰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央行遵照穩健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的原則,加大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貨幣政策措施。

央行副行長劉國強2月27日表示,面對疫情的嚴峻挑戰,央行採取了一系列精準有力的應對措施。

一是運用定向工具精準支持保供。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支持直接參與抗擊疫情的企業。二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2月3日和4日累計開展1.7萬億元短期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對於維護節後開市初期市場流動性和金融市場平穩運行發揮了關鍵作用。近期通過自然到期已全部收回短期流動性,同時保持了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三是引導整體利率下行。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先後均下降10個基點,2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下降10個和5個基點,帶動市場整體利率下行。

劉國強表示,應對疫情方面,下一步要用好已有的支持政策,繼續用好專項再貸款政策向中小銀行傾斜;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常備借貸便利、中期借貸便利等貨幣政策工具;擇機實施2019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動態考核,釋放長期流動性。「下一段還要擇機定向降准,是因為有些銀行的普惠金融服務達標了,就要給他降低,這也是支持普惠金融服務。」劉國強指出。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此前表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的政策空間和政策工具是充足的,有信心、有能力來支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總體戰和阻擊戰,支持國民經濟復工復產,儘快恢復經濟增長。

抗擊疫情需強化全球合作 中國措施值得全球借鑑

據第一財經,目前,發達經濟體主要央行的政策性利率都位於歷史性低位,且美歐日發達經濟體央行在大規模QE之後還維持龐大的資產負債表。去年以來全球經濟失速引發的降息潮,又讓本準備為過冬儲備糧草的全球央行開始寅吃卯糧,未來全球將步入零利率市場漸成市場共識。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稱,若全球央行再次降息甚至QE來應對疫情的衝擊,雖短期內可避免經濟失速,但從中長期來看反而會導致本輪全球經濟復甦終點的提前到來。

真正治本良方唯有全球合作、提升重大疫情應對能力。各國需要及時分享疫情信息,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中國及時、有效地應對疫情的措施值得全球借鑑,越早行動、機會越多。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Georgieva)此前就強調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在抑制病毒的傳播、減小其帶來的經濟影響方面,全球合作非常關鍵,尤其是在疫情暴發持續時間更久、傳播更廣的情況下。為了做好萬全的準備,我們現在就需要意識到潛在的風險,尤其是有些國家的公共衛生系統比較脆弱。」格奧爾基耶娃稱,IMF也隨時準備提供幫助,包括通過IMF的「突發災難遏制和救濟信託」(CCR),為IMF最為貧困和最易受衝擊的成員國提供債務減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saUpnABjYh_GJGVP2VH.html